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Web3,再等等

706次阅读
没有评论

香港Web3,再等等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陀螺财经,作者 | 尹宁

“最近香港的会多到去不完,一天能有个5、6场甚至上十场,去3个会,竟然都是同一圈人”。笔者的朋友Alex颇为戏谑地说道。尽管表述略有些夸张,但事实却也如此。

自发布虚拟资产货币宣言后,香港成为了Web3圈内的知名朝圣地,叠加海外监管趋严,一瞬间文艺复兴、潮起东方言论不断,香港概念币崛起,long HK似乎为Web3提供了新的精神食粮与信仰。在万向主办的Web3嘉年华活动的引领下,仅在3月20日到4月20日的一月内,有记载可寻已有142起活动已经或者将要举办,日均4-5起的数量令人不禁咂舌。

实际上,香港,对Web3而言并不陌生,时间转回至17、18年,香港正是华人加密圈最为推崇的掘金地,而在18年后,监管趋严、港府忽视、市场变化将汹涌而至的项目转向以新加坡为跳板的欧美地区。但面对一连串政策的示好,即使是习惯变化的圈内人,也有踌躇不前之感。业界声音也逐渐开始分歧。部分人对此颇为困惑,认为大肆举办活动无疑是资源浪费与韭菜收割的新途径,而也有人认为押注香港是大势所趋,本次抛砖引玉乃是战略之举。

带着种种疑惑,笔者也踏上了前往香港的旅程,而在短短一天的见闻中,管中窥豹了解到香港Web3的另一面。

01 香港会场:主题多样,形式繁杂,割与被割的微妙平衡

从整体会程安排而言,4月12日到4月15日由于是Web3嘉年华期间,也因此活动场次最为密集,3天约87场,其中,笔者选择4月13日前往香港。根据信息收集,当天活动场次约为24场,场地集聚于湾仔与中环,以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为散射分布,而由于时间限制,笔者只选取了部分活动参加。

香港Web3,再等等

积极来看,鉴于活动的多样性,活动议题丰富,从宏观趋势到政策解读、Web3全景到细分、从DeFi到CeFi、再到如今火遍全球的AIGC与ChatGPT ,主题百家争鸣,为行业交流研讨提供了有效空间。相比于传统产业大会,Web3透露出较为轻松的氛围,时间地点也多在晚上,交流随意,更利于观点的碰撞。尤其是在嘉年华现场,作为首屈一指的活动,嘉年华人流汇聚尤为突出,项目、资本、散户、媒体人声鼎沸,新老项目汇聚一堂,例如量子链、NEO等华语圈老面孔也再次重现,由于票价高昂,门口仍有人求票进入。

香港Web3,再等等

嘉年华活动现场图

从现场观众而言,与Web3宣传的开放相比,活动群体界限明显,内地圈、港人圈与海外圈泾渭分明,具有一定封闭性,会场交流也是分而治之。但仅从活动看,内地人仍为主要群体,其中尤其以深圳与上海两地为主导,一方面是由于深圳毗邻,而上海则主要是因为项目方较多,嘉年华主办方之一的万向总部也位于上海。在如此繁杂的活动中,重复性亦是在所难免,例如Web3趋势这一主题,几乎是每家必备。嘉宾荒与主题荒同时出现在Web3活动月,差异化成为会场吸引力的重要元素。纵观所有活动,嘉宾量级参差不齐,头部嘉宾多场联动已是常态,但更多仍是项目方、社区发起人轮番出场。一位KOL无奈表示,“我最近聊NFT聊了3场,问题与回答都已经倒背如流,接下来还有2场线上的论坛。”

香港Web3,再等等

嘉年华活动现场图

从演讲内容来看,或许是由于呆的时间较短,笔者认为演讲技术干货较少,PR占据主要地位,笔者在会场看的两场圆桌,无外乎全是项目方的主动PR。演讲内容不重要,活动形式不得已沦为突围目标,深夜足球、体育运动、爬山健身甚至观光游览都可为活动,恍然间似乎变身成为校园运动会现场。在此之中,舒适性与交流性俱佳的酒会被认为是最受欢迎的形式。在笔者参加的酒会中,流程多是开场致辞—项目推介—自由交流,深夜就更类似于轰趴,由于酒会还提供免费餐食,该类型的活动人员较多,KOL、散户均集聚于此,形成了大型的社交秀场。

香港Web3,再等等

酒会现场图 

从细分来看,最多的类型又是项目路演。钱包、DeFi、链游等各种项目轮番上阵,张嘴不离模型与背书,资本对谈唾沫横飞,似乎下一个百倍机会已经近在眼前。在与会人的交流中,动辄就会听到项目推介,忽悠与被忽悠在此时达成了奇妙的平衡。对于这种情况,部分圈中老人已有预见。“这次来主要见朋友,活动没必要去,无非是割别人与割自己的区别,好项目也不会天天路演,香港活动纯属是交易所与项目方造势抬轿子,机酒这么昂贵,韭菜们还不如拿这些钱去买币。”在Web3多年的一位散户说道。

另一方面,DAO成为活动月中的活跃存在,本就以生态为重点的某某DAO纷至沓来,主办方、合作方、参会方均可看到其的身影,社群扩充是其的主要任务,交流之后就是微信、Telegram和Discord的出场。除了真正的链上DAO,打着DAO名义的社群组织也不少见,例如当问及某DAO节点时,该组织成员沉默半晌后回复,“由于成本考虑,目前主要以微信群形式活跃,后续具备规模化后再迁移至链上。”

在活动的包围态势与出行热潮下,香港办会成本颇为高企,尚不论场地,以酒店食宿为例,目前酒店价格都基本已跃升至1500以上,而知名酒店甚至已达5-7000港币。对此,部分主办方也略为无奈,“价格高昂,单家机构负担有压力,除了资金雄厚的平台与项目,现在活动通常有4-5家联合主办。”因此多数活动仍以免费形式,部分活动仍需门票购入,例如嘉年华的早鸟票一度达到15000港币,但也有业内人士在活动定价后被突如其来的活动场次打破计划,某主办方就抱怨道,“本来定价5000港币,结果活动增加太多,除了定向邀请外,基本没人买票,现在只能打骨折出售。”

成本高、人员少、竞争大,为什么项目扎堆来香港?

02 为什么来香港?

而在与各种对象的交流中,该答案也逐渐浮出水面,机构在香港办会主要有三大方面的考虑。

一是合规方向的政策倾向。继FTX崩溃后,美国监管机构监管不断加码,Coinbase、Biannace、波场相继被指控,交易平台处境日益艰难,此前加密圣地新加坡态度也转向明显,香港此时开放是交易平台的及时雨,给予交易所新的合规途径与稳定的经营环境。交易所来此办会更多寄希望于建立政府合作关系,并以此为契机确认监管走向。

但无论对于任何对象,更重要的是叙事的延续与市场的获取。尽管香港现行法规也对数字货币购买对象进行严格规定,数字资产衍生品交易仅限于拥有至少800万港元流动资产的专业投资者(机构 4000万港币)提供,但在香港证监会发布的咨询文件中,已提及放开零售投资者以及部分大市值币种的意向。而更有吸引力的是,尽管内地政策监管强势,但华人圈仍是加密领域的强势组成部分,由于此前香港有开放零售交易的传闻,多数项目方认为香港将承接部分内地用户的加密需求,资金通道的打开将带来大量流动性,并推动加密市场向好发展,以香港为切口引入流量将为项目宣传与运营奠定基础。

办会意图在此表现得很明显,项目方需要品牌曝光增强叙事寻求资本方的认可,资本方需要考察行业与项目趋势,DAO、媒体方则更关注合作需求。但其中也不乏更为直接的炒作,部分项目方直言,“我们需求很简单,就是社群、KOL喊单。”

同时,香港正以数码港与科技园为载体积极引进Web3项目,政府补贴也是项目方关注的内容。两者相比较,数码港以小微项目为重点,强调扶持生态,而科技园则更聚焦技术密集型项目,对富含技术的底层基础设施更为友好。以数码港为例,当前数码港已有超过1900家项目入驻,项目从培育、孵化、加速的各个阶段均有相应的补贴可申请,种子资金为10万港币,金融资助阶段则以专项补贴为主,根据不同标准总额可达到100万港币,额外还有港府配置的4亿扶持资金库。而从申请要求来看,数码港入驻要求简单且成本低廉,对项目本身阶段无限制,共享的流动工位和固定工位价格仅为1980港币/月,推特上也有人声称仅需要800港币,办公室则浮动数额较大,多超过2000港币,固定工位与办公室都可提供地址证明。人才培育也有相应补贴,涵盖本地用工与人才引进,开发人员亦有单列,例如科技人才入境就可获取配额补贴。

香港Web3,再等等

数码港补贴一栏,来源:数码港官网

另一方面,项目方造势愈大,人流也更为丰富,据笔者观察,仅为了来打卡的人群多如牛毛,而人流的存在又再一次推动了项目办会的决心。FOMO情绪在此之中也推波助澜,不止一家机构表示办会的目的并不明确,但圈子的汇集让其不得不来一探究竟,唯恐错过人脉社交与路演的机会。此外,香港政策的一贯性与稳定性、开放自由的加密氛围、更贴近华人的文化习惯,也使之成为Web3项目的主要回流地,叠加疫情之中Web3活动的缺失,天时地利人和,香港在短短一月内一跃升至Web3声量最为聚集的地区实为罕见。

03 香港Web3的未来

尽管如此,对于香港Web3的未来,圈内人士也仍是众说纷纭。

“很多业内人士称香港会带来流动性,我个人认为需要斟酌,本质上证监会与金管局是两套班子,最核心的出入金如果解决不了,只能说是预期美好,众安银行方面称将通过持牌交易所提供加密货币到法定货币的兑换服务无疑是一个利好,但具体实施门槛高,其他行会不会跟进也是个问题。”某NFT项目创始人认为法币出入金是香港是否能成为内地资金通道的关键所在,从目前来看,尽管传言国有大行香港支行正对接加密业务,但资本严控仍是大势所趋。反观欧美其他国家,即使加密友好银行面临危机,但仍有银行在积极对接托管与出入金的业务,因而其认为香港Web3仍过分乐观。

对于交易所而言,牌照申领仅是其品牌发展的小部分,而非决定性指标,某小型交易所创始人直言,“监管靴子没有落地,内地的需求对接受限,仅靠香港本土不过七百万人的市场体量,牌照意义不大。而且对于香港这种金融生态十分发达的地区而言,加密也不过是Portfolio的一环而已,美股、港股等投资标的很多。”该言论与现实情况相一致,根据VISA发布的调查显示,约有31%的香港居民接触过加密货币,仅次于美国。在现场询问部分香港土著时,多数对该表述表示了肯定,“我们这代人至少听说过BTC、ETH,我周边的朋友大多有小部分加密货币的头寸,但NFT购买相对较少,因为本地潮玩市场很发达,数字潮玩一是成熟度不够,二是价值难以量化。”香港年轻人Geroge说道。

政府补贴的申请也让部分Web3从业者不满,“申请资格不高,但是竞争也很激烈,最让人无奈的是港府对于Web3理解不够,还是用老一套的金融科技去对比,很难完全解释清楚Web3的优势与隐患,这也折射出一个问题,引进Web3不代表了解Web3。”负责数码港申请补贴的某DeFi项目运营负责人表示。

怎么去描述香港Web3?

一面是捉摸不透的政策走向。尽管香港正全面示好Web3领域,旨在将其作为迎接数字化浪潮与维护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重要领域,但遗憾的是,圈子注重更多的仍是内地,香港的政策独立性有待考察,而是否能为内地加密撕开口子未定,开放零售交易的纵深度、币种的选择仍是未知数,对适应了多年海外求生的Web3机构们,大胆观察、小心行动才是此时最需要做的事情。

另一面是熙熙攘攘的二级市场。无论办会目的如何,在东升西落的叙事炒作下,一级市场尚未火热,二级市场已经成功爆发。在近一月内,香港概念的Web3项目币涨幅迅速,除本土企业Amber Group、HashKey Group备受关注外,Conflux、Filecoin、Sandbox等项目领涨明显,OKX甚至推出香港概念板块集合,以Conflux的代币CFX为例,根据 Coingecko数据,截至4月11日,30天内该代币已上涨197.3%。

香港Web3,再等等

OKX推出香港概念板块,来源:OKX官网

就加密环境而言,香港的开放包容显而易见,除了在街道旁随处可见的加密货币ATM机外,加密宣传广告与视频更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开放包容的态度并非这一年来形成,尽管18年之后,香港陆续推出《有关针对虚拟资产投资组合的管理公司、基金分销商及交易平台营运者的监管框架的声明》、《适用于管理投资于虚拟资产的投资组合的持牌法团的标准条款及条件》等一系列监管政策,形成了初具体系的监管模式,对交易平台的许可逐步加码。但合规化与主流化相辅相成,监管的介入也促使这座城市提前适应了加密货币的高风险性,另一方面,监管也正摸着石头探寻Web3的监管之路。截至目前,已发放香港虚拟资产交易牌照的公司仅有两家,分别是OSL的1、7号牌照以及Hash key的第1、7号牌照。

香港Web3,再等等

香港街头的加密货币广告

香港Web3,再等等

2023年,相继发布《有关香港虚拟资产发展的政策宣言》和《有关适用于获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发牌的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营运者的建议监管规定的咨询文件》》后,香港证监会也宣布将对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进行监管并推出经营牌照,新的发牌制度将于2023 年6 月1 日生效。

尽管试探之心昭然若揭,加密机构也已蠢蠢欲动,尝试叩开开放的大门。截至2023年2月底,已有超过80家加密资产相关公司表示有意进军香港,并探讨了在香港设立企业的可行性,其中23家加密货币公司已经进入香港市场开展业务,涵盖加密货币交易所、区块链基础设施公司、区块链网络安全公司、加密货币钱包和支付公司。

本土的用脚跟票已然明显。香港零售者已可以通过上市发行的三大ETF实现间接性交易,但南方东英比特币期货 ETF (3066.HK)、南方东英以太币期货 ETF (3068.HK)在发行后一月内均跌破发行价,即使在最近市场回暖与活动浪潮中,市值也普遍低于净值,处于折价状态,1.99%的管理费使其并不受加密投资者欢迎。

香港Web3,再等等

南方东英以太币期货ETF市价与净价,来源:南方东英官网

4月11日,由多名行业领导人和立法会议员组成的香港 Web3.0 协会正式成立,金管局前总裁陈德霖将担任会长,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中联办领导均出席成立典礼站台,侧面反映出中央与香港政策的一致性。但该协会的成员,也引起了圈内部分人士的诟病。“从现在来看,香港引进只是为了地产经济的延续,加密可以带来众多的人流与资金流,这是他们需要的,但是技术、生态发展如何,他们不关注,你看Web3协会的名单,有几个真的是Web3的人?曾志伟吗?”某交易所联合创始人称。

香港Web3,再等等

香港Web3协会理事会成员名单,来源:官方网站

而在香港街头,银行也开始对大陆开户充满热情,流程迅速缩减,门槛不断降低,而3年前,内地人的香港银行账户不仅要香港住址证明,甚至需要购买理财产品或预存高额的港币。针对该现象,也有行业人士认为是香港资金压力的体现。“港币和美元是联系汇率制度,美联储加息周期下,港美利差扩大导致资金有流出压力,叠加经济在疫情间的下行,这或许也是香港迫不及待想引进加密的原因。”当然,对此也有反对之声。

香港Web3,再等等

内地人员香港账户门槛降低,来源:公开资料

从实际数据来看,4月13日美国 Libor与香港Hibor利差为正1.75,存在一定外流压力,香港于2023年3月底的官方外汇储备资产为4307亿美元,尽管相比最高点下降13.68%,资金整体仍处于充足阶段,但Hibor在近月内的震荡也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银行业的资金并非如此宽裕。

香港Web3,再等等

香港同业拆借利率(Hibor),来源:MacroMico

此外,香港街头的加密换汇机构颇为诡异,可直接使用USDT兑换现金港币,实操后发现流程非常简单,当钱包转账完成后,机构会支付现金,而兑换方只需预留电话或邮箱,无任何身份认证环节,询问后了解到兑换最高限额为100万港币。而经查询发现,该网站并未展示其他信息。

香港Web3,再等等

香港加密换汇机构CoinGAROO,来源:CoinGAROO官网

行业再度迷失于政策浪潮,在深渊风浪中踽踽独行。

“现在市场各种传言都有,有人说6月会出现接通法币的交易牌照,也有人说会限制开放通道,这次中联办和长官出席,香港政策推出肯定是获得内地首肯,但具体底线到底在哪里?大家都在猜测,目前所有机构都紧盯着6月份的细则,有关系的已经在走动获取内幕消息。”某国产公链研究人员声称。

散户也如同在坐过山车,两极分化,不是完全鼓吹牛市到来,就是阴谋论缠身表示极度不信任。

“也不能怪他们,被打多了给个桃子都怕下毒。”笔者的朋友如是说道。

对正在从野蛮向合规路上被动过渡的加密行业而言,阵痛在所难免。但不论价值受到怎样的质疑,行业也已不再是弹指间就可灰飞烟灭的当初,万亿美元的总市值体量,意味着加密货币可以小众、但不会消失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人的共识。随着数字世界的演进发展,数字资产终会走向主流,其又会在哪里承载?香港、新加坡、英国还是美国?

仅从现场来看,香港,似乎还要再等一等。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