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发展王颖:拥抱市场,多元化认定返投标准

518次阅读
没有评论

昌发展王颖:拥抱市场,多元化认定返投标准

昌发展总经理王颖

作者|张翌楠

编辑|陶天宇

2015年11月,财政部发布《政府投资基金暂行管理办法》,该办法第一次将政府投资基金定义为引导社会各类资本投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相关产业和领域发展的资金。

同年,北京市昌平区政府全资设立了产业生态投资运营平台—北京昌平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昌发展)。自成立至今,其运营管理母基金实缴到位规模超33亿,合作子基金42支,重点合作基金包括水木创投、明势资本、梅花创投、华盖资本等头部投资机构。合作基金规模超270亿元,直接或间接投资全国区域项目达1000余个,投资昌平企业100余家,落地昌平区企业金额约27亿元。投资项目涉及医药健康、能源科技、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同时打造“基金+基地”服务模式,助力区域高精尖产业升级。

随后,昌发展在2020年设立昌发展知衡直投基金,并将30%左右的资金规划在直投业务,重点支持前沿细分行业,围绕上述行业,昌发展通过知衡直投基金、母基金等主体,先后布局了30多个优质直投项目,其中不乏爱博医疗、诺诚健华、百济神州等已经登陆资本市场的明星企业,不仅在财务上取得了可观回报,也让团队始终保持一线作战的专业度。

昌发展作为较早一批成立的政府引导基金,长期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模式,并根据昌平区发展实际,推出了基金、基地以及产业基础设施的“三基”概念,打造一站式产业生态平台,在母基金运营管理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对市场上新成立的政府引导基金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本期《资本重生之门》,钛媒体创投家邀请昌发展总经理王颖,分享了昌发展今年的战略规划、业务变化,以及对子基金要求和遴选GP的标准。

母基金群体系升级第一步

今年,昌发展“子基金+直投”的业务模式,以及着重早中期项目投资的形式,都在悄然发生变化。结合自身优势和昌平特色以及宏观投资环境,昌发展在去年年底启动了母基金群升级优化的体系,作为未来三到五年的工作指引。

据王颖介绍,昌发展今年有三个主要的升级变化。首先是投资阶段从早中期开始向中后期延展;其次跳出综合性母基金的框架,成立垂直专业领域的母基金;最后是不局限于一手基金,逐步推进S基金业务。

“归纳起来的话,就是母基金群这个体系更完善了,我们考虑的更均衡、丰富了。”

谈及投资阶段向后延展的设计思路,王颖表示:“我们更多考虑到产业升级的可持续性,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有不同阶段的资金需求,现在资本市场一二级估值倒挂现象明显,资金自然会呈现投早投小的趋势,政府引导基金应该接力企业后续融资,在这方面发挥一定的引导作用,我们也在按照规划一步一步去实施。”

王颖向钛媒体创投家提到,昌平区医疗健康产业基础非常雄厚,目前有900余家医疗健康、生命科学企业聚集在昌平,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集群,企业的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在这里非常活跃、丰富。另一方面,北京现在鼓励、支持高端制造业的回流,第二产业目前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占比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十四五期间绿色制造工程更是成为了制造业领域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战场。

因此,昌发展确立了纵向拉深,横向收窄的投资方针:淡化综合性母基金标签,在三城一区、两区建设的整体规划下,依托昌平区生命谷、能源谷等资源,设立了高度聚焦医药健康、能源科技、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的组合配置,做更精准的赛道梳理和投资标的筛选。在这些细分赛道上面,昌发展既关注处于早期阶段的潜力项,在起跑阶段进行陪跑,也注重捕获Pre-IPO阶段的行业排头兵。

“昌发展目前科技金融板块主要分了两大组,一组侧重医药健康,一组侧重能源科技、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我们在投子基金时,会更专注布局细分赛道,不同子基金有不同的侧重点,打造差异化特色基金。”

王颖还提到,在合作伙伴方面,未来会进一步吸引、整合更多社会资本和产业资本,一起做大母基金群,撬动他们背后的资金资源,能够让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有更好的契合。

例如去年十二月,北汽集团产业投资平台就联合昌发展、北京经信局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太平洋产险共同出资成立了北京安鹏碳中和基金,目标总规模30亿元,重点布局于以新能源汽车、氢能、储能及燃料电池为代表的绿色低碳产业。另外,昌发展也正联合钧山资本等社会资本合力打造医药健康产业母基金,以期共同培育、孵化更多优秀项目。

除了用“子基金+直投”的模式对地区产业进行赋能之外,昌发展一直在积极寻找更多的可能性,例如未来将与光大永明保险、光大控股公司等合力打造二手份额S基金。

“社会资本和产业资本带来的不止是资金,更多是他们背后的能量,能够更好地去契合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实现共赢局面。”王颖表示。

昌发展三大优势:赋能基金、生态平台、投后服务

提及昌发展的优势,王颖总结了三点。

一是深度赋能优秀基金,发掘GP与昌平当地产业的匹配度,把政策资源、产业资源赋能给基金,产生化学反应,强强联合。例如在昌发展与华盖医疗基金、道远基金共同挖掘了健达九州、百邑无忧、丹序生物等优质昌平项目。

政策赋能方面,昌平区出台《中国(北京)自贸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昌平组团支持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暂行办法 》,其中第八条为:鼓励医药健康领域投资机构发挥作用。支持投资机构引进更多企业在昌平集聚发展,投资机构通过开展投资推动即将上市或具备上市条件的创业企业到昌平注册纳税或将注册纳税地迁入昌平,且该创业企业引进后 3 年内成功上市的,每成功上市1家企业,给予做出实质性贡献的投资机构(仅限首报机构) 100 万元奖励,不设上限。

二是生态平台,昌发展团队沉淀了六、七年的管理经验,现已形成了较好的组织架构。区别于其他政府引导基金的运作模式,昌发展不单纯只做基金,也一直在强调做一站式产业生态平台,助力企业全周期的成长,设置了园区运营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平台,能够给基金在项目源输入和投后服务提供更好的基础和协同效应,昌发展拥有更综合性的优势。

三是投后赋能,昌发展建立了非常全面的投后服务体系。对于投资生态中有融资需求的企业,昌发展会开展FA业务,帮助企业精准对接、匹配更加合适的融资机构;在空间资源方面,昌发展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文创体育、生命科学等行业,打造了汇集智慧办公、体验商业、文化社交等功能于一体的产业综合体项目和深入产业链核心的医药健康共享平台,将产业空间运营与基金投资服务完美融通,构建完整的企业服务生态,有效增加资本平台的扩大效应。

人才投后扶持方面,人才资源向来是投后服务的重点之一。北京科研资源和高知人才丰富,昌平区更是拥有沙河高教园区,其中包含北航、北邮等等知名高校,是北京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两个大学园区之一,也是北京保证高等教育在新世纪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另外,清华、北大在昌平亦有许多布局,全国共有14个重点实验室落在昌平,为当地企业人才输送提供便利。在产业赋能、生态平台的扶持下叠加丰富的科研院所资源,昌平区大力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此外,昌发展还能够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提供定制化的品牌传播服务,基于平台资源优势,扩大传播势能。

多年来,昌发展围绕“三基”概念以“三位一体”的模式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持续深耕所形成的资源优势等,为昌平区提供了充足的投资和经济发展空间。

放宽返投,积极拥抱市场

尽管政府引导基金是当下一级市场最大的供给方,但各地对于优秀GP的争夺战,已然进入白热化阶段,各地政府引导基金呈现不断提高子基金出资比例上限、放宽返投和注册限制的趋势。

昌发展也正在以一种开放的态度拥抱市场,例如不过度纠结于招商条款中“注册地”的硬性指标,选择以更宽松的招商路径来吸引优质GP或基金落地。

“我们会更广泛、更多元化地认定投资标准,投资返投的目的本质上是推动区域经济和产业聚集,昌发展还是希望通过社会资源、专业机构把优质企业带到昌平来,拓展更多业务合作的可能性。”

王颖还表示,“优质产业发展土壤可遇不可求,现在产业聚集头部化相当明显,越来越凸显几个主要的产业集群。好的机构、好的企业、好的园区愈发集中,所以更重要的是看基金投资策略和区域发展的匹配度。”

目前来说,昌发展上一期基金返投完成度良好。对此王颖认为,这得益于昌发展长期坚持自己的投资原则与策略。

“例如一些特定领域项目,成果转化需要一定时间,我们也会综合考虑,针对性做一些投资结构调整。”

在招引落地诉求愈发加深的情况下,昌发展也针对被投和园区企业开展FA等新业务。

“我们想链接更多社会资本,帮助企业做不同轮次的融资。包括与银行进行‘投贷联动’,让银行帮助企业做各种科创金融产品,昌平还发布了相应的科创金融政策。”

此外,与普通政府引导基金通过大规模快速出资,广泛参投GP来实现为当地招引优质项目的打法略有不同,昌发展更强调立足昌平辐射全国。

在完成好返投的基础之上,昌发展也广泛地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区寻找好企业,希望他们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在昌平有更多布局。这些企业往往也跟昌平的部分龙头企业有合作,这是一件双向赋能的事情。

昌发展王颖:拥抱市场,多元化认定返投标准

王颖还表示,“被投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如果它想面向全国、全球布局,我们还是应该开放的心态来看待这件事,帮助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也把自己的触角和链接释放到更广阔的区域去。”

遴选GP原则:善于倾听,合力共赢

回到GP最关心的话题上,GP遴选的标准,昌发展坚持专业立身,同时要既懂产业又要懂政府。

目前资本市场上的投资机构数很多,但是募资越来越难,好的项目和机构头部效应明显,机构只有足够专业才能有机会募到资,另外就是要善于倾听政府,跟政府形成合力共赢,发掘各自的优势和价值。王颖指出,机构要想清楚为什么拿政府的钱,不能单纯为了拿钱而拿钱。

在王颖看来以往合作过的GP中,有两类贡献较大的GP。

一类是帮助被投企业做早期成果转化,初创企业的团队配置不完善,就需要投资机构帮助企业在商业化过程中尽量少走弯路、屏蔽风险。

另一类是在招商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机构,昌发展的合作GP中有几家不管在医药还是先进制造等领域,都帮助引进了或者通过投资带动了一些企业到昌平落地发展,部分企业来在初期被引进,后面逐渐发展成了独角兽。

与GP合作交流方面,昌发展有定期的投后管理机制,GP上报的财务数据、项目进度都会例行同步给政府,合作期间也会加强沟通,对接各种资源社群互动。除了基础的基金统计要求,昌发展还十分关注GP对行业趋势的研判,是否有好的投资标的或者合作机会,有好的企业也可以帮助做一些投后增值服务,来吸引大家到昌平发展。

王颖始终强调,做投资要以终为始。

“回归本源,投资就是要为股东创造价值,虽然我们大部分LP是政府,重点关注产业培育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但是昌发展也广泛合作央企国企、上市公司、龙头企业或者家族财富基金,也要兼顾他们的诉求,创造好的财务回报,或者实现产业投资上的战略协同。”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