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两次被限高,陷入清算传闻,昔日明星宜信和唐宁怎么了?

596次阅读
没有评论

三年两次被限高,陷入清算传闻,昔日明星宜信和唐宁怎么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财经无忌,作者 | 虚渊玄

4月10日,一份名为《关于我司清退服务项目》通知文件在网上传开,文件内容显示,面临国家相关部门大力整顿的宜信财富被责令整改,且公司因能力不足经营不善导致资金链断裂,即日起将进行全面清退结清。 

三年两次被限高,陷入清算传闻,昔日明星宜信和唐宁怎么了?

针对以上情况,财经无忌以投资人的身份拨通了宜信公司的客服电话,并向人工客服咨询了宜信遭遇清退的情况是否属实。 

官方客服表示,目前公司运营一切正常,并未接到关于清退结清的通知,公司针对相关传闻正在收集证据,准备采取法律手段应对。 

虽然宜信官方对平台清退的传闻予以否认,但传闻的出现,的确动摇了很多投资人对宜信的信心。 

而最近,宜信的负面消息不断。

就在上个月,企查查显示,被称为“P2P第一股”的宜人金科(NYSE:YRD)关联公司,宜信普诚信用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下称“宜信普诚”)以及创始人唐宁,被限制高消费。 

公示显示,宜信普诚与唐宁此次限高的执行法院为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从限制高消费的内容来看或与员工之间的劳动纠纷有关。 

公开信息显示,对宜信以及唐宁而言,此次限高并非首次,2021年10月,该公司及唐宁就曾被限高。 

宜信在回复此次限高时表示,这是由一起涉及员工劳动争议的案件引起的,不会影响公司业务的正常开展。公司也正在积极沟通处理,推进这一劳动争议案件得到妥善解决。

不过,截至发稿,企查查显示,宜信普诚以及唐宁的限高标签已被撤销。 

虽然限高被撤销,但作为P2P第一股的宜人金科,却不断地被卷入各种风波,业绩也在近年呈现明显的下滑趋势。 

官司缠身,换个“马甲”继续上?

2013年,宜信推出宜人贷业务。仅仅两年时间,宜人贷的营业额就从2000万元飙升至13.14亿元。 

凭借着宜人贷令人艳羡的业绩增速,宜人金科也实现了美股上市,成为国内P2P第一股。

三年两次被限高,陷入清算传闻,昔日明星宜信和唐宁怎么了?

不过,在P2P行业整体遭受愈发严厉的监管后,宜人金科与宜人贷的业绩从2019年起就开始走下坡路。 

根据公示内容,此次被限高消费,与2022年10月被列入被执行人为同一案件,执行标的为11.9万。 

企查查显示,宜信普诚当前有2条被执行信息,被执行金额为15.4686万元,历史被执行次数为19次,被执行总金额达到144.8796万元。 

三年两次被限高,陷入清算传闻,昔日明星宜信和唐宁怎么了?

其中,仅2020年5月至2023年2月,宜信普诚就15次成为被执行人,被执行总额为100.15万元。 

另外,宜信普诚目前涉及的249个司法案件中,前三项分别是借款合同纠纷42-40个、劳动争议35-39个和金融借款纠纷29个。 

从涉及劳动争议的多起案件中,能明显看出宜信普诚在解除与当事人的劳动关系时,均未给出足够的理由或者相应理由极为牵强,违反了劳动法。

而这些劳动纠纷的背后离不开宜信近两年转型成效不足的大背景。 

宜人金科是宜人贷于2019年品牌升级的结果。 

然而,品牌升级后的宜人金科业绩表现并不亮眼。

财报显示,品牌升级当年的2019年,宜人金科实现营收86.17亿元,同比下滑了23.36%,净利润11.56亿元,同比下滑26.84%。 

作为P2P第一股的宜人金科,在国家监管力度日趋加大的背景下尝试过转型,但效果始终不佳。 

而宜人贷也在2021年正式结束了自己的使命。 

公开资料显示,宜人金科旗下的宜人贷业务已于2021年年初关停,但截至2020年12月底,宜人贷待收本息194.09亿元,仍有14.1万的出借人存在待收借款。 

不过,财经无忌搜索发现, 宜人贷并未真正退出历史舞台,宜信财富早在2020年就为宜人贷准备好了新的“马甲”。

财经无忌在手机苹果应用商店搜索“宜人贷”发现,仍有一款叫做“宜人贷借款”的应用。 

三年两次被限高,陷入清算传闻,昔日明星宜信和唐宁怎么了?

下载后打开,完成注册后,主界面显示最高可借额度为20万元,点击后却直接跳转到了另一款应用“宜享花”的下载界面。 

再次完成下载注册后,主界面显示预估可借额度变成了55500元,点击后应用要求使用者的上传身份证正反面图片。 

公开信息显示,宜享花于2020年8月25日正式上线,应用商店介绍显示,宜享花是一款高额度、低息费、无抵押的信用贷款产品。 

应用商店信息显示,宜享花APP的开发者为海南宜信普惠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企查查显示,公司实控人为唐宁。

除了宜享花之外,还有一款叫做“宜人优选”的应用,财经无忌下载注册后,一位李姓“理财师”随即根据登陆的手机号码打来了电话。

三年两次被限高,陷入清算传闻,昔日明星宜信和唐宁怎么了?

在电话中,李姓“理财师”立马推荐了一款“固收”理财产品,称虽然“不保本不保收益”,但是“公司有风险控制能力,能让你拿到一年6.6%的收益”,并一再保证“这么多年来,所有人(买这个产品)都拿到了这个收益”。

而在安卓应用商店内,财经无忌在好几款安卓系统的手机上操作发现,应用商店已经找不到“宜人贷借款”APP,只能搜索到“宜享花”。

不过,在网页端,“宜人贷借款”的应用下载链接依然存在,而且一直保持更新状态。 

宜信的P2P业务看来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面临退市风险的宜人金科

P2P本质的宜人金科业绩怎样呢? 

3月16日,宜人金科公布了2022年第四季度以及2022年的财报。 

财报显示,2022年,宜人金科总净收入为34.446亿元,同比下降27.9%;利润为11.94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7%,增利不增收。

三年两次被限高,陷入清算传闻,昔日明星宜信和唐宁怎么了?

公开资料显示,宜人金科有两大主营业务板块,分别是信贷科技和财富管理。

作为“主营里的主营”,信贷科技板块2022年表现令人失望:2022年,宜人金科累计促成贷款226亿元,同比下降2.59%;截至2022年12月31日,贷款未偿余额达到112.60亿元,比去年同期的141.02亿元下降20.15%。

而被创始人唐宁寄予厚望的“第二曲线”——财富管理业务表现也不尽人意。

2022年,宜人金科的财富管理业务实现营收11.72亿元,同比下降7.06%。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宜人金科财富管理业务累计服务客户数量为314万人,同比增长1.9%;活跃客户数量为54万人,同比增长26.29%;财富业务客户总资产为233.721亿元,同比增长2.5%。

为了应对主营业务不断下滑对整体业绩带来的风险,宜人金科在电子商务领域也做出了尝试。 

财报显示,2022年其电子商务业务营收3.03亿元,与2021年同期的0.33亿元相比增速明显,成为了仅次于贷款便利化服务和保险经济服务的第三大收入来源。

但电子商务带来的营收可谓“杯水车薪”,从行业角度来看,宜人金科的业绩也乏善可陈。 

禾金财经汇总了其他几家头部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最新业绩数据后发现,宜人金科与同行比较,不论是全年促成贷款规模,还是在贷余额上,都与对手有着10倍左右的差距。 

财报显示,360数科(03660.HK)2022年营收165.54亿元,信也科技2022年营收111.3亿元,乐信2022年营收98.66亿元。 

主营业务疲软的背后,与其增速明显放缓的贷款人数有直接关系。

宜人金科在财报中透露,2022年,宜人金科的借款人数为160.69万人,与2021年相比仅增加了31万人,而2021年的借款人增加数为77.17万人。 

比业绩表现更快下调的,是资本市场对宜人金科的认可。

资料显示,宜人金科股价自2017年10月31日触及了历史最高价位53.22美元/股后,其股价就一路下探,至2022年8月30日触及历史最低点0.67美元/股,面临退市风险。 

进入2023年,其股价经过一段时间的上扬至2月9日的3.85美元/股后,又进入跌跌不休模式。 

不过,宜人金科的股价并未受清退传闻的影响,截至4月10日收盘,宜人金科股价大涨9.13%,当日股价报收2.39美元/股,总市值回升至2.04亿美元。

三年两次被限高,陷入清算传闻,昔日明星宜信和唐宁怎么了?

业绩疲软背后,负面消息不断

作为互联网金融企业,最主要的业务就是放贷收贷。

然而疫情大背景下,全球经济寒风阵阵,借贷人违约的情形不断出现。宜人金科旗下的网贷平台催收方式颇为“传统”:电话软暴力催收。 

就在“315消费者权益日”当天,有网友向网媒“壹家媒”投诉称,自己的妹妹遭到了疑似宜人贷委外方的电话软暴力催收。 

三年两次被限高,陷入清算传闻,昔日明星宜信和唐宁怎么了?

“壹家媒”向其了解到,投诉人妹妹2017年通过宜人贷平台借了一笔3万元的贷款,但实际到账金额为27908.32元,该笔贷款分24期偿还,每月还款2634.83元,目前已偿还金额为52696.6元。 

据测算,该笔贷款需要偿还的总额超过6万元,远高于本金金额,综合年利率也远高于国家规定的指标。 

一位昵称为“bale米啊米”的用户在黑猫投诉称:2019年12月在宜人贷办理了贷款,到账85000元,合同金额却是101190.47元,除此之外该用户每年还要付出近36%的年利率,最终这85000的贷款连本带利还了140142.15。 

财经无忌在黑猫平台的众多投诉内容中发现, 很多人都是因为急着用钱,没有仔细阅读贷款合同,导致忽略了所谓的“咨询费”、“服务费”,最后被宜人贷套路了。

三年两次被限高,陷入清算传闻,昔日明星宜信和唐宁怎么了?

早在2017年,来自“21CN聚投诉”平台的投诉案件就显示,该年12月22日,孙悦(化名)通过“宜人贷”APP借款80000元,分36期偿还。她在“宜人贷”APP上提交个人身份证、通讯录、工作地址、银行卡等信息后,就收到了80000元。 

可是,事后她才从“宜人贷”官网上看到借款合同,合同显示本金103896.10元,多出的23896.10元为信息咨询服务费。在“宜人贷”APP上,孙悦每月需偿还3974.22元,36期还款总额为143071.98元。 

财经无忌认为,宜人贷近期加大了出借款项的催收力度,与出借人的担忧有关。

如上文所述,即便宜人贷已于2021年停止了贷款业务,但截至2020年底仍有超过14万人的出借款等待回收。 

而宜人贷平台上出借资金的最长期限是36个月,目前部分客户的借款期限仍有一到两年。大部分黑猫投诉平台的投诉人都是在2019年前的借款,目前的催收款项大多围绕该账期内的借款。 

公司与实控人被限高风波虽然已过,但是对于宜信自身的资金借贷业务而言,想要真正实现P2P平台的优质转型,“换个马甲”肯定不是最佳解决方案,如何切实达到其创始人唐宁创业前,在格莱珉银行所学到的小微贷助力底层群体和企业,才是他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对于宜信这家行业明星公司,财经无忌还将继续追踪研究,后续将推出《曾经的P2P第一股,现在的催收之王》、《秒到账的背后是“阴阳合同”、“砍头息”的宜享花》等文章,敬请期待。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