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欧洲影像巨头,越来越喜欢中国手机

535次阅读
没有评论

传统的欧洲影像巨头,越来越喜欢中国手机

随着小米 13 Ultra 的正式发布,中国 Top 3 的 Android 手机品牌都已经完成了各自超大杯旗舰手机的布局。
传统的欧洲影像巨头,越来越喜欢中国手机

与其说这是 vivo X90 Pro+、小米 13 Ultra、OPPO Find X6 Pro,粉丝用户们似乎更愿意用蔡司、徕卡、哈苏来代称这些影像旗舰。

相机品牌与手机厂商的合作,由来已久。用过诺基亚手机且喜欢拍照的那群老用户,都会对机身背面的 ZEISS 和「小蓝标」logo 留有深刻印象。而一直钻研光学的蔡司,也几乎没有离开过移动影像领域。

如今,对于定位高端的旗舰手机来说,拔尖的影像能力已经必不可少,通过与传统的相机影像大厂的联名合作,是一条显而易见的「捷径」,也是奠定品牌影像风格的可行之策。

传统的欧洲影像巨头,越来越喜欢中国手机

与此同时,中国市场对于全球影像行业的地位不断攀升,相机厂商自然更重视中国市场,更重视与中国消费者的直接交流。

这也说明,进入移动影像时代之后,传统的欧洲相机厂商正在与中国手机厂商双向奔赴,共同探索移动影像新的可能。

传统的欧洲影像巨头,越来越喜欢中国手机

▲ 图片来自:Gizchina.it

现在,vivo 有蔡司,小米有徕卡,欧加有哈苏。

但爱范儿一直都认为,与传统影像品牌合作,不是万能公式,只有将品牌长期以来的研发积累合作成就独有的软硬件优势,才能成为长期发展的主线。

联合相机品牌之后的手机移动影像,各有不同的取向与特色

来到 2023 年,无论是「徕卡」的小米 13 Ultra,还是「哈苏」的 Find X6 Pro,亦或是「蔡司」的 vivo X90 Pro+,它们都能够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移动影像的进步而带来的好处与便利。

简单来说,这些「超大杯」影像旗舰已经可以拍出媲美专业相机的照片了。

传统的欧洲影像巨头,越来越喜欢中国手机

除了长焦镜组的回归,我们还能欣喜地看到与相机品牌联名的手机厂商们,在追求着属于自身品牌的影像特色。经过了评测体验之后,我们更能印证这一观点。

自合作伊始,OPPO 相中的,便是哈苏影像的经典艺术风格,以及色彩科学标准。

OPPO Find X6 Pro「哈苏人像模式」的一倍与三倍两个焦段,分别模拟了哈苏中画幅的 XCD30 和 XCD80 两枚镜头。

传统的欧洲影像巨头,越来越喜欢中国手机

基于光学镜头的特性,OPPO 与哈苏重新标定了每颗镜头的透视、虚化关系,成倍增加了人像模式的算法,让手机的人像模式,获得观感更为真实且自然的成像,人物边缘处理也极为细致,像是像是物理镜头拍出来的自然虚化,而非人工算法的虚假模糊。

传统的欧洲影像巨头,越来越喜欢中国手机

这样重构光学和景深的设定,让 Find X6 Pro 的镜组得以再现真实世界的明暗关系,尊重物理的客观规律,同时又让照片保留计算摄影增加细节,优化色彩表现的优势。而且日渐成熟的哈苏色彩风格,已经成为了 OPPO 极具辨识度的影调取向。

传统的欧洲影像巨头,越来越喜欢中国手机

既然 小米 12S Ultra 珠玉在前,最晚交卷的小米 13 Ultra 自然要在影像上继续堆料,随着小米和徕卡的合作加深,这次带来了四颗规格拉满的摄像头组成了徕卡后置四摄。在小米和徕卡的联合调校下,小米 13 Ultra 的成像质感的确可以媲美专业相机。而且在 5× 长焦镜头和 1× 广角主摄之间,小米 13 Ultra 加入了一颗 3.2× 的人像光学镜头,保持了可用焦段的连续性。

传统的欧洲影像巨头,越来越喜欢中国手机

在色彩表现方面,徕卡经典色彩已经成为了小米旗舰手机的一块金字招牌,13 Ultra 的四颗镜头都能在这个模式下拍出色彩明艳,风格油润的照片。而徕卡生动色彩,则能呈现出相对平淡柔和的色彩画面。

传统的欧洲影像巨头,越来越喜欢中国手机

最重要的是,历经数款得到徕卡加持的小米手机,小米已经渐渐地借助徕卡找到了属于自己品牌的影像特色。

传统的欧洲影像巨头,越来越喜欢中国手机

而 vivo 的超大杯影像旗舰是这批机型里交卷最早的一个,此前和蔡司的战略合作已经产出了多代机型,让 vivo 的移动影像风格趋于成熟。

传统的欧洲影像巨头,越来越喜欢中国手机

从 vivo X90 Pro+ 身上,我感觉它的成效效果,追求的是偏向「专业」的人文摄影风格。无论是拍摄风景还是人像,都会让我想起那颗索尼 55mm F1.8 定焦镜头,也有相同的轻巧体积和大光圈成像特性。

传统的欧洲影像巨头,越来越喜欢中国手机

而中长焦的稳定成像(2 倍和 3.5 倍)能够应用于很多创作场景,灵活度也很高。尽管这套四摄系统看起来很复杂,但用起来依然从容轻巧,让人能心无旁骛地去拍摄去创作,不会被很多客观条件所限制。

传统的欧洲影像巨头,越来越喜欢中国手机

色彩方面,升级至 2.0 的蔡司自然色彩在注重还原真实的基础上,进一步渲染了整体的氛围,用色彩风格来让场景和物体都获得了更复杂的呈现。

而在蔡司自然色彩的另一面,X90 Pro+ 还提供了更大众取向一些的「vivo 鲜明色彩」,延续了 vivo 以往一路强调的鲜活明快的质感风格,让照片色彩更为清爽透亮。

传统的欧洲影像巨头,越来越喜欢中国手机

我们一直认为,vivo X90 Pro+ 的影像有着相当大的潜力,它就如同一部没有短板的相机,对于我们来说,它是一台不亚于相机的手机,而在专业摄影师手里,它就是一台可靠的创作工具。

在硬件依然算得上先进的情况下,vivo 接下来的「大版本」更新,还是值得令人期待一下。

传统的欧洲影像巨头,越来越喜欢中国智能手机

前有徕卡 CEO 到访小米总部,现也有蔡司 CEO 到访 vivo 总部。

传统的欧洲影像巨头,越来越喜欢中国手机

最近,蔡司消费光学 CEO Jorg Schmitz 与核心技术团队亲自来到了位于广东东莞的 vivo 全球总部,并且双方围绕未来战略合作升级,手机影像技术革新等重大话题进行了为期 7 天的闭门研讨。

传统的欧洲影像巨头,越来越喜欢中国手机

时隔三年的再次会面,双方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和徕卡 CEO 到访小米总部时的态度相近,前来 vivo「探亲」的蔡司团队不但对中国智能手机的发展感到惊喜,同时也非常满意自家影像技术和 vivo 联调后呈现在手机上的实际效果。

再把 OPPO 与哈苏的合作故事串联起来,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传统的欧洲光学/相机巨头,现在真的越来越喜欢中国手机了。

传统的欧洲影像巨头,越来越喜欢中国手机

如果说 vivo 在智能手机行业里,算是较早联合相机品牌的手机厂商;那么蔡司在相机行业里,俨然是最早寻找手机合作伙伴的光学品牌。可能对于手机厂商来说,徕卡和哈苏都是影像领域的「老前辈」,但醉心于光学且有着百年历史的蔡司,其地位恐怕要更加超然一些。

正如 vivo 品牌副总裁 贾净东 在其《工作笔记》里介绍的那样,在他的眼中,蔡司无疑就代表了光学。

传统的欧洲影像巨头,越来越喜欢中国手机

卡尔蔡司公司于 1846 年在德国耶拿成立,第二年开始,显微镜就开始在蔡司的产品线中担任重要角色。近两百年过去,传统的光学行业已经逐渐发展为光电子领域,蔡司依靠他们对这些行业的深度理解,也在不断地拓展着相关装备器具的类型与水平。

传统的欧洲影像巨头,越来越喜欢中国手机

▲ 哈苏 HDC 相机(HASSELBLAD DATA CAMERA)在阿波罗 8、9、10、11 号任务期间使用,它配备 Zeiss Biogon 60mm ƒ/5.6 镜头,机身内部装有一块具有「十字」网格标志的 Réseau 玻璃板。

蔡司在 1935 年就推出了世界上的第一款 35mm 专业相机 Zeiss-Ikon Contax,激发了当时主打「快照小相机」的徕卡(Leitz)改弦易辙,走上了蔡司的道路。

随后徕卡在 1954 年推出里程碑式的 Leica M 系列相机,其 M 卡口系列的镜头供应商也正是蔡司。不止徕卡,记录人类登月的脚印的哈苏相机,当时使用的镜头,也是来自蔡司。

传统的欧洲影像巨头,越来越喜欢中国手机

告别胶片时代而步入数码时代之后,日本相机厂商崛起,但德国蔡司依然是「全能者」的身份:蔡司 ZE 镜头适用于佳能 EOS 相机,蔡司 ZF 镜头适用于尼康相机,蔡司 ZM 镜头适用于徕卡数码相机,蔡司 Batis 镜头适用于索尼相机,蔡司 Touit 镜头适用于富士相机。

传统的欧洲影像巨头,越来越喜欢中国手机

在相机之外,蔡司还为大导演库布里克打造独特的电影镜头;为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打造「三镜消像散望远镜」(最大限度地减少球差、彗差和像散);为全球户外运动爱好者打造运动光学瞄准镜、望远镜;为近视弱视患者和眼科医生打造舒适镜片和激光手术镜;为工业 4.0 打造光学空间测量机;为世界上最顶尖的光刻机打造芯片光刻机镜头(聚焦极短波长)。

似乎涉及到光学方面,蔡司就是领域里的头号专家。但蔡司选择合作伙伴时,却是非常非常的谨慎。

早在手机还不能点触对焦的年代,蔡司就已经对移动市场有了兴趣。当时,蔡司内部决定等到 200 万像素的手机摄像头出现时再出手。

这是因为在蔡司看来,200 万像素是能够表现较好光学系统、呈现影像质量的临界点。到了 2004 年,蔡司认为时机开始成熟,便开始在不同的手机制造商中进行分析,期望从中找到最匹配的合作对象。

传统的欧洲影像巨头,越来越喜欢中国手机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蔡司和诺基亚谈及了影像方面的合作,并对移动成像的未来达成了一些共识。2005 年 4 月 27 日,双方合作的首款产品诺基亚 N90 问世。这样的合作持续了十多年,诺基亚和蔡司带来了许多划时代的手机产品。

传统的欧洲影像巨头,越来越喜欢中国手机

可惜,「芬兰巨人」诺基亚并未抓住智能手机变革的机遇逐渐衰落。而数年之后,或许是历史的巧合性,一家同样选择蓝色色调作为品牌色的中国手机公司,最终与蔡司走到了一起。

传统的欧洲影像巨头,越来越喜欢中国手机

据爱范儿了解,在和 vivo 正式牵手前,蔡司曾派出小组深入 vivo 制造工厂,进行实地考察。蔡司考察的结论是,vivo 对产品制造有完全的掌控权,其生产基地的智能化制造能力,能够满足蔡司对质量和精密度的高要求。

在双方官宣合作之前,已低调地磨合了很长时间。在产品设计、工艺、测试标准等方面,都产出了合作成果。

双向的认可为两家公司之后的多年合作,铺平了道路。

移动影像是一条长跑赛道,不应留恋他者过往的品牌残影

在社媒平台上,一直都有部分网友会认为,手机厂商与相机品牌的联名,营销噱头大于实际意义,甚至会简单地用「贴牌」形容。

去年,没有和相机品牌联名的荣耀,其 CEO 赵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认为当前手机厂商在影像上的联名行为只不过是一个噱头:

有很多公司都想和荣耀合作,但重要的是要了解如何去改善消费者的体验。像这样的合作只是单纯的一个噱头。

我们要避免短期主义。别人有,我也有,已经没有办法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了。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唯一途径是创新、体验和服务,这是最本质和核心的。

传统的欧洲影像巨头,越来越喜欢中国手机

由此可见,避免短期主义应该是长青企业们的共同认识。相对来说,在目前联合了相机品牌的手机厂商里,已经合作数年的 vivo × 蔡司这个组合,会更加符合我们对长期主义的认知,故事更多也更适合用来举例。

而 vivo 在联合蔡司之前,其 X 系列早就已经站在了手机影像的长跑赛道之上。

传统的欧洲影像巨头,越来越喜欢中国手机

▲ vivo XShot,2014 年发布

令我印象深刻的 XShot 发布于 2014 年,主打为拍照而生的这款机型,凭借领先的索尼 IMX214 CMOS 传感器、 OIS 光学防抖以及 F1.8 光圈的镜头,彼时掀起了一阵拍照热潮。

传统的欧洲影像巨头,越来越喜欢中国手机

紧接着在 2016 年发布 vivo X7 的时候,vivo 强调了手机「人像」的拍摄能力,后来更是提出了「逆光也清晰,照亮你的美」这句红遍全国大江南北的经典广告语。

传统的欧洲影像巨头,越来越喜欢中国手机

在 vivo X50 系列和 X60 系列里,vivo 提出的主摄「微云台」方案,革新了业界对手机影像防抖技术的认知。

当然,蔡司贯彻的长期主义,也是 vivo 学习的对象:

欧洲的相机品牌,大多是胶片相机王者;数码相机时代来临之后,日本品牌占据主流。无论时迁势移,唯有蔡司岿然不动,有着穿越周期的雍容与稳健。深究其因:蔡司做的不是相机的小生意,而是光学大生意。

所以 vivo 联合蔡司,或者说在影像上拜蔡司为师,初衷就是要追求长期能力的提升,而并非留恋他者过往的品牌残影,从而在变革浪潮当中,保持从容与稳健。

在我们的过往文章里,时常会对 vivo 的长期主义投入行为作出洞察与评价,联合影像如此,自研造芯亦是如此。传统的欧洲影像巨头,越来越喜欢中国手机

蔡司 T* 镜头的创新引入,不仅提升了 vivo 手机镜头的光场能力,还让 vivo 下定决心去自研影像芯片,从而通过 V 系列芯片拥有了芯片级的影像能力,继续领跑影像这条长赛道。

传统的欧洲影像巨头,越来越喜欢中国手机

与此同时,vivo 也在向蔡司学习,汲取传统光学大厂的深厚积淀,形成属于自身品牌的影像表达,让用户轻松地按下快门,拍出富有感染力和极具风格化的照片。

传统的欧洲影像巨头,越来越喜欢中国手机

归根到底,两家「蓝厂」的合作是属于各取所需,双向奔赴的必然结果,vivo 希望能够更好的满足用户对于影像功能的需求,而蔡司也希望跟上潮流,继续在移动影像的领域里展现着百年历史积累下来的技术优势。

这么看来,双方的目标出奇地一致,目的就是要刷新消费者对手机移动影像的体验与认知。

光学大厂和手机品牌的战略合作,或将不止于手机领域

面向未来,在 7 天的闭门研讨之后,相信 vivo 和蔡司都对未来战略合作升级,手机影像技术革新等重大话题有了新的定论,于是乎我们不难猜测,vivo 和蔡司或许将会再次给用户带来新的功能与体验。

传统的欧洲影像巨头,越来越喜欢中国手机

有趣的是,以镜头为傲的蔡司,其实际的四大主营业务似乎都远在常人的认知之外。蔡司曾经在德国总部告诉爱范儿,蔡司在大中华区的四大事业部分别是显微镜(MIK)、医疗技术(MED)、工业测量(IMT)以及视力保健(Vision Care)。

传统的欧洲影像巨头,越来越喜欢中国手机

从这个方面来重新审视蔡司这个企业,才能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新时代的蔡司,不仅仅是一家光学大厂,更是一家先进的科技企业。百年蔡司,「专注」并没有成为他发展的羁绊,反而让它具备了与任何领域发生关联的可能。

也许在未来,vivo 和蔡司的合作,不仅立足于移动影像的手机赛道,更有望向外延展到健康、工业等专业领域当中。

而 vivo 品牌副总裁 贾净东 最近也证实了这一猜想:

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通过「图灵测试」的优质人工智能时代的逼近,vivo 将和蔡司联合研发升级,在摄影场景、健康场景和 AI 混合生产力场景上酝酿更大的突破。移动影像之路,本质上也是「移动光学」之路。它面对的是「成长」的用户和不断「新生」的痛点,然后用恰到好处的创新予以满足。

传统的欧洲影像巨头,越来越喜欢中国手机

▲ 蔡司在 2016 年发布的一款「看上去平淡无奇」的智能眼镜

传统的欧洲影像巨头,越来越喜欢中国手机

可以对此进行印证的是,最近在 vivo 的官网里,我们也发现 vivo 新增了了「3D/XR 影像技术规划专家」的岗位招聘,岗位职责包括了「负责中长期消费级 XR(AR/VR)产品的影像技术战略规划」;

而蔡司多年前就开始进军 VR 和 AR 领域,推出过 One Plus VR 眼镜以及看起来与普通眼镜无异的智能眼镜。

这么看来,双方很有可能会在 XR 影像上有新的共同成果。

Seeing beyond 超越所见是蔡司公司的 slogan,而坚持长期主义的 vivo × 蔡司影像,正在努力地预见未来。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