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元宇宙日爆,作者|凯尔,编辑|文刀
清明时节,扫墓祭祖的传统习俗正在被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改变。
有墓园开发了元宇宙祭拜形式,将逝者的照片和影像还原成视频与生者“重逢”;借助AR技术,人们还能够随时在线上追思故人。
还有名为“太空葬”的新型安葬形式出现了。提供该服务的公司宣称,可以将逝者的遗物或骨灰通过卫星发射到太空,价格从最低666元到最高30万元不等。
前沿科技渗透到殡葬业,坊间看法分成了两派,一方支持创新、文明环保地祭祖,另一方还无法接受科技对民俗传统的改造,甚至认为是“搞噱头”。
元宇宙进入殡葬业,虚拟祭扫兴起
还记得前段时间感动全网的抖音特效吗?提供一张照片,就能让上面的人动起来,许多网友把已故的亲人照片生成了动态图像,看着笑着就流出了眼泪。
飞奔的科技不仅在变革工业和生产力,也发挥着它温情的一面。如今,已经有人将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应用在殡葬业,拉进生者与逝者的距离,降低离别的伤痛,提供更具交互感的追思方式。
清明节前夕,位于浙江杭州的陵园安贤园就举办了一场特别的追思仪式。在安贤园文化广场一个200平米左右的全息展厅内,接连呈现了三位已故老人的生平和照片。与以往的入葬仪式不同的是,安贤园通过AI还原技术,将一位逝者的照片和影像还原成视频。在屏幕中,已故的老人露出了微笑,让送别母亲的儿子感到宽慰。
安贤园负责人称,利用人工智能和声音克隆等技术,可以充分还原逝者的影像。在此基础上,结合AR(增强现实)技术,家属未来可以佩戴AR眼镜调取影像,随时与已故亲人“重逢”。
除此之外,该陵园建立了元宇宙虚拟缅怀社区,这是一个线上系统,支持实时查看陵园的纪念馆、亲人的墓地,未来,家属们可以在线上进行虚拟祭拜。
网上祭扫是近年来的一股趋势。今年清明节,北京、深圳、大连、长沙等多地都提供了“云祭扫”网络通道,提倡家庭追思、绿色生态祭奠。除此之外,一些网络平台提供创建虚拟纪念馆、上传实景纪念馆等服务,支持用户随时通过网络进行绿色祭拜、文明缅怀。
网络祭奠兴起,又赶上了元宇宙和AI技术日渐成熟,祭奠形式开始突破传统。除了安贤园之外,还有福寿园等殡葬机构试水元宇宙概念,一些墓园运营者,建立了线上虚拟世界,提供云纪念服务。比如,福寿园开发了云讣告、云相册,甚至人生事迹、微电影等都被其设计成产品线上化。还有一些平台开发了线上3D虚拟纪念馆,将逝者生前的物品数字化,并通过全息投影、AR等技术,还原逝者的全息影像。
如果说,元宇宙相关技术为人们提供了更逼真、沉浸的祭拜场景,人工智能则在“复活”逝者方面发挥特长。
去年10月,在一档节目中,已故多年的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竟然“死而复生”成为了嘉宾,与美国知名播客主持人 Joe Rogan 进行了一场长达20分钟的对话。节目中,乔布斯探讨了宗教、苹果的产品、工作信条等等。一切看上去都很正常,就好像乔布斯从未离开过。
这段访谈是通过AIGC生成的,通过向大模型投喂乔布斯的传记和网络上关于他的所有录音,最终向外界呈现了一个如假包换的乔布斯。
元宇宙还不够,“太空葬”也来了
AI、虚拟现实这些硬技术渗入关乎生死的软性传统文化时,围观者的看法褒贬不一。
一些人认为,元宇宙祭奠是一种创新的方式,可以使人们更加贴近逝去的亲人和朋友,并为已故的人留下数字遗产。但也有反对声称,“觉得怪怪的,很难接受。”他们认为,在元宇宙中祭拜或者与逝者交互,荒唐且别扭。
此前,韩国一位母亲斥巨资为逝去的女儿制作了虚拟化身,并借助VR设备在虚拟空间中与女儿短暂重逢。纪录视频感动全网时,也有人担心,生者沉溺于虚拟的已故亲人时,很可能造成不愿面对现实的逃避心态。
动画片《寻梦环游记》里有一句经典台词,真正的死亡是完全被人遗忘。影片中,人死后会进入亡灵的世界,直到被所有活着的人所遗忘,才是真的死去。如今,“阴阳两隔”的距离在科技的加持下似乎没那么遥远了。
这不禁让人恍惚,肉体生命的终结是否意味着真正的死亡,毕竟,进入数字化时代的我们,每个个体的“数字遗产”都颇为丰富,电脑、手机以及社交媒体上,每个人都留下了大量的包括文字、语音、照片、视频等数据,这些数据包含着个体的表达习惯、性格特点等等。
倘若用GPT-4这样能力超凡的大模型来学习这些数据,再造一个“我”也并非不可能。有观点认为,当每个人都有一个数字分身,数字永生便成为了可能。
当下,人们对于元宇宙祭拜的接受度还很难考量,而就在此时,一种听起来高大上的“太空葬”服务也来了。
4月4日,星愿航天公司旗下“太空心愿”在淘宝直播平台推出了“中国太空葬——星葬”服务,顾名思义,太空葬是通过将逝者遗物或骨灰发射到太空的安葬形式。据介绍,太空葬分为电子太空葬和实物太空葬。将逝者照片和视频发上卫星,价格分别为666元和1666元。而实物星葬价格较高,按照“星盒”尺寸不同,价格从5万元至30万元不等。
太空心愿发布的星葬形式和价目
该项目宣传页显示,购买者可以通过直播或到卫星发射基地见证发射过程。卫星发射后,亲友可通过公众号在线与卫星通联,进行虚拟祭祀。合约签订后,该公司会告知购买者卫星型号、发射时间等信息。物品会在一年内发射上空。
对于太空葬,网友们也是众说纷纭,有的认为这是“噱头”、“割韭菜”,也有人表示,太空葬有一定的市场,毕竟很多人的梦想就是登上太空,活着没实现,可以在死后由亲人“送去”。
在科技时代,最具传统色彩的葬礼和祭奠方式正悄然发生着改变,或许,适当的技术应用,能够抚慰生者面对亲友逝去的痛苦。但倘若虚拟空间中的虚拟墓地、数字祭品比现实世界还要昂贵,你就应该小心有人想要“噶”你钱包了。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