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妙可蓝多2022年报:放缓与转变,大象正在转身?

917次阅读
没有评论

拆解妙可蓝多2022年报:放缓与转变,大象正在转身?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向善财经,作者 | 刘能

3月22日,妙可蓝多发布了2022年财报。报告显示,2022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8.3亿元,同比增长7.84%;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下降12.32%。

早在2021年,妙可蓝多就已经实现了44.78亿元的营收规模,同时还保持着57.31%的营收同比增速。但现在一年过去了,妙可蓝多却仅增加了3.52亿元的营收增长。

前后如此大的增长差距,妙可蓝多到底遭遇了什么?奶酪消费行业又是否值得投资者长期投资跟进?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不妨从妙可蓝多的2022年财报中一窥答案。

四年来增速首次下滑,高增长时代结束了?

增速下滑,是这份财报透出的一个信号。

2019年到2021年,妙可蓝多经历了一个高增长时期,营收从17.44亿增长到44.78亿,年平均营收增长超过40%,到了2022年,增长节奏被打乱了。

从五年的时间尺度上来看,2018到2021年,公司营收分别同比增长24.82%、42.32%、63.2%、57.31%,到2022年,营收增速下降到7.84%,增速放缓。

拆解妙可蓝多2022年报:放缓与转变,大象正在转身?

增速下滑的另一面,是利润下滑,2022年财报显示,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12.32%。

进一步来看,下滑的原因可能在于两点:行业因素影响,成本上升,经营因素影响,终端销售可能不达预期。

行业因素方面,主要是受物流以及原材料成本上涨,公司的营业成本上涨。

从营收与成本的占比来看,2022年公司营收48.3亿,营业总成本就来到了46.99亿,占营收比比重达到了97%以上。换句话来说,高成本的影响下,48亿的营收规模可能并没有产生更多的实际利润。

看成本,首先看费用。

对于消费类的上市企业来说,费用的支出可能会更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营收、利润表现,因为消费类企业大多是有营销来驱动增长,广告费花的是不是有效,这一点很重要。

费用支出上,销售费用占到25%,在三费里面占比最高,而且比2021年同比上涨5%。对比营收来看,营收增长7.8%,营销费用上涨了5%,这可能说明营销增长对营收增长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

拆解妙可蓝多2022年报:放缓与转变,大象正在转身?

从好的一面来看,考虑到2022年线下渠道的艰难,这个结果其实并不意外,公司没有在营销上烧太多钱,其实是一件好事。

另外值得肯定的是,面对2022年的艰难,公司管理层有意控制费用支出,可以看到管理费用同比有缩减,2022年管理费用约为2.4亿元。

影响净利润的原因,更多的可能还是在原材料成本和物流成本。财报中,妙可蓝多也表示,物流不畅、原材料价格上涨、竞争加剧、消费疲软等因素影响到了净利润表现。

那么,这个影响究竟有多大?

首先,成本上涨导致经营成本上升,2022年公司营业成本同比增加14.9%,而这也影响到了毛利率表现。

2022年财报显示,妙可蓝多的毛利率近4年来首次出现下滑。数据显示,公司毛利率下滑到34%,为近三年最低,2020年与2021年毛利率分别为38%以及36%。

考虑到2022年的实际情况,消费类企业受到影响也不可避免,毛利率下滑也在情理之中,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扣非净利润下降幅度达到了45%。

剔除资本溢价因素后,扣非净利更能正确的反映出公司营业绩质量,扣非利润下滑这么多,可能意味着过去一年公司经营质量比想像中的更差。

存货周期的变化似乎也在印证这一点。

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是,存货的周转天数和周转率都在增长。

2022年,公司的存货周转天数增加到69.36天,而2021年则为51.62天。2022年公司存货周转率为5.19次,2021年为6.97次。

拆解妙可蓝多2022年报:放缓与转变,大象正在转身?

一般来说,周转次数越大,周转天数越少,表明周转速度快。如果周转天数增加,周转次数减少,可能说明虽然市场在增长,但动销的情况可能并不好,存货可能有积压的情况。

拆解妙可蓝多2022年报:放缓与转变,大象正在转身?

货如果不好卖,再加上成本带来的压力,那么公司的现金流就可能不会太好。

现金流方面,2022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为-2.05亿,现金流为负。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对比前几年的财报来看,此三年,妙可蓝多的经营性现金流均超过2亿元。

不过,现金流为负,也增加了流动负债带来的压力。财报显示,2022年末,公司持有货币资金13.58亿元,而公司的短期借款就有13.56亿,如果公司接下来不融资的话,就可能需要变现部分金融资产来偿债。

对于公现金流情况,公司财务总监蒯玉龙表示,“目前公司的现金流比较充裕,但结合未来公司发展方向也不排除进行融资的可能。”

拆解妙可蓝多2022年报:放缓与转变,大象正在转身?

天眼查APP显示,妙可蓝多此前已经经过多轮融资,接下来,妙可蓝多会不会再融资?融资成本会不会有新的变化?这些问题都值得持续关注。

奶酪第一股,抽刀挥向更强者?

俗话说,“春江水暖鸭先知”。

作为国内奶酪第一股,妙可蓝多的即时营养和家庭餐桌、餐饮工业系列营收占比的此消彼长,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折射出了行业风向的转变,即奶酪零食化逻辑可能不再具有想象力,回归更广阔的餐饮逻辑才是下一阶段决定奶酪行业和妙可蓝多估值的关键所在。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奶酪棒品类已经没有了增长空间。事实上,随着常温奶酪技术的突破,不仅一二线城市奶酪消费的市场渗透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更重要的是广大三四线下沉市场也有了奶酪棒掘金的可能,这部分的增长或将继续。

但问题是,如果再算上当下日益拥挤内卷的行业竞争因素,单一且同质化严重的奶酪棒品类几乎快到了一眼能望到头的增长天花板阶段,能带给妙可蓝多的想象力的确有限。

不过即便如此,奶酪棒也只是奶酪零食品类中的一员,但为什么我们却能以此佐证奶酪零食化逻辑失去了想象力?

主要有两点:一是从发展历史来看,奶酪制品其实很早就已经随着百吉福等外资企业进入了国内市场,并且经历过多种尝试,但或许是受制于饮食习惯不同,又或者说消费能力不足的问题,一直未能实现消费普及。最终,只有奶酪棒在妙可蓝多的“重营销玩法”下跑了出来。

由此可见,市场和消费者对于奶酪零食已经有过一轮的淘汰选择,胜出的似乎只有奶酪棒一种。

二是从零食产品视角来看,无论是奶酪棒还是其它奶酪零食,几乎都只是产品形态、口味的轻加工创新,几乎没有额外的核心竞争力,这是零食行业固有的弊端。事实上,以现在爆火的奶酪棒为例,同样很早以前就已经出现,但妙可蓝多之所以能将其发扬光大,不在于产品有了多大的创新升级,而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妙可蓝多比外资奶酪品牌“更会营销”。

所以即便妙可蓝多找到了第二个“奶酪棒”零食,但低门槛的产品特性和多竞争的行业环境,都使得其很难再借此实现“一夜暴富”。

在这种情况下,妙可蓝多也只能抽刀挥向更强者,也就是啃硬骨头,走“餐饮逻辑”。

其实从资本估值的角度看,此前不少投资者看中的就是国内还未成熟的奶酪市场的潜力以及妙可蓝多在国内奶酪市场的地位。投资预期是妙可蓝多以奶酪棒为切入口,进而实现像欧美或日韩国家一样的奶酪主食化、餐饮化普及,所以彼时的市场愿意给妙可蓝多以高估值支撑。

但结果却是,整个奶酪行业始终在狭小的奶酪棒品类上卷生卷死,最为期待的奶酪餐饮化却始终没见进展,那么其估值腰斩自然也就在所难免。

为什么市场会出现这种严重偏科的情况?

据向善财经观察,或许是因为在当下不成熟的奶酪消费环境下,妙可蓝多们走奶酪餐饮化逻辑,就意味着其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面临着“投入大,见效慢”的转型阵痛期。

据了解,奶酪的餐饮逻辑主要分为两类:2B的餐饮工业领域和2C的家庭餐桌领域。

对于前者,因为奶酪在最初进入国内市场的时候,其主要的销售途径就是快餐店、烘焙店以及西餐厅等餐饮渠道,所以B端奶酪消费市场相对成熟,但这也导致其市场格局较为稳定,主要被恒天然等外资品牌靠着先发优势掌握了行业主动权。

比如在2016年,恒天然就推出了专门服务于B端餐饮渠道的“安佳专业乳品专业伙伴”品牌。而按照其官方的说法,中国人每吃掉两个比萨或两块乳脂蛋糕中,就有一块用到了恒天然的乳制品。

如此一来,妙可蓝多们想要挤进B端奶酪餐饮工业市场,几乎只能靠渠道供应链带来的成本优势,去打价格战竞争。而这也意味任何想要闯进B端奶酪餐饮工业领域的外来玩家们,几乎都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面临赔本赚吆喝的情况。在这方面,妙可蓝多奶酪餐饮工业板块下滑的毛利率或许已经佐证了这一点。

至于后者,虽然奶酪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但受制于价格、口感和冷链运输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大部分国人并未养成食用奶酪的习惯。所以在我国的“家庭餐桌”消费场景中,奶酪的使用频次和地位并未如西方国家一样,提升至米面粮油或油盐酱醋茶一样的、生活不可或缺的调味品或主食层次。

面对这种情况,品牌企业所能给出的解决方法也很简单,就是营销,即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人们改变日常饮食习惯。

在这方面,相信不少人都曾在电梯广告里看到过妙可蓝多邀请明星孙俪,做的那支“营养早餐加一片、面包加一片……”的奶酪片广告语。从客观来看,妙可蓝多的营销思路很好,但是想要借此快速实现规模化普及却还有待商榷。

因为在向善财经看来,奶酪的家庭餐桌场景为什么难普及?抛开价格不谈,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大部分传统父母长辈,并不熟悉如何使用奶酪片烹饪,而“见多识广”的年轻人们虽然愿意尝试,但本身却又不是高频做饭的人群,做饭与不做饭、会用奶酪和不会用奶酪的消费人群的割裂自然会进一步妨碍奶酪的家庭餐桌使用场景的落地普及。

很明显,妙可蓝多们奶酪餐饮化营销需要引导教育消费者的点还有很多,甚至要把营销点前置到奶酪的美食烹饪教学层面,毫无疑问,这是个长期投入的大工程。

但对于始终走在行业最前沿的“奶酪第一股”妙可蓝多来说,这恐怕也是其无法绕开的一道必答题。

所以在此期间,最考验妙可蓝多的反而是如何在营销投入与净利放缓之间,找到可持续探索的收支平衡点,努力撑到下一个奶酪棒的市场爆发时刻……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