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内开花的创新药企如何做到墙外香?|BEYOND Expo 2023

863次阅读
没有评论

疫情以来,生物医药行业打破了业界对其穿越市场周期的固有认知,生物医药投融资领域的一些现状也引发了从业者新的思考。2023年年中行之将至,生物医药领域的寒冬是否已经过去,未来又将走向何方,国内生物医药企业如何获得国际市场机遇?

5月10日下午,在澳门金光会展中心举办的第三届BEYOND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Beyond Expo 2023)生命科学峰会现场,来自复星医药和丽珠生物的嘉宾分别从多元化产业集团和潜力型生物科技创新企业的角度分享了中国生物医药企业的全球化布局。

以下对话文字经整理编辑,以便阅读:

创新子弹储备丰富

作为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的领军人和新生力量,复星医药与丽珠生物旗下已有多款拳头产品问世,彰显了各自高超的药物研发与产品水准。

复星国际执行副总裁李海峰列举了复星医药的四颗“子弹”:青蒿琥酯将屠呦呦的诺奖发现青蒿素成功产品化,在非洲拯救了数千万疟疾患者的生命;与德国BioNTech公司合作的mRNA疫苗复必泰目前接种规模已超4000万剂;复星凯特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阿基仑赛注射液已成为全球CAR-T的金标准,在治疗晚期淋巴癌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新冠特效药阿兹夫定在国内2022年底的一波集中新冠感染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

丽珠生物主要关注和探索两大领域:一是其已深耕了一段时间的肿瘤免疫的成熟靶点和新靶点的协同作用的探索;二是环状研发中心、自体和异体的免疫细胞治疗等新的技术路径。

截至目前,丽珠生物已有三款产品获批上市,一是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重组人绒促性素,丽珠对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二是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托珠单抗生物类似药,适应症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曾在2022年新冠感染高峰期间获得国家紧急使用批准用于治疗重症感染导致的白肺;三是丽珠生物的重组新冠病毒融合蛋白疫苗,它是全球第一个内置的分子性内容佐剂产品,也是丽珠生物疫苗平台上的第一款产品。

丽珠生物CFO张文泽预测,今年丽珠生物至少有两款产品进入关键性临床或者是新药注册的阶段。其中一款是白细胞介素17A+F的双靶点抗体药物,在早期临床实验中观察到了一个较好的疗效,今年将进入到一个关键性临床的阶段;在肿瘤免疫领域,丽珠生物的PD-1疗法选取了较为罕见但在过往免疫治疗中应答较差的胸腺癌,这款疗法在探索性二期临床中客观缓解率(ORR)达到20%,并计划在年内通过突破性疗法申报上市申请。

生物医药寒冬已过?

自2021年下半年以来,整个生物医药领域估值回调进入寒冬期。今年初,生物医药界开始传递出复苏的信号。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两位嘉宾也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14亿人口是一个巨大市场。且中央和各级政府都非常关注民生,中国人的寿命每年都在增长。跳出国内视角,若能将全球的最好的技术中国人的勤奋研发有效结合,中国的市场和管理能力有效结合通过科研市场进行有效管理,将得到一个更大的市场。据此,李海峰认为,大健康领域大有可为,医药大健康将是一个持续的春天。

张文泽也肯定了中国乃至全球医药健康领域基本面维持长期稳健的趋势,但除了“诗和远方”的蓝图,他也看到了生物医药领域“眼前的苟且”。

过去十多年来,张文泽一直在与医药资本市场打交道,对市场的整体轮廓变化感触颇深。

“20多年前,我们以为制造业、食品、农业等产业存在荣枯周期,而医药产业可以穿越牛熊。但三年疫情期间,我们也观察到一些新的变化,生物医药跨越周期的定律似乎失灵了,生物医药进入了一个怪圈:明明一个新的技术要实现商业化落地需要非常长的时间周期与和非常大的资金投入,比如小核算药物、细胞治疗、免疫治疗等。而如今,资本关注的细分赛道和热点却每一年都在变化。从器械到mRNA再到AI制造,每一年都有新的热点,每一个热点都能圈一波钱。

张文泽认为这导致了现今市面上很多toVC、toPE项目的出现,而很多项目甚至连基本的商业模式都讲不清楚,往往是抱住一个概念就去融资。医疗领域出现了一种急功近利的趋势:不管是创业者还是资本,对于回报的要求都超出了医疗行业本身的发展规律,以至于出现拔苗助长的现象。

今年初,国内生物医药融资转暖的呼声很高,现在看来似乎是雷声大雨点小。张文泽观察到,虽然各类行业峰会座无虚席,但实现产品落地的医疗项目并不多,且投资机构和CVC都在削减预算。

张文泽还指出,AI很可能成为未来颠覆医疗体系的重要力量,也是下一个10年生物医药发展的重磅影响因素。当前很多技术仍处在一个不可证实也不可证伪的阶段,需要资方产业方擦亮双眼,关注真正可以落地的帮患者解决切身问题的技术,而不仅仅是一些听起来高大上的噱头

论坛主持人、艾社康创始人、CEO刘畅也认为,资本与医药创新企业精力和资源投更少投入到讲故事,更多地投入到长期主义的价值创造只有资本向真正可落地的项目持续不断地输送火药才能创造更多的子弹。

国际化尝试与探索

近年来,随着国产创新药企业实力的提升,其与跨国药企的License out(对外授权)交易越来越频繁。如果说License-in是拉动中国创新药行业发展的硬通货,那么License-out便是中国创新药企业成功“出海”、走向国际化的敲门砖。

作为丽珠医药孵化的、植根于大湾区的企业,丽珠生物从一开始就秉承着“洋为中用、面向世界”的愿景。早期,丽珠生物较多生物类似药的管线都是全球合作的结果,既包括技术合作、管线引进,也包括人才端、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的合作。

2020年以后,丽珠生物通过学习反哺国际市场的能力不断加强。2021年,丽珠生物成功获得了中国第一个托珠单抗生物类似药在海外的紧急使用许可(菲律宾和印尼的紧急使用批件)。2022年,丽珠生物一个肿瘤免疫的管线实现非排他性的拉伸信号,与一家美国的初创型的生物技术公司达成共同研发协议,并拿到了首期的里程碑付款。

同时,丽珠生物持续关注海外创新技术的趋势,例如对于美国、以色列等地区的AIDD(人工智能药物发现与设计)早期创新企业进行关注资本的投入。

在疫苗的研发方面,丽珠生物进行全球国际合作的趋势也非常明显。新冠、流感等季节性风阻病或传染性疾病每年的毒株变化趋势都很难预测,丽珠依托海外的合作机构,通过大数据算法对未来的流行株进行预测,提高了研发的成功率、降低了药物研发的风险成本。

近几年出现了一种逆全球化的趋势,出现经济等领域的“脱钩”,而生命科学是在当下国际环境中真正推动国际合作的行业。李海峰认为,生物医药行业中未知的领域永远大于已知,生物医药类企业更应该紧紧拥抱国际化,保持合作探索研究的姿态,整合全球最好的技术与人才才能做出最好的产品。

“正所谓一花独放不是春,复星医药也一直怀着一种开放的心态,对标学习全球的合作企业。拥抱全球化、全球整合资源,对复星集团和复星医药最底层的逻辑和最基本的工作方法。”

论坛的最后,嘉宾们畅谈了对于澳门和BEYOND Expo未来的期待。

李海峰表示,疫情三年对澳门的产业结构有较大冲击,澳门的产业转型是一种顺应趋势的选择。澳门深入大湾区与大陆,需要BEYOND这样的平台吸纳聚集延伸推广,使先锋性企业在澳门发挥作用,将对澳门转型带来深刻的意义。

张文泽肯定了澳门在医药健康市场的标杆意义。澳门与葡语系国家的沟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张文泽希望澳门能为制药企业打开通往葡语系国家的窗口,释放澳门人才聚集的优势与补充渠道,使企业可以更快地落地产品。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