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重申“不造车”,不只是五年内不造车 | 钛媒体焦点

700次阅读
没有评论

华为重申“不造车”,不只是五年内不造车 | 钛媒体焦点

“华为没有造车,也没有任何品牌的车。”在华为 2022 年年度报告发布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说。

简单的一句回应,将近期围绕于华为汽车业务的谜团拨开——前半句重申华为在汽车业务上的战略定位,后半句澄清了“HUAWEI”logo出现在 AITO 问界汽车的宣传海报上,外界猜测“华为问界”成为华为汽车品牌一事。

“华为在汽车上的战略没有发生改变,依旧是‘不造车,帮助车企造好车’,华为要成为智能网联电动汽车增量部件的供应商。”徐直军说。

同时,他提到,华为已于 3 月 31 日发布了内部文件决议,重申“华为不造车”,文件有效期 5 年。

对于文件有限期之所以设定为 5 年,徐直军解释称,“不代表华为只是在 5 年内不造车,而是华为内部文件最长有效期为 5 年。实际上华为十年内都不会造车,而且华为在汽车方面的战略不会再反复更改。

本月初,华为和赛力斯合作打造的 AITO 汽车在多个社交平台发布的宣传海报中用“HUAWEI 问界”的全新标语替代了“AITO问界”,同时华为终端官微的海报也使用了“HUAWEI问界”字样。当时,华为方面还曾表示,HUAWEI 问界是华为生态汽车品牌,是华为开创的全新商业模式。

对此,徐直军也作出了正面回应,表示近期注意到有些部门、有些合作伙伴、有些个人滥用华为品牌,目前在查处过程中。

徐直军还表示,华为内部文件对华为标志在汽车设计上的露出提出了严格要求,规定不能在整车宣传和外观上使用“HUAWEI/华为”字样,重点指出不能用“华为问界”、“HUAWEI AITO”的表达辞令。

“华为构筑了三十多年的品牌不会被随意滥用。”徐直军强调称,华为已经逐步开始对所有的旗舰店、销售店所有的宣传物料进行清理和整顿。据钛媒体App了解,有华为门店人员表示已收到通知。

目前,华为在智能汽车业务上呈现出明晰的三条路线:

  • 传统的零部件供应商模式:华为向厂商提供标准化的零部件,单纯的买卖双方关系;
  • Huawei Inside(HI) 模式:整合华为与车企资源,由双方共同定义、联合开发,华为将为主机厂提供 HI 软硬一体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合作对象包括北汽极狐、长安阿维塔;
  • 华为智选模式:华为将深度参与产品定义、整车设计及渠道销售,并在品牌营销层面与车企形成合作,问界正是这一模式下的产物。 

尽管三条路线并行,但在经历了一系列业务调整之后,华为智选模式已然成为华为汽车业务的主营模式。

华为重申“不造车”,不只是五年内不造车 | 钛媒体焦点

除了与赛力斯合作问界,据钛媒体 App 了解,华为还将与奇瑞、江淮等车企以智选模式进行合作。其中,华为与奇瑞合作的智选车基于奇瑞 E 平台,内部代号 E03,售价或在 20 万元左右;与江淮合作的智选车进度稍慢,新车售价区间或在 20 万~35 万元之间。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华为重申“十年内不造车”的前一天,作为华为智选车合作伙伴,赛力斯于3月30日发布新品牌“蓝电”,首款混动车型于当天上市,起售价13.99万元。赛力斯称,该车型使用比亚迪弗迪动力混动系统,搭载华为Hi car车机系统。且蓝电是独立品牌,将建设独立的销售网络。对于另起炉灶的原因,赛力斯方面并没有公布原因。

另外,近日,广汽集团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广汽埃安AH8项目由与华为联合开发变更为自主开发,本次变更后华为将继续以重要供应商身份参与公司自主品牌车型的开发及合作。

对于此次变更,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在3月30日的业绩会上表示,华为仍是广汽集团的战略合作伙伴,双方项目仍在推进,此前广汽集团计划与华为联合开发并于2025年发布新品牌,但目前广汽已有埃安、昊铂两个新品牌,没必要再推新品牌,所以和华为友好协商后,决定通过优势互补的方法,将华为转型为战略级合作伙伴供应商。

对于赛力斯推出“蓝电”新品牌,以及广汽埃安与华为终止合作造车,这两件事的叠加出现,使网上关于华为与车企合作造车是否进展顺利,以及是否会被逼亲自下场造车的讨论再次甚嚣尘上。

伴随着全新的造车决议文件的发布,可以说华为再次向外界传递了其不造车的决心。徐直军表示,华为汽车业务接下来会回归到华为原本的战略和定位上。

从现阶段的发展来看,华为坚定不造车不失为一种最符合当下业务发展的状态。此前也有多位业内人士向钛媒体 App 表示,华为目前完全深入整车制造的可能性较小。

具体原因有多方面,一是华为并不具备造车资质;二是汽车制造成本高昂,即便华为已经通过各种形式“补课”,但汽车工业依旧是投入巨大,且回本期极长的产业,对此时仍身处寒冬的华为来说,要持续将资金投入在汽车业务之中,风险太大。

结合华为汽车业务的发展来看,车 BU 成立三年以来一直处在亏损的状态,而根据余承东立下的Flag,车 BU 要在 2025 年实现盈利,不造车,或是华为的最佳选择。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肖漫,编辑|张敏)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