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4月24日-4月28日)金融行业资讯速递。
监管机构方面,银保监会:严禁为挪用于非生产经营用途的贷款办理续贷,不得用续贷掩盖信用风险;中证协要求券商全网排查“涉非”信息;北交所正积极开展研究储备,在条件具备时探索推出REITs产品;为配合产品定价利率调整,监管部门拟强化险企费用监管。
银行方面,招商银行一季度净利388.39亿元,同比增7.82%;邮储银行聘任牛新庄为副行长;多家上市银行净息差跌破“警戒线”,中小银行密集下调存款利率稳息差;西安银行去年归母净利润下滑超13%,股份遭第二大股东全部质押;瑞银预计5月完成收购瑞信,宣布交易前已吸引客户280亿美元资金。
险企、券商与基金方面,中国平安一季度净利润383.52亿元,同比增长48.9%;姚波因个人家庭原因辞任平安联席CEO,转任非执行董事;安诚财险两员工合谋骗保21.5万被判刑;券商一季度业绩爆发,最高增速15倍;银河证券透露3年规划方向;年内公募基金经理离任超百人次,部分经理“公奔私”后业绩不达标。
监管风向:
银保监会:严禁为挪用于非生产经营用途的贷款办理续贷,不得用续贷掩盖信用风险
近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2023年加力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量的通知》,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开发小微企业续贷专门产品或完善现有产品续贷功能,原则上小微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产品和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中短期经营性贷款产品都应具备续贷功能。合理确定本行续贷条件,严禁为挪用于非生产经营用途的贷款办理续贷,不得用续贷掩盖信用风险。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地方政府设立的应急转贷资金向生产经营正常、信用状况良好的小微企业提供接续融资,可比照小微企业续贷业务进行风险分类。
银保监会:银行存款增加与理财产品收益率变化有关
一段时间以来,商业银行存款数量有所增加,对于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对外回应,银行存款增加是市场化行为,消费者综合考虑风险收益的匹配性,一部分理财产品转移到了存款上来。
深圳银保监局摸底健康险“魔方业务”,要求限期提供材料
深圳银保监局在近日下发的《关于健康险业务开展情况的调研通知》中指出,近期,该局在非现场监管中发现,辖内部分机构开展健康险业务时通过免费赠险或以低保费、低保额、高免赔保险等方式吸引客源,进而引导客户“升级”投保常规百万医疗险(行业内通称“魔方业务”等)。为了解相关情况,《通知》要求,已开展类似业务的公司提供相关材料,包括今年一季度以来,该类业务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实收保费收入、赔付率、综合费用率、综合成本率,该类业务在公司健康险业务占比,2023年计划发展规模等。
上海数据交易所国际板启动建设
近日,国际数商合作交流会在新加坡举办,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在会上正式宣布上海数据交易所国际板启动建设,探索数据跨境双向流动的新机制,推动国内外企业开展数据跨境流通业务合作,实现全球数据互联互通。据了解,上海数据交易所国际板的启动建设,将进一步深化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布局,促进全球数据产品流通交易,推动数据要素市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对标《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数字经济国际通行规则提供实践基础。
中证协要求券商全网排查“涉非”信息
4月26日消息,为严厉打击资本市场各类违法违规活动,切实地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中证协近期要求各券商以及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全网排查填报证券领域涉非(涉及非法证券活动)信息,包括独立的涉非活动网站及APP,网络平台上的涉非活动账号及涉非信息,其中重点排查假冒仿冒证券经营机构和人员等涉非“自媒体”账号与APP。
信息填报的事项包括涉非的网络连接、呈现形式以及账户名称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券商及证券投资咨询公司在填报信息时,需要注意核实确认信息的违法性,以防后续误删信息以及误封账号。今年以来,已有十余家券商在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发布了假冒券商进行非法证券活动的警示公告。
中证协修订证券公司文化建设实践评估指标
4月28日,中国证券业协会(简称中证协)发布《证券公司文化建设实践评估指标(2023年修订稿)》的通知,在广泛征求行业与监管部门意见基础上,对《证券公司文化建设实践评估指标》进行了调整,强化党建引领,加强职业道德水平建设与廉洁从业管理,突出效果导向、客观导向。
具体来看,重点关注事项调整主要体现监管导向,落实《工作安排》和《关于促进从业人员树立证券行业荣辱观的通知》(以下简称《荣辱观通知》)有关要求。包括考察公司紧扣新时代金融行业核心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实践的情况;突出党建和文化对公司战略牵引和支撑作用的考察;突出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全面风险管理、合规管理事项,分别作为独立的重点关注事项进行考察。
北交所:正积极开展研究储备,在条件具备时探索推出REITs产品
北交所副总经理王丽4月25日在北京市2023年基础设施REITs产业发展大会上表示,发展REITs市场有助于在更广维度上助力北交所高质量扩容,北交所正在积极开展研究储备,在条件具备时探索推出相关产品。
配合产品定价利率调整,监管部门拟强化险企费用监管
4月24日,为配合产品定价利率调整,监管部门同时强化了险企费用监管。从相关渠道获悉,监管部门近日在窗口指导中表示,将加大对险企费用真实性的监管力度,要求险企加强产品开发和销售费用管理,加强费用一致性管理制度建设。
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上线实施,投资者可交易天数将增加
经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同意,沪深港通交易日历优化4月24日正式上线实施,开放因不满足结算安排而关闭的沪深港通交易日。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表示,开放因不满足结算安排而关闭的共同交易日,增加投资者可交易天数,有助于更好地满足两地投资者的投资需求,保障投资者交易的连续性、便利性,增加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的吸引力与流动性。
证监会核发首批企业债券注册批文
据证监会官网消息,证监会对国家发展改革委移交的34个企业债券项目依法履行了注册程序,同意核发注册批文。首批企业债券发行拟募集资金合计542亿元,主要投向交通运输、产业园区、新型城镇化、安置房建设、农村产业融合发展、5G智慧城市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产业领域。下一步,证监会将加强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工作协作,继续平稳有序做好企业债券发行审核职责划转工作。稳妥推进企业债券发行审核注册,加强监管和风险防范,促进企业债券市场平稳运行,充分发挥企业债券在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稳增长大局。
银行动态:
中国银行:一季度净利576.6亿元,同比增长0.5%
中国银行公告,2023年第一季度,集团实现税后利润617.25亿元,实现股东应享税后利润576.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3%和0.50%。平均总资产回报率(ROA)0.83%,净资产收益率(ROE)11.14%。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1.63%,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3.79%,资本充足率为17.53%。
建设银行:一季度净利887.43亿元,同比增长0.26%
建设银行发布公告,2023年第一季度,集团实现净利润人民币891.47亿元,其中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887.43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03%和0.26%。年化平均资产回报率1.00%,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12.86%。
工商银行:一季度净利901.64亿元,同比增长0.02%
工商银行发布公告,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84.61亿元,同比减少3.5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01.64亿元,同比增长0.02%;基本每股收益0.25元。
招商银行:一季度净利388.39亿元,同比增7.82%
招商银行发布公告,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06.36亿元,同比下降1.47%;净利润388.39亿元,同比增长7.82%。
农业银行:一季度净利为715.54亿元,同比增长1.75%
农业银行发布公告,2023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93.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4%;净利润715.5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5%。
邮储银行:一季度净利262.8亿元,同比增长5.22%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发布公告,2023年第一季度,邮储银行实现归属于银行股东的净利润262.80亿元,同比增长5.22%。
邮储银行聘任牛新庄为副行长
4月28日,邮储银行发布独立董事意见的公告,同意聘任牛新庄为邮储银行副行长。据悉,牛新庄是一名“75后”高管,升任副行长之前的职位是邮储银行首席信息官,此前在民生银行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信息科技方面的工作履历。
多家上市银行净息差跌破“警戒线”,中小银行密集下调存款利率稳息差
截至4月24日,已有25家上市银行披露了2022年年报。其中,有7家上市银行净息差低于1.8%。按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4月10日发布的《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净息差的评分“警戒线”为1.8%(含),低于1.8%将被扣分。多位受访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一季度,部分商业银行净息差指标可能会持续下行,这也是近期不少中小银行密集下调存款利率来稳息差的原因之一。
西安银行去年归母净利润下滑超13%,股份遭第二大股东全部质押
4月27日,西安银行同时披露了2022年年报和2023年一季报,数据显示,该行去年营收净利均出现显著下滑。2022年年报数据显示,去年全年,西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5.68亿元,同比下滑8.82%。其中,该行去年利息净收入55.08亿元,同比下滑8.09%,非利息净收入10.60亿元,同比下滑12.43%。去年全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4.24亿元,同比下滑13.55%。
今年一季度,西安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8.05亿元,同比增加2.62亿元,增幅16.9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8亿元,同比增加0.50亿元,增幅8.20%;基本每股收益0.15元,同比增幅7.1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22%,同比上升0.04个百分点。
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西安银行持股超过10%的股东有四位,分别为加拿大丰业银行、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西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陕西省公司,分别持股18.11%、14.27%、13.91%、13.59%。其中,加拿大丰业银行为境外法人股,西安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陕西省公司为境内国有法人股。而第二大股东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集团质押了其持有的所有西安银行股份。
瑞银预计5月完成收购瑞信,宣布交易前已吸引客户280亿美元资金
据彭博社4月25日消息,瑞银集团料将在5月完成收购瑞士信贷的交易。在宣布这项交易前的几个月内,瑞银已从富裕客户吸引280亿美元资金。
瑞银指出,目前计划在5月完成与瑞信的交易,在业绩报告中仅有一个非常初步且粗略的交易时间表或披露程序,预计将在今年下半年公布整合计划的更多细节。净流入瑞银全球财富管理业务的新资金中包括在宣布收购瑞信后10天内流入的70亿美元。相较之下,瑞信第一季度约流出690亿美元资金。
星展银行任命庞华毅为星展中国董事长
4月26日,星展银行官微宣布,委任北亚区主管兼星展银行(香港)行政总裁庞华毅为星展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星展中国”)董事长,接替原星展中国董事长何潮辉的职务。星展银行称,该任命将继续推动星展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并提升星展银行在亚洲地区的地位。
险企追踪:
中国平安:一季度净利润383.52亿元,同比增长48.9%
中国平安发布公告称,一季度集团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413.8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3.52亿元,同比增长48.9%;年化营运ROE达18.8%。截至2023年3月末,平安个人客户数近2.29亿,客均合同数较年初增长0.3%至2.98个。
中国人寿:一季度净利润178.85亿元,同比增长18%
中国人寿在港交所公告,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683.85亿元,同比增长7.2%;净利润178.85亿元,同比增长18.0%;每股收益0.63元。一季度每股基本收益0.63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99%。
姚波因个人家庭原因辞任平安联席CEO,转任非执行董事
4月26日,平安集团发布公告称,姚波因个人及家庭原因,申请于2023年4月26日辞去联席首席执行官、常务副总经理等平安相关行政职务。姚波已确认与平安董事会、监事会并无意见分歧,亦无任何与其辞任有关而需要知会股东的事项。平安董事会接受姚波辞任相关行政职务的请求,并对姚波任职期间做出的重要贡献表示衷心感谢。辞去相关行政职务后,姚波于2023年4月26日转任平安非执行董事。
安诚财险两员工合谋骗保21.5万被判刑
日前,中国银保监会山西监管局开出一纸罚单:安诚财险股份有限公司古交支公司负责人侯殿龙指使该公司员工栗劭阳等一起行动,通过制造交通事故骗取理赔款21.5万。东窗事发后,目前侯殿龙、栗劭阳均已被判刑,近期安诚财险古交支公司更被监管部门给予禁业4年的处罚。
券商及基金动态:
券商一季度业绩爆发,最高增速15倍
4月27日,18家券商披露一季报,目前披露一季报的券商总数达34家,其中33家归母净利增速为正,增速中位数为333.19%;增速1倍到数倍的有16家,其中多为中小券商。
一季度归母净利增速较大的10家券商分别为太平洋证券(1503.35%)、长城证券(675.92%)、东兴证券(628.25%)、国元证券(533.05%)、东方证券(525.67%)、兴业证券(430.09%)、中泰证券(424.00%)、东吴证券(412.84%)、华创阳安(396.97%)、国金证券(380.09%)、国海证券(333.19%)。不可忽视的是,一些券商的高增速与同比基数密切相关。
根据已披露数据,一季度归母净利排名前10券商分别是中信证券(54.17亿元)、中信建投(24.33亿元)、中国银河(22.49亿元)、东方财富(20.29亿元)、申万宏源(20.11亿元)、东方证券(14.28亿元)、中泰证券(11.53亿元)、光大证券(9.58亿元)、兴业证券(8.28亿元)。
银河证券透露3年规划方向
4月27日,中国银河证券披露了2023年一季度业绩报告。报告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97亿元,同比增长18.54%;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22.49亿元,同比增长44.23%。
除对财务数据的常规披露外,中国银河证券董事会还表决通过了《关于提请审议<中国银河证券战略发展规划(2023-2025)>的议案》。按照中国银河证券的规划,公司将在未来3年,实现各项业务发展相对均衡,没有突出业务短板,没有重要牌照资格短板,成为能够高效、敏捷为境内外客户提供综合金融服务的现代投资银行。
山西证券2022年实现净利润5.74亿元,同比下降28.51%
4月27日,山西证券发布了2022年年报,公司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41.61亿元,同比增长4.1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4亿元,同比下降28.51%。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0.80元人民币(含税)。山西证券披露2023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1亿元,同比增长140.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1亿元,同比增长285.14%;基本每股收益0.07元。
年内公募基金经理离任超百人次,部分经理“公奔私”后业绩不达标
Wind统计显示,截至4月25日,年内已有67家公募旗下相关基金经理离任,合计离任数量超过百次,而从去向来看,主要集中在同业间跳槽、“公奔私”或其他领域。
对于“公奔私”,多位私募人士表示,出现这种现象可能在于个人价值实现所致,毕竟私募投研机制比较灵活,激励措施程度也较高。不过,从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获悉,部分基金经理“公奔私”后业绩差异较明显。
例如上海永拓投资某基金经理,在公募任职期间在管产品年化收益为负,但在私募任职期间在管产品年化收益高达38%以上;与之相对应的是,星石投资某知名基金经理,在公募任职期间在管产品年化收益高达43.8%,而在私募任职期间在管产品年化收益仅为13%。类似案例还有很多,整体来看,“公奔私”基金经理并非都能够到达预期业绩目标。(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 | 任敏敏)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