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资源,怎么浪费的?

619次阅读
没有评论

智能手机“飞入寻常百姓家”后,大家通过网络摄取的信息越来越多,记忆力和注意力反而显著下降,导致大脑出现认知负荷。一个人每天接受的信息容量是有限的,我们需要把空间留给更有用更重要的事情。那么,如何使用认知资源呢?本文作者对此进行了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认知资源,怎么浪费的?

你知道大脑多无聊吗?

很多人上厕所会带着手机,并非玩游戏,而是看视频、看新闻;没有智能机的时代里,厕所都会放一些报纸和杂志,这被称为,“厕所读物”。

也许,2000年后出生的孩子,对它印象不深,像我这个年纪,之前的人(90后)对厕所读物,有非常温馨的印象,家庭在厕所里放一些,不仅家人可以读,客人也会读。

记得有一次,我去别人家做客,上厕所发现时,居然没有厕所读物,渴望读一点东西的我,最后没办法,拿起旁边洗头膏瓶子,读起了背面的成分表。

这件事,给我很大印象。

我也理解并意识到一个道理,大脑容易无聊,无时无刻都要靠视觉、听觉来输入信息,一旦缺乏信息,就像食物的小动物一样,四处寻找可以获取信息的东西。

可是,长期投喂内容并非一件好事,研究显示,使用电子产品过长,会使大脑灰质密度下降,主要处理信息效率那部分;另外,长期使用社交媒体,会减少海马体活动,记忆力和注意力下降,导致大脑出现进入认知负荷。

01

心理学中,目前缺乏,对认知负荷(Cognitive Workload)广泛认可且明确的定义。截止目前,它依然是多维概念。

诸多文献中,指作业人员信息处理能力和认知资源的比例,是否满足实际需要;以及,看做满足期望绩效所需,信息处理能力与可用处理能力之间的差异。

不同学者,也阐述出不同看法。

Wickens是多重资源模型理论(Multiple Resource Theory,MRT)提出者;其认为工作量与任务、资源有一定关系,负荷反映着所执行任务时产生的心理压力。

Fernandez和Abbass等研究人员认为,工作环境与外部环境带来的认知负荷不同;前者会给后者带来“精神负荷”;一个人付出相当大脑力活动,信息处理效率会延迟,当信息处理超过所需容量,人的精神压力会接憧而至。

所以我们可以理解成,认知负荷涉及到日常工作中任务要求、时间压力、个人能力、以及绩效、努力程度,大脑处理问题效率等多个因素。

通俗点说,认知跟体力相似,如果过度使用它,会出现疲劳,当大脑表面工作超过整体运行占比时,脑力、心里等多方面不适的信号就会出现。

举个例子:

没有接受过长期训练的人,在健身一次连续举重次数越多,人越疲劳,直到失去平衡再也举不起来;认知同样,信息处理决策越多,人越乏力,最后大多决策不但非理性,还容易出现错误。

认知资源,怎么浪费的?

是什么泄露了认知资源?

用「选择」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你可以把认知资源想象成一盆水池子,每天通过饮食、休息为它储备能量,进而,再把能量用在能够最大化创造价值的事情中。

某种程度上,储备和消耗在一个池子中。假设,每天为一些不重要的事情,消耗大量资源,我们在思考或解决问题时,就会出现认知不足的情况;同样,如果白天做大量损耗资源的事,如果晚上需要做一些临时性决策,往往会,极为敷衍了事。

这些问题可以分为两类。

生活上:

很多人早晨起床第一眼就要看手机,刷牙时还要看短视频,任何情况下都要一心二用,坐地铁、打车路上边听歌、边刷朋友圈信息流,什么都记不住,还把脑袋搞的乱七八糟。

很多女生要和闺蜜出去玩,常常因为化妆或穿衣打扮,白白浪费掉1-2个小时的时间,最后不但自己不满意,还会因迟到引发各种小事,造成一天玩乐都没心情。

假设生活不规律,你会发现很多东西,经常不知道跑哪里了,我以前经常找不到“指甲剪、挖耳勺”这些工具;这还不算什么,容易较真的人,越找不到越想找,最后根本没时间做其他事情。

工作上:

某些伙伴经常开会中“愣住了”,一分钟后又回到正轨;打破砂锅问到底“刚才怎么了”,她却说,忽然想起今天要给孩子找个合适的幼儿园,不知道奶奶中午,给孩子换没换纸尿裤。

我身边一位在自媒体公司上班的朋友,电脑、手机上笔记的工具不下6-7个,他常常因为用哪个软件而纠结;现在各种效率软件如云,人们在海量选择中翱翔,也常把时间花在这些无效的事情上。

前段时间chat-GPT爆火,因为名额等各方面限制,一些朋友总想搞清楚这东西,怎么玩的,于是,花费大量时间自我摸索,也不去请教别人,最后不但没搞定,还浪费不少时间。

你有没有遇到过上述情况?

还有很多,它们都比较消耗认知资源,令大脑进入负荷状态;不妨回想下,从早起醒来到晚上睡觉之前,都做过哪些事情,这些重要吗?

或者,是不是我们大脑忙于思考很多并不重要的事,而浪费掉大量认知资源;亦或,大脑总想着重要的事情,到节骨眼,又束手无策了?

他们都容易让一天效率低下,最终,3-5件事都没干成,反而认知资源却被消耗光了。

02

一位朋友说,“这问题很简单,我控制不就好了”,但是,你真的了解控制吗?为什么很多人的控制,最终走向了放弃?

自我控制也叫认知及控制(cognitive control),是人的执行功能。指选择某个目标,控制思想和行动,以达到目标与心理一致,我们也称之为“目标导向行为”。

过程中,我们会基于自我价值、判断目标做出一系列计划,这些计划基于经验,又要适应无法预见的变化,还要监督行动,并抑制偏离目标的习惯反应,以保持目标。

举例来说:

我每天都去健身房,如果你认为我“迫于自律”,那就大错特错;早期时,这种行动完全来源一种“厌恶感”,我讨厌自己吃胖,才勇于迈出。

中期时,前一天健身完带来的酸痛感,几乎第二天绝对不想去。

第二天忙碌完,还是会不自觉的迈入健身房,这又是为什么?这种感觉已经从最初的“厌恶”,发展成心理上的坚持,内心想,我总不能刚开始就放弃。

现象持续2个月到后期,我基本开始享受健身的过程,那种大汗淋漓的感觉,不仅能把身上虚汗排出,晚上还可以带来深度睡眠,且精神抖擞,何乐不为。

所以,自我控制包括5个方面。

涉及心理导向的决策(选择目标)、工作记忆(记住目标)、目标规划(分解目标),自上而下注意(专注目标相关的事情),以及元认知(监控自己的行为是否朝着目标走),因此,它并非仅靠单一「意志力」心理活动。

大家怎么控制的?

当一个人看到自己体重上涨时,心中会暗暗发誓,”哎呀,不行了,我真的要减肥,从明天开始坚决不吃碳水化合物”。

想做一件事,从明天开始使劲的AII-IN,就像写文章,日更,坚持打卡,这些行为,两天后能量被耗尽。面对美食诱惑、没有稳定的正反馈,就会再次回到以往的状态。

报复性松懈与控制的模式,是很多人问题的根源。

进一步说,大脑本身是矛盾体,每天要处理很多问题,这部分想这样,那部分想那样,我们表露在外面的只有一种情况,它们在心中必然会打架,会有一方胜出。

你想想看,有时候大脑你心中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如果没有那么多规律时,它就会冒出各种想法,反之,有规律时,理性和感性之间往往具备压迫性。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当大脑两部分、谁也无法说服谁时,自我会陷入“六神无主”境地中;一旦势均力敌、负面行为压倒正向想法,你会不会很纠结?损耗巨大精力不说,还会恨铁不成钢,认为“自己真没用,连这点小事情都管不住自己”。

诚然,自我控制跟游戏中角色的血量一样,短时间内有限,用力太猛,必定消耗太多,当控制资源短缺,对诱惑力下降,就会沉迷情绪中无法自拔。

可喜在于,认知资源属于再生资源,虽然会被消耗,但经过休息会恢复如初,有点像很多职场人,今天实在累的不堪,睡一觉,第二起来,依然元气满满。

所以,在此基础上,认知资源具备动态变化属性,一定范围内,你想自我控制,绝对能够做到;超过范围后,越控制越无法控制,反而进入内耗状态。

它有点像阀门,边界内,自我控制资源会越用越聪明,历经扩容后,逐渐走向正反馈,如果长期搁置不用,它也可能没有变化,甚至出现退化的可能。

03

显然,失败的自我控制者对成事、动机、健康和幸福都会产生负面影响,成功的自我控制者,根本不会大脑进入“认知负荷”状态。‍

这就延伸出一个问题:

到底是自我控制却强,以后越容易控制,还是「越控制越容易放弃」?中间阈值到底该如何掌握?我认为这一切很容易。为什么呢?

本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Baumeister 等人对“有限自制力理论(The finite principle of self-control)”的研究,刚好解答这一切。

什么是有限自制力呢?

简单讲,自制力是一种控制和约束自己情绪的能力,我们的自制力就像肌肉的力量,存在上限,当超过这个上限,即便大脑强迫出的各种想要做的行为,自己的控制行为都会下降。

举例来说:

尽管,你知道每天刷手机的行为已经让自己“疲惫不堪”,不想玩,要去控制,但过一段时间后,仍然会再次拿起手机。

这种行为,心理学家认为就是自我控制的衰竭。它和疲劳存在共同特征,当身体疲劳或出现葡萄糖降低时,耐心就会下降;有关自我控制衰竭的解释,大概分为两种:

第一种,能量耗竭。

在自我控制时,开始阶段会出现大量能耗,控制资源的储备也会随之下降,当控制下降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衰竭状态;一旦衰竭,自己就没有足够的资源,来支撑其完成随后的任务。

这种耗竭有点像生活常识,如,一个家庭中,通过各种途径储蓄了一定的金钱,当你第一阶段消费大量金钱后,就不会有足够金钱,来支撑紧随而至的第二阶段消费。

第二种,能量保存。

最初面对任务,自我控制并未达到耗尽“控制资源”的程度,但这种资源损耗,会刺激自己自动产生,并保存剩余的控制资源的意识;就像长跑运动员,半路疲惫时,有意识保存体力,然后,以备不时只需所用。

该方面,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很巧妙的实验,大概如下:

被试者分为两组,表面要进行两项不同的“自我控制任务”,在第二项任务开始前,实验组告知A组被试者,还有第三项任务等着他们,B组则没有第三项任务。结果发现,A组进行第二个“自我控制任务时”,比B组表现要弱一些。

意味着什么?

大家可能为后面更重要的事,保存一定的“实力”(自我控制资源)资源。然而,为了进一步验证该实验的准确性,研究者又在另一项实验中,按照“能量耗竭”的观点,提出验证。

结果发现,动机水平不同,导致随后表现均出现差异。

尽管被试者提前完成“自我控制任务”,若告知,后续临时加的任务,能得到更多报酬,他们仍然会做出良好的表现;反之,如果告诉他们后续有任务,奖励不是太大,且必须完成,大家重视程度则会降低。

认知资源,怎么浪费的?

这说明什么?

人面临不同任务,会选择性分配控制资源。当一项任务完成,临时再加一项任务,动力可能会减弱,如果持续进行下去,会出现认知负荷。

如果下一项任务,得到报酬(奖赏激励)比较高,你可能会铆足劲,再次把认知资源拉高,以保证完成,完成后,自我控制资源,就会进入衰竭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前一天个人出现暴饮暴食、大量吸烟、熏酒、熬夜行为,第二天葡萄糖水平会降低,自我控制资源也会下降,陷入低效状态,这种低效,还会随着不正当的循环进而加剧变化。

诚然,不准循身体固有规律,一鼓作气想做成某事,必然走向“失败控制者”的队列;把事情做到能量耗竭之前,恢复后再进行,是“成功控制”者必备状态之一。

04

除此外,隐形层面目前已证明,情绪调节、思想抑制、抵制诱惑、分心控制,都会损耗“控制资源”。

如果出于某种目的,故意克服当前情绪状态,用另一种情绪状态取而代之,无论是抑制还是夸大,都有可能导致自我控制资源的下降。

有一个小实验:

实验组要求AB两组人去看电影,A组需要压抑情绪,不管播放任何片段,都不能发出声音;B组按照平常进行。结果发现,A组结束后,后续”自我控制任务“上,明显差于B组。

其次,相对自由表达自我想法,抑制思想,需要消耗更多意志力,因为思想有一种天生特性,常常会返回想摆脱的事物中去,这被称为逆效应(ironic effects)。

白熊实验算是经典之一,实验组要求大家不要想白熊,最后每个人都安奈不住想起了白熊。

公司开会,不让大家发言要比畅所欲言,更消耗“控制资源”;所以,不停的灌输内容,大家肯定有想法,又让受众抑制思想,那比单纯表达思想要困难好多。

相比上述提到的两个因素,抵制诱惑和分心控制占比较高。

我记得有一个实验,实验组在中午11点半和下午4点半两个时段把美食和甜点放在办公区域,房间内充满着各种巧克力等香味,那些曾经喊着要减肥的人,纠结了半个小时后,还是忍不住跑到面前,拿起来品尝了一下。

分心常常消耗“注意控制”,有些觉得我边看手机,边听歌、边吃饭,边看电视的行为,算分心吗?

准确来说,算。

毕竟,它更像一种干扰任务,看似较轻,实则在做重要任务时,你才会发现,它已经消耗你巨大控制资源。

另外,当你放弃某个目标时,也会消耗控制资源,看似不在进行,但致力该目标过程中形成的记忆现象,依然存在。这就像,我们经常使用的浏览器,你以为关闭网页,电脑就不在卡了吗?

不是的,缓存也需要清理。

你可能会说,我没有太刻意,为什么还会消耗控制资源呢?要知道,控制资源有显性与隐性,显性是看得见的行为,隐性是早已经形成的坏习惯,尽管不用控制,可它仍在消耗。

现在应该清晰认知到,一天虽然事情没做多少,大脑为什么会出现负荷状态了,很多隐形部分,是显像层面无法看到的。

认知资源,怎么浪费的?

如何保护认知资源呢?

很多互联网公司创始人,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常年保持一个简单打扮,乔布斯、扎克伯格、雷军、除公共传播以外的考虑,更多是个人风格。

这些大佬每天穿着大致极简的衣服,目的不是为了「不在衣着选择上花费精力」,这看起来有些难以理解。穿衣服需要花费精力吗?实际上,他们的穿衣习惯是对自己「认知资源控制」态度的一种体现。

对普通人来说,穿什么、吃什么是非常必要的选择,对于大佬们而言,这些选择会占用认知控制资源,更加划算的选择是,将更多的认知资源投入到产出更高的事情中。

我把这叫做“认知资源弃子”。

弃子,围棋术语。指故意放弃一些棋子,以换取更大好处,这个好处往往是非可量化,要从整体大局通盘考虑,也就是说,明面上放弃一些东西,但整体更有效率,更有利。

举个例子:

大家都听过“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翻译成另一种说法即,从一个人的屋子、办公桌等细节,能看出这个人能否成大事,把个人事业的成功,和房间整洁度直接挂钩。

如果我告诉你,一些事业成功的人,他们并不喜欢收拾屋子,你会怎么看;每个人习惯不同,强迫所有人室内整洁,相当于你认为「凌乱=灵感」,从而要求大家把自己办公室弄凌乱一样,是一种粗浅解决方法。

对我来说,以前用完的挖耳勺、指甲刀必会到处乱丢,经过各种找不到的教训后,才会把它固定放到一个位置,这种下意识,不需要耗费更多「控制资源」的行为恰巧最关键。

诚然,这与让我思考指甲剪、挖耳勺应该放在哪,我要用完放回去等一系列思维相比,后者就是我的「认知资源弃子」;你的固定习惯、每天吃什么、如何打发时间,这些被视为安全感的东西,会为你减少控制资源。

相反,从另一个维度解读,关键只有一条,你不需要去做很多选择的事情,试着让一切变成「良好习惯」,才会降低自己认知资源的消耗、与控制力。

就像上述提到,健身的开始与后期,每个阶段看法都不同,你不需要一蹴而就,将要放弃之前,放弃就好了,这种放弃待精力恢复后再来,逐渐就会形成习惯。

总体而言:

超越意志力,就是形成习惯。

减少认知负荷最佳策略,并非取决于,处理多少事,而取决于,事情实施的容易度,以及,能量即将耗尽时,是否给自己留出足够多的休息时间,让它恢复。

专栏作家

王智远,公众号:王智远,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畅销书《复利思维》作者,互联网学者,左手科技互联网,右手个体认知成长。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