小罗老师直截了当
最近这段时间,各种AI相关话题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昨天,负责新媒体运营的周凊水老师还兴致勃勃地在办公室里推荐Bing的几项新功能,今天一大早,我的朋友圈又被GPT-4刷了屏。后来我才知道这两件事差不多是一件事——凌晨OpenAI发布活动结束之后,微软马上跟着表态,说新Bing预览版已经用上了GPT-4。
我去读了一些科技媒体对GPT-4的性能分析和趋势预测,许多专业名词看得囫囵吞枣,不过核心内容大体还是以“技术突飞猛进,未来前途无量”为主。OpenAI发布的视频里还举了不少例子,比如GPT-4能通过模拟律师考试,能识别网络段子,能做物理题,能总结论文摘要,还能玩Cosplay……尽管OpenAI说GPT-4仍然会产生幻觉(想想那个“27是不是质数”的段子)、生成错误答案或是出现推理错误,但对于关注它的人来说,这点小缺陷瑕不掩瑜。至少,在AI能干的事越来越多,但我们还没有确知它能大规模进入某个行业的时间段里,它带来的趣味还是更多的。
根据OpenAI介绍,GPT-4已经能够识别网络段子里的笑点
比起一些画师朋友对绘画AI的警惕,我身边的媒体朋友——或者把范围再扩大一些,文字工作者朋友——对GPT系列AI倒是都显得跃跃欲试,特别是在Bing更新了“撰写”功能之后。此前的“聊天”虽然也很强力,但总体来说还是以搜索和资料采集为主,而“撰写”能输入关键词,选择语气、格式和篇幅,这就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比如说,我想了解GPT-4对文字创作者有什么帮助,那么最简单的途径就是让它自我介绍一番。在我输入自己的要求,选择专业性、段落、中等长度之后,它写出的内容是这样的:
我让它在400字内完成,它就写了399字
当问题几乎不变,把选项换成休闲、博客文章、长篇幅之后,它又变成了这样:
这一版只写了751字
就粗略感受来说,Bing的撰写功能,以及它背后的GPT-4,的确能让我了解到聊天写作类AI的便利和局限——在客观介绍自身特点时,它条理清晰,简洁有序,举的例子虽然没有什么想象力,倒也足够了;然而在尝试较为轻松,或者说风格化的写作时,它就显出了呆板粗糙的一面,甚至让我读出了一点“小编体”的味道。从这个角度看,输入几个关键词和需求让AI写稿、我彻底偷懒的情形,还不太能实现。
从“再次”开始就不太行了,而且还没写完
但考虑到AI迅猛的发展速度,我们很难不相信解决这种呆板和粗糙只是时间问题,而且这个时间还不会太长。更何况,虽然发展快,但聊天写作类AI步子迈得还算平稳,会在交流过程中告诉使用者哪些事情能做,哪些事情不能做,表现出了一种“有所不为”的态度。还有一点不得不提:至少到目前为止,ChatGPT没有完全开源,使用者不能肆无忌惮,因此也尚未陷入一些绘画AI难以摆脱的版权泥潭之中。
不过总的来说,我觉得目前人们对AI的态度还处于一种“咕咚来了”的状态。“咕咚”到底是什么东西,来了之后会怎么样,大部分人可能还不知道,唯一能确定的事是:它就要来了。这也直接反映在了AI相关话题的讨论热度上。对于很多曾经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大变化的事物来说,置身于流量数据之中,人们其实很难在短时间内感受到它到底产生了多大影响。而AI本身的情况又相对特殊,甫一登场就把“代替某个工种或行业”的危机甩在了本就压力巨大的现代都市人眼前——我们从来没对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抱有这么高的警惕,虽然它们的影响力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但不限于社交平台、圈层效应、碎片化和让越来越多的人不会好好说话。AI的负面效应真的比这些还大吗?不好说。
“咕咚来了”是一则很有名的儿童故事:森林里的动物们被怪物“咕咚”吓得不轻,最后发现那是木瓜掉进湖水里的声音
但“咕咚”是必然会来的。可以不看,不关注,但无法忽略它,也无法阻止它影响自己的生活——如果有人因此而警惕AI,以及任何事,我都不会觉得奇怪。不过,新事物从出现到被大多数人接受,本身也是一个祛魅的过程,最有可能的发展其实是等“咕咚”真正落了地,我们才发现它“也就那么一回事儿”。到那时再回看如今,也许只会成为一段有趣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