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导演拍网剧:伪降维打击,真艺术碰撞

711次阅读
没有评论

电影导演拍网剧:伪降维打击,真艺术碰撞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镜象娱乐,作者 | 梁嘉烈

在前有冯小刚、管虎,后有王家卫、王小帅跨界拍剧的前提下,张艺谋首次拍网剧的消息,对大众来说称不上石破天惊。倒是国师执导电竞剧,多少有些出人意料。

剧集跟随流媒体浪潮进入新发展阶段后,张艺谋不是第一个跨界拍剧的电影导演,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电影导演拍网剧:伪降维打击,真艺术碰撞

近几年,跨界之风愈吹愈烈,在传统认知中,电影创作门槛更高,因此外界也将电影导演的跨界视作“降维打击”,但回首近几年跨界导演们的作品与成绩,便会发现“降维打击”或许只是伪命题。

在跨界过程中,内容质量的影响因素、导演们的生存处境,以及艺术碰撞带给创作者的冲击,远比外界想象中复杂。

内外舒适区,冰火两重天

诚然,一部剧最终的内容质量受诸多因素影响,但多数跨界导演的剧作水准,与是否在创作舒适区内关系最为密切。

据镜象娱乐不完全统计,近几年电影导演跨界作品达到40余部(包括未播作品),26部豆瓣已开分的剧集中,7分以上的仅有8部。仅就过去五六年的作品来说,在转型拍剧的过程中,老牌导演表现出的不适感比新生代导演更强,冯小刚、管虎、王小帅、李少红等集体翻车。

除王小帅外,其它几位导演千禧年前后都曾交出过剧集代表作,如冯小刚的《一地鸡毛》、李少红的《大明宫词》、管虎的《黑洞》,转瞬二十年一过,这些导演在剧集市场渐渐有水土不服之意。李少红的作品中,《石头开花》与《听见她说》虽口碑不错,但两部都是多位导演执导的单元剧,很难作为参考。

老牌导演的水土不服,多数与走出舒适区有关。以冯小刚和王小帅为例,两人都在悬疑剧上栽了跟头,对于《回响》与《八角亭谜雾》,大多数观众给出的共同评价是“悬疑感不够”,这两部剧的失利并非没有预警,毕竟就算在电影领域,两位导演擅长的也不是悬疑题材。管虎执导的《鬼吹灯之黄皮子坟》同理,网文改编的奇幻题材,本身便与第六代导演格格不入。

电影导演拍网剧:伪降维打击,真艺术碰撞

相比之下,新生代电影导演的跨界成功率更高,在于他们多数操刀的都是擅长的题材,路阳的《风起陇西》、张大磊的《平原上的摩西》、许宏宇的《穿越火线》等都是代表。以路阳为例,他因《绣春刀》被大众熟知,而《风起陇西》与《绣春刀》同为古装悬疑题材,其执导的下一部剧集《天启异闻录》,仍是古装类型。

许宏宇的出圈之作《喜欢你》为爱情题材,但其跨界执导的《穿越火线》质量在一众电竞剧中都属上乘,许宏宇并非游戏玩家,不过,年轻导演本身与青春爱情题材、电竞题材就有极高的适配度。这也是张艺谋执导《英雄联盟》的消息官宣后,外界普遍表示担忧的原因,老一辈导演能否把握年轻化的电竞题材,多数人都心存疑虑。

老牌导演与新生代导演的差异表现,某种程度上也源于他们在市场拥有的话语权和选择权不同。名声在外、资历更深的老牌导演更被视频平台与影视公司信任,就如张艺谋,首次跨界拍网剧拿到的便是未曾尝试过的题材与头部项目,相比之下,面对中生代及新生代导演,视频平台和影视公司的态度更为谨慎。

在所有跨界的电影导演中,陈正道是为数不多高产量、高质量的导演,他以爱情片闻名,其首次执导的剧集作品《结爱·千岁大人的初恋》也为爱情题材,《结爱》借助口碑优势出圈后,陈正道才开始获得更多类型的资源,与腾讯视频合作了《爱很美味》《摩天大楼》,如今又与爱奇艺合作了《仿生人间》。

电影导演拍网剧:伪降维打击,真艺术碰撞

事实上,在舒适区之外,新生代导演也频频翻车。比如柯汶利,从短片《自由人》及电影《误杀》来看,他在悬疑题材创作上视角新锐独特,因为,跨界执导《唐人街探案》网剧,发挥也很稳定,但到了爱情题材的《女心理师》,水准便直线下滑。

可以看出,无论新老电影导演,跨界拍剧能否成功,关键之一还是在题材与内容的适配度上。在海外同样如此,是枝裕和新剧《舞伎家的料理人》好评满满,便在于剧集的生活化叙事与小清新风格皆为是枝裕和驾轻就熟的。

一条赛道,两种处境

近几年,跨界拍剧的二十多位电影导演中,内地导演与北上的香港导演处于同一条赛道,但处境却截然不同。

二十多位导演中,内地导演数量并不多,产能也偏低,相比之下,北上的香港导演占比更高,多数产能也较高,如查传谊、游达志等。在跨界拍剧的过程中,内地导演与北上的香港导演生存处境不同,驱动力也不同,而这些,有时也在潜移默化影响他们的创作质量。

电影导演拍网剧:伪降维打击,真艺术碰撞

长久以来,外界习惯将电影导演频频跨界的原因,归于流媒体与网剧的迅猛发展带来了新机遇,确实如此,一贯毒舌的伍迪·艾伦就在自己的首部剧集《六场危事》中调侃:“和书相比,电视剧就是让人觉得低人一等。没错,但是电视剧赚钱啊。”

在国内影视市场,韩三平、冯小刚等以监制身份“触网”时,正是国内影视剧版权费水涨船高的时期,流媒体的飞速发展,重新定义了剧集的市场价值与潜能。也是因此,多数内地电影导演的跨界,往往也伴随着资本投资。

以管虎为例,虽然其执导的《鬼吹灯之黄皮子坟》《外滩钟声》口碑不佳,但脱胎于管虎工作室的七印象文化在剧集领域却颇有建树,最具代表性的便是《鬼吹灯》系列剧集。《怒晴湘西》《龙岭迷窟》取得成功后,管虎的七印象文化与腾讯视频的合作愈发密切,腾讯系剧集《纵有疾风起》《星汉灿烂·月升沧海》等背后,都有七印象文化的身影。

电影导演拍网剧:伪降维打击,真艺术碰撞

此外,《回响》与《北辙南辕》的出品方中均有冯小刚的东阳美拉传媒、《大宋宫词》背后站着李少红创立的荣信达影视、《天启异闻录》出品方中有路阳的自由酷鲸影业。自家影视公司参与投资,也是多数老牌导演在跨界中拥有更高话语权和选择权的原因之一。

由此来看,紧追网剧与流媒体发展的快车,更适合形容内地的跨界导演,相比之下,诸多北上的香港导演面临的是截然不同的境况。

近期,小说《风月不相关》确定影视化,陈嘉上执导让外界纷纷感慨“质量有保障了”,但对于手握《武状元苏乞儿》《画皮》等经典代表作的陈嘉上来说,执导古偶剧确实称不上理想。毕竟有消息称《风月不相关》正在接触迪丽热巴时,不少粉丝就表示“热巴正在转型,会尽量避开古偶”。

陈嘉上的处境,基本便是多数北上跨界导演的缩影。北上导演中,跨界产能最高的查传谊和游达志,近几年执导的剧集多数为腰尾部项目,查传谊虽手握《传闻中的陈芊芊》这一爆款,但该剧制作时,定位也仅是小成本网剧。

多数香港导演,北上之前剧集产量并不高,查传谊便是。以2018年查传谊执导优酷与邵氏影业合作的《飞虎之潜行极战》为分割线,1981年至2018年,他共执导了8部剧集,但2018年至今,他执导的已播和未播剧集数量已达11部。高产能之下,质量自然也难保证,近几年查传谊的多部剧集中,仅《传闻中的陈芊芊》豆瓣评分在7分以上。

电影导演拍网剧:伪降维打击,真艺术碰撞

北上的香港导演跨界,虽也离不开剧集市场的高速发展,但相比于内地导演,他们在市场上显然更为被动,查传谊北上后,仅执导了《小鱼吃大鱼》一部电影,游达志北上后执导的基本都为剧集项目。

电影市场容量毕竟有限,回首来看,北上之后在内地电影市场拥有话语权的,也仅徐克、陈可辛等头部电影人,近年来内地新生代导演崛起,这些头部导演也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机,更何况中尾部导演。这才是跨界导演中,香港导演占比更高的关键原因。

由此也能看出陈可辛发力剧集赛道后,选择成立Changin’ Pictures走向海外的原因,如今,内地无论是电影市场还是剧集市场,导演竞争都非常激烈,此外在创作上,题材与内容尺度也相对保守,在海内外流媒体平台的全球化扩张中,海外市场倒是一片蓝海。

虚假的降维打击,真实的艺术碰撞

从过去几年电影导演的跨界表现来看,外界曾预期的“降维打击”确实过于乐观了,一方面,电影的叙事方式与拍摄技术在电视剧领域尚有水土不服之势,另一方面,则是导演们的跨界作品整体呈保守状。

导演跨界风潮兴起后,外界和业内都期盼电影导演能将电影的艺术风格带入剧集制作中,以电影镜头语言和叙事手法提升剧集的内容质量,实现所谓的“电影质感”,但实际上,在两种艺术形式的碰撞中,矛盾比融合更早出现。

去年年底,王家卫执导的《繁花》(剧版)释出预告,依旧是熟悉的港式复古色调与油画般的配色,但期待已久的观众,情绪并没有想象中沸腾,有人打趣这支预告片像“GQ拍摄的威士忌广告”,也有不少王家卫老粉看完预告后坦言“感觉翻车可能性很大”。

电影导演拍网剧:伪降维打击,真艺术碰撞

对于王家卫跨界拍剧,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戴锦华谈道:“对这件事我本身就很有保留,这不是一个等级高下的区别,电视剧不如电影高级,不是在这,而是它们的传播途径,它们的受众期待使它们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艺术。电视剧更强调的是日常性,更强调情节,更强调细节,我自己私下里以为这不是王家卫导演之所长。”

《繁花》预告片确实极具电影质感,诸多电影导演跨界拍剧时,电影质感都会成为剧集核心宣发点之一,但对观众而言,电影质感大多数时候只是锦上添花般的存在。路阳执导的《风起陇西》,摄影与美术水准皆毫无争议,但豆瓣数百篇长评中,观众在意的、探讨的、争论的,仍是人物塑造、剧情逻辑等。

在《平原上的摩西》中,电影的镜头语言与叙事手法甚至成为了拉分项。感性与诗意并存的文艺片叙事风格,让《平原上的摩西》口碑极度两极分化,显然,长镜头、弱情节、朦胧叙事等文艺片标配元素,并不是所有剧集受众喜闻乐见的,与电视剧所强调的日常性、强情节也是对立的。

电影导演拍网剧:伪降维打击,真艺术碰撞

《平原上的摩西》制片人齐康曾表示,邀请张大磊执导该剧,在于想让“迷雾剧场”在更多方面实现一些突破,而不是仅仅执迷于情节上的奇观。平台与导演们的尝试、探索是好事,但目前来看,在跨界创作中,电影与电视剧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还是需要进一步磨合。

此前,外界也一度期待两种艺术形式碰撞下能诞生更具震撼力的视听内容,但不管是内地导演还是北上的香港导演,跨界选择的基本都是市场已经试验过的、相对成熟的题材和内容切口。比如题材上,悬疑类型就在跨界作品中占据了极高的比例,内容切口上,以《回响》与《八角亭谜雾》为例,一个探讨的是婚姻情感问题,一个探讨的是原生家庭,都较为常见。

对比之下,在跨界拍剧这件事上,好莱坞导演的创作更为大胆,如大卫·林奇的《双峰》、凯瑞·福永的《真探》、肖恩·利维的《怪奇物语》等,表现形式和内容切口都很新颖。近几年,创新也是全球剧集市场的主流趋势,《鱿鱼游戏》的风靡便是印证。

当然,剧集市场的创新与突破重任,不能全置于跨界导演身上,毕竟在数百部的年产量中,跨界导演的作品占比尚不到十分之一。就目前的形势而言,比起更大胆地开拓新类型、寻找新视角,找到两种艺术形式的平衡点对跨界导演来说更为重要。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