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Illustration/Reuters)
人工智能(AI)语音大模型ChatGPT这条“鲶鱼”正搅动中国科技、创投领域,并引发国内 AI 大模型创业风潮。
4月10日下午,身着橙色帽衫的搜狗公司创始人王小川,走进搜狐网络大厦二层一间近30平米的会议室,在这里他宣布了自己即将投入创业的大模型新项目,名叫“百川智能”,旨在打造中国版的OpenAI。
王小川告诉钛媒体App,该公司早前已获得5000万美元启动资金,预计今年内发布达到GPT-3.5以上量级的To B(企业端)大模型产品,并在搜索、多模态、教育、医疗等方面增强。(详见钛媒体App前文:《王小川入局大模型创业,称追上GPT-4需要3年左右》)
没有公司PPT,大家围坐一圈,仔细听着王小川讲述自己的创业背景与愿景。有趣的是,同样要投入大模型创业的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他的光年之外也在这栋大厦办公。
实际上,尽管近期热点很多,国产大模型军备赛以“天”为计不断更新,阿里、华为、京东、商汤都在争夺这趟通用人工智能(AGI)列车席位。但你冷静思考下会发现,王小川的百川智能以极低调的身姿入场,相比大厂似乎更接近类似OpenAI这种 AI 创业公司雏形。团队规模将在4月底达50人左右。
无论是百川智能创始人王小川,还是“ChatGPT之父”、OpenAI CEO山姆·阿尔特曼(Sam Altman),都不再有大公司管理负担,团队内部有很多 AI 技术积累,创始人有资本运作经验,终极目标都是利用 AI 技术创造社会价值。当然,在路径、企业阶段、行业经历、心态方面二人仍有很多区别,例如,相对于ChatGPT这类面向消费端的平台商业化,刚创立公司的王小川,前期希望先把基础大模型搭建好,同时做C端的服务搭建。
“OpenAI 的胜利,是技术理想主义的胜利。”ChatGPT问世的时候,王小川曾经发过这样一条朋友圈表示。
而如今,王小川踏上了与Altman同一条创业路,但王小川要用他自身在 AI 领域的积累和在技术产品领域的个人品牌和经验,他选择另一种入局的方式探寻 AI 大模型落地,做中国版的OpenAI。
“我们最终想构建的是能够帮助大众很轻松、普惠地去获得世界知识和专业的服务。”王小川向钛媒体App直言,心态要笃定,是他做就能成的原因。“这是我们做事情的一种心态。”
左边是搜狗创始人、百川智能创始人王小川,右侧是OpenAI CEO Sam Altman(来源:钛媒体App编辑)
落后三年下的创业差异
“强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了。”王小川告诉钛媒体App,ChatGPT语音大模型改变了互联网时代信息获取和连接的方式,尤其从免费广告模式变成收费和高品质 AI 服务,而且颠覆了工业时代的逻辑。“这种智能和我们之前的逻辑不一样了。”
实际上,ChatGPT的确给整个 AI 行业带来了新热潮。第四范式创始人戴文渊曾提及,自今年1月起,许多客户主动找上门来求问ChatGPT的科普,到现在,投资界每周也都有人来找他。戴文渊认为,此前大模型这类概念在行业外沟通很难,而现在ChatGPT教育了市场,有了更多的市场需求。
王小川还提及了一个比较争议的点,就是ChatGPT离中国的技术差距有多大。相对于差距2个月的说法,王小川给出了一个业界公认的时间点:“追上ChatGPT-3.5的水平,我觉得今年内可能就能够实现。但对于GPT-4或者GPT-5,我认为可能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应该不会低于两年。”
落后三年的差异,让王小川更加坚定地做国内大模型,“是晚了,晚了也得干。”王小川认为,相对于大厂来说,创业公司更适合做AGI这样的发展路线。
这种十足的信心来源于王小川的经历。
18岁的他获得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比赛金牌,2000年被保送至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读研究生,2003年获得工学硕士学位,32岁时全面负责搜狗公司的战路规划和运营管理,并带领搜狗快速成长为中国用户量第三的互联网公司。在搜狗期间,王小川共建了清华大学天工智能计算研究院,担任联席院长,推动搜狗和清华大学等学术机构合作。
2021年9月4日,搜狗已宣布与腾讯完成合并。合并完成后,搜狗将成为腾讯控股间接全资子公司。10月20日,王小川宣布卸任搜狗CEO,这一年王小川43岁。
王小川告诉钛媒体App,此后离开搜狗的这一年半时间,他主要在思考用数学模型研究生命科学的难题,希望为生命科学医学发展尽一份力量。“我在读研究生期间,做的课题就是跟基因测序拼接算法相关的。生命的复杂性远超物理世界,牛顿把物理问题变成了数学问题,但生命科学领域至今做不到。”
如今,同时拥有深厚计算机技术背景和大厂创业管理经验,懂技术、有资金、也有人脉的王小川,正式开启了“百川智能”大模型的创业旅程。
相比王小川,“年度出圈人物”Altman则更偏重于创投领域。29岁的他入选《福布斯》30位30岁以下风险投资人,31岁时进入硅谷著名孵化器机构Y Combinator(YC)担任总裁。2019年,Altman离开YC开始运营OpenAI。他曾公开表示,OpenAI有一个堂吉诃德式的使命,即开发AGI,“AGI 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我们面临的问题极其严峻,如果没有更好的工具将无法解决。”Altman表示。
王小川告诉钛媒体App,他觉得Altman有点谦虚了,“GPT-4应该算得上 AGI 级别的了。因为OpenAI写的论文第一篇章就是讲AGI。”
尽管王小川和Altman都朝着AGI领域的大模型创新发展,但两者在路径、企业阶段、经历等方面不尽相同。
其中在路径上,OpenAI更偏向于在ChatGPT上开放端口接入不同的服务,而自己则专注于开发基础大模型,而王小川表示,“除了要把基座打好,我们还会在教育,医疗等方面做知识增强,提高准确性。长久看我觉得最终还是在C端服务,这是未来更大的机会。”
阶段方面,ChatGPT和GPT-4大模型已先行风靡全球,如今 OpenAI 进入到商业化时期,微软也参与其中。而百川智能的创业之路才刚刚开始,接下来更多是招聘人才、技术和产品发力的阶段。王小川透露,在年底大模型推出之前,会有更多产品和信息对外披露。
经历上,王小川创立的搜狗是一家以语言AI技术为核心的公司,而Altman此前更多是站在风投孵化器角度看 AI 产业。王小川认为,搜狗的创立和管理经历对于新公司有很大的技术支持和帮助,无论是算力还是算法、应用场景等,百川智能都有很大的技术优势。
投融资方面,百川智能拥有5000万美元启动资金,来自王小川与其业内好友的个人支持。王小川透露,面向机构的融资会在近期启动,如果要持续做到最好他估计应该是从3亿-20亿美元之间的融资。相比之下,Altman推动了OpenAI近期完成微软1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单次融资规模就接近中国2022年创投市场公开披露融资总额8785.43亿元的十分之一。
一个向左,一个向右。王小川和Altman二人在不同路径中寻找 AI 创造的社会价值。当然,Altman和他的OpenAI已捷足先登,短短三个月以290亿美金估值,跨越至全球最具价值的科技公司,拥有了与谷歌叫板的技术实力。
“ChatGPT把这个道路探通了,比如里面基础的网络结构,这从底层Transformer到上层的大型语言模型(LLM),再到现在的ChatGPT。OpenAI走通了,甚至谷歌也跟在他们后面。”在王小川看来,预计一年左右,百川智能就会跑通大模型的商业模式。
“最终只有不到5个大模型会拿到船票”
高铭写的著作《天才向左,疯子向右》曾提到,理想主义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所以他们的思想与行动并不会隔离,也具备比较好的心理韧性,最后往往也能在坚持理想的道路上收获现实的成功。即使是在特斯拉CEO、推特CEO马斯克(Elon Musk)这样充满理想主义的人面前,现实脚踏实地依旧不能少。
眼下,在AGI超级应用发展目标面前,王小川展示了实干家的态度。
“现在首先百川智能要做的,就是中国最好的大模型,然后去美国挖人才再追他(OpenAI)。这比较现实一点,人家做‘长生不老丸’,我们先做个‘延年益寿丸’。”王小川坦言,当下国内大厂产品和ChatGPT有较大差距,我们就要不断追OpenAI。
王小川认为,“最终科技大厂会一人推出一个模型,而本轮创业公司里面,可能最终只有不到5个大模型会拿到‘通行船票’。”
对于科技大厂的创新,王小川认为,大厂最容易为它的业务目标服务,从企业惯性来说很难做0到1的创新,反而更有机会是创业公司去做到,大厂人才无法形成合力。
“资本是逐利的,所以不是投自动驾驶就是安防。对大厂来说,当时投钱创新是有巨大风险的。对企业的一号位来说,想的更多还是业务上的东西,花钱最后没出成果,算谁的?”王小川认为,国内最好的大模型标准有三点,分别是参数量、测试集的效果,Chat产品体验。
王小川提到,百川智能现阶段两个目的:一个是构建中国最好的大模型底座,另一方面是搜索、多模态的增强,以及增加教育、医疗等知识层面的应用场景输出,主要因为这两个行业对知识的要求最高,而这个特征也会是大模型最先落地的方向。
王小川称,目前其团队已经开始训练500亿参数的模型,进展很顺利,年底前预计会发布对标GPT-3.5以上的大模型,有信心年底做到国内最好。
对于算力,王小川并不是非常担心。他告诉钛媒体App,中国可以购买的英伟达A800和A100芯片性能差距只有5%,目前不会成为“卡脖子”的瓶颈,尤其对未来国产芯片有一定技术突破特别有信心。
王小川强调,他的终极目标是打造基于语言 AI 技术的超级应用。“这是一个更需要花力气的事情,而不是Foundation Model模型上,(大模型基座)这个东西谁都会干,大厂一人挂一个。”
事实上,随着2022年11月ChatGPT横空出世,七天用户达100万,两个月后月活超1亿,如今ChatGPT访问量已飙升至8.89亿次。而ChatGPT涌现的技术能力,超越了iPhone和互联网,所有行业都将被 AI重塑,是一场新的工业革命。
一位行业人士向钛媒体App直言,目前GPT已经实现了真正的智能化,下一步的成功点就是在大模型的产品化、商业化、工程化和应用场景化当中。很显然,如今的中国版OpenAI 已经不再是大模型的竞争,而是大模型、超级应用、产研协同、生态创新都具备的“全能冠军”。
作为最接近 OpenAI 技术能力的商业大咖,王小川正在开启二次创业旅程,而且所有人都希望中国能够跑出一家像OpenAI一样的公司,衷心祝王小川这轮创业成功。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林志佳)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