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电商现借壳上市首亏,商誉减值“吞噬”利润,产品屡登黑榜 | 看财报

476次阅读
没有评论

南极电商现借壳上市首亏,商誉减值“吞噬”利润,产品屡登黑榜 | 看财报

有着“吊牌之王”之称的南极电商(002127.SZ)业绩暴雷,其2022年归属净利润由盈转亏,亏损数额近3亿元。这是南极电商2015年借壳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业绩亏损。

大幅性亏损背后,靠“卖吊牌”创收的打法正在失灵,根源则是“授权贴牌”模式带来的“反噬”。另一方面,曾以9.56亿元高溢价收购的时间互联受广告市场需求疲软、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业绩暴跌,巨额商誉减值成为绞杀母公司业绩的利器。

钛媒体APP注意到,或为提振业绩,南极电商去年不断收购品牌。不过对于南极电商而言,相比起外延式并购,如何重塑内生动力更为关键。

Q4急速巨亏5.47亿,“卖吊牌”生意不好做

财报显示,2022年南极电商实现的营业收入约33.1亿元,同比下降14.88%;对应的归属净利润亏损约2.98亿元,同比下降162.52%。真实盈利能力更差一些,报告期内扣非后净利润亏损约3.54亿元,同比下降179.29%。

南极电商现借壳上市首亏,商誉减值“吞噬”利润,产品屡登黑榜 | 看财报

南极电商前身“南极人”是靠保暖内衣起家,该品牌创立于1998年,创始人为张玉祥。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是“南极人”转折的一年,公司开始向“品牌授权”转型,放弃实体零售渠道,转型电商服务型企业。这次转型中,公司剥离生产和销售两个重资产环节,只保留“南极人”品牌,对上游大量的中小生产商输出品牌收取标牌使用费以及品牌服务费,让它们贴牌生产“南极人”品牌的各类产品。2015年8月,“南极人”借壳新民科技上市,摇身变成“南极电商”。

拆解财报,这不仅仅是南极电商借壳上市的首度亏损,“变脸”更是一瞬间。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南极电商归属净利润还盈利约2.49亿元,第四季度“火速掉头”亏损5.47亿元,单季度扣非后净利润更是亏超5.6亿元,同比下降944.06%。

缘何如此?公告中,南极电商坦言亏损的原因之一:公司品牌综合服务业务下滑所致。

目前,南极电商的主要营收来源分为两大块:品牌综合服务业务和以子公司时间互联为主体的传媒服务业务。所谓品牌综合服务业务,是公司通过自身品牌、供应链及数据资源为授权生产商提供品牌授权、供应链服务、商标管理、大数据营销等综合服务,并收取品牌综合服务费(俗称“卖吊牌”)。2022年末,南极电商授权供应商总数为1752家,授权经销商总数为9143家,授权店铺11512家,可谓当之无愧的“吊牌之王”。

据财报数据,2022年南极电商的品牌综合服务业务收入约3.15亿元,同比下降51.64%,收入占比下降至9.53%。在2022年上半年,该业务收入已达1.91亿元。钛媒体APP梳理历年财报发现,2020年南极电商靠“卖吊牌”创下12.46亿元的历史最好成绩后,收入持续萎缩。2021年品牌综合服务业务近乎“腰斩”至6.52亿元。

起初靠“授权贴牌”的打法,南极电商不仅在A股顺利上市,公司的毛利率甚至一度超过了茅台。如今,品牌综合服务业务依旧保持超高毛利率,2022年达91.42%,同比增长8.47%。那么,收入下滑为何还能保持高毛利?主要系该业务当期营业成本75.68%的降速远远高于营业收入的降速。南极电商现借壳上市首亏,商誉减值“吞噬”利润,产品屡登黑榜 | 看财报

另外,经销商品牌授权业务2022年收入同比下降22.94%,收入仅为0.73亿元。业绩支撑不足,很快在股价上有所反映。4月21日,南极电商低开低走,当日收跌8.58%,收4.58元/股,最新市值为112亿元。

高溢价收购“暴雷”,时间互联计提4.56亿商誉

借壳上市不久后,南极电商迅速启动并购,把方向瞄准互联网营销。

2016年8月15日,南极电商计划以9.56亿元收购时间互联100%股份,支付方式为“40%现金+60%发行股票”。

时间互联以移动互联网营销业务为主。“标的公司与公司的主营业务电商生态服务和柔性供应链服务相契合,能够相承互补。移动互联网营销服务的开展有利于更好地推广公司运营的品牌及产品,扩大公司品牌矩阵的影响力“,南极电商曾如是表示。

这起收购案,当时被认为是典型的“双高”交易,即高估值、高业绩对赌。以收益法评估时间互联预估值9.56亿元,较其合并口径账面净资产2921.3万元的预估增值率高达3172.52%。时间互联承诺,2016-2019年度的净利润分别不少于6800万元、9000万元、11700万元及13200万元。

后续的经营情况来看,时间互联2016年至2019年累计实现扣非后净利润4.21亿元,高于承诺的4.07亿元。不过2019年实现扣非后净利润1.11亿元,低于承诺数1.32亿元,但南极电商并未对此计提商誉减值准备。

南极电商现借壳上市首亏,商誉减值“吞噬”利润,产品屡登黑榜 | 看财报

南极电商曾回复深交所称“2019年时间互联与某一客户发生诉讼纠纷,账面单项计提了该客户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 2819.4万元,但2016-2019 年度时间互联实际累计实现扣非净利润比承诺金额高出1384.9万元,已经完成业绩承诺”。

通过快速并购,互联网营销成了南极电商的重要营收来源。财报显示,南极电商2022年的营业收入是2015年的8.5倍,当期28.02亿元来自时间互联,占比达84%;南极电商本部业务营收为5.07亿元。

南极电商现借壳上市首亏,商誉减值“吞噬”利润,产品屡登黑榜 | 看财报

然而,钛媒体APP注意到,“蜜月期”一过,时间互联利润明显“缩水”。2020、2021年,时间互联净利润尚且维持在亿元以上,不过2021年同比下降近13%。2022年,时间互联净利润同比下滑51.7%至4871.12万元。对此,南极电商表示“时间互联优化收缩了部分具有不确定性的业务线导致移动互联媒体投放平台业务规模下降”。

南极电商现借壳上市首亏,商誉减值“吞噬”利润,产品屡登黑榜 | 看财报

实际上,时间互联为客户在其代理的平台提供广告投放业务,属于高营收、低利润率的业务。2022年,南极电商移动互联网媒体投放平台业务的毛利率仅为4.99%,同比下降0.92%,直接拖累了全年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毛利率水平。

当年收购时间互联,为南极电商增加约7.8亿元商誉。因时间互联业绩未达预期,2022年计提了4.56亿元的商誉减值,是南极电商亏损的另一主因。

产品问题频上曝光台,“买品牌”是门好生意?

张玉祥曾说过一句话“品牌是谁的不重要,关键是拥有者是谁。不得不说,“贴牌”模式确实为南极电商打开了销路。

打开淘宝网站,以“南极人”为关键字进行搜索,从各种内衣产品,到服装、床品、按摩仪、足浴盆、服饰配件等种类繁多,还有榨汁机等小家电产品,都被冠上“南极人”的商标,被消费者戏称“万物皆可南极人”。

南极电商现借壳上市首亏,商誉减值“吞噬”利润,产品屡登黑榜 | 看财报

当时,这一打法创造的高毛利率获得了资本的认可。巅峰时期,2020年7月南极电商的股价最高涨到24.41元/股,总市值一度达到近600亿元。

伴随业务扩容、管理半径加大,南极电商遭到品控问题的“反噬”,市值也一落千丈。

据媒体报道,仅2018年一年,南极人就上过14次国家质监部门及地方消费者协会的不合格产品黑名单,涉及蚕丝被、内衣、童装到卷发器、按摩棒等多种产品。2019年,上海市监局对48个批次老年健步鞋进行了市场检查和质量抽检,南极人品牌男鞋再次抽检不合格。2021年市场监督总局抽查不合格休闲服装产品时,南极人再次上榜。

另据报道,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日前公布的羽绒被质量监督抽检结果中,标称生产单位的南极电商(上海)有限公司的一批次“南极人”全棉羽毛冬被(100 白鹅毛片)其纤维含量项目不合格,受检单位为快乐购APP/快乐购有限责任公司。

南极电商现借壳上市首亏,商誉减值“吞噬”利润,产品屡登黑榜 | 看财报

年报显示,南极电商(上海)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南极电商”,为南极电商全资子公司,该公司主营从事品牌综合服务业务和经销商品牌授权业务。

除了官方抽检屡登黑榜之外,“南极人”口碑信任度也出现下滑。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南极人”词条的投诉高达2193条,投诉内容多涉及“产品质量差”、“售后服务差”“虚假宣传欺诈消费者”等。

南极电商现借壳上市首亏,商誉减值“吞噬”利润,产品屡登黑榜 | 看财报

兴业证券曾指出,“卖吊牌”业务护城河并不深,有南极电商示范在前,不少品牌相继仿效,瓜分南极电商的市场蛋糕。此外,随着“南极人”品牌频频曝出质量危机,美誉度不断下滑,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逐渐瓦解,最终将造成公司营收、市值双双萎缩的局面,并导致这一业务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

或为提振业绩,南极电商去年不断收购品牌。2022年2月10日,南极电商公告称,百家好(上海)时装有限公司(下称“百家好”)已于近日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并取得营业执照。

据此前公告,公司以1.8亿元收购韩国女装品牌百家好100%股权,并以3.3亿元收购包括BASICHOUSE、MindBridge、JUCYJUDY等的78件“韩潮”商标。

百家好成立于2004年,经营范围包括各类服装服饰配饰、日用百货等,但其并不算优质标的。2020年至2021年前三季度,百家好实现营收分别为13.37亿元、9.6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83亿元、-0.67亿元。截至2021年前三季度,百家好的负债总额达12.39亿元,净资产为-3.38亿元。

南极电商现借壳上市首亏,商誉减值“吞噬”利润,产品屡登黑榜 | 看财报

对于这项收购,南极电商表示,百家好在研发、生产、质量管理上有较强优势,能较好补充公司的短板。

同年8月,南极电商又以4500万元收购了贝拉维拉服饰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南极电商称,此举“为丰富上市公司的品牌运维体系,进一步拓宽公司的产品层次”。但这家公司2022年上半年亏损45万元,其净资产还不足300万元。

南极电商现借壳上市首亏,商誉减值“吞噬”利润,产品屡登黑榜 | 看财报

据鞋服行业独立分析师程伟雄分析,南极人多次花费巨资收购服装品牌,主要是因为南极电商主品牌授权的开拓空间已经到了瓶颈期,频繁的收购也是考虑品牌矩阵的打造。

业内人士则认为,就目前情况而言,南极电商似乎难以改变“南极人”低价品牌的烙印。收购的新品牌是否达到业绩增量需要看南极人对于新收购品牌的定位。但收购的上述企业本身经营情况并不理想,能否为注入新力量还是个未知数。(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刘凤茹)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