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個性有千百種?其實與大腦不同區域的發展有關!————《糗大了!原來是大腦搞的鬼》

488次阅读
没有评论

性格測驗真得能將我們的個性分類嗎?

我妹妹凱特出生時我才三歲,小小的腦袋還相當新鮮。我們有相同的雙親,在同個時期成長,住在相同的地方。當時是一九八○年代,我們家位於威爾斯山谷中的小社區中。整個來說,我和妹妹在類似的環境中成長,DNA也很類似。

你可能會認為我和她的性格相近,其實截然相反。就算說得保守一點,我妹妹就是個過度興奮的噩夢,而我則非常沉靜,常要戳我一下以確認我是否有意識。現在我們都長大成人了,依然很不相同。

我是神經科學家,她是專業的杯子蛋糕烘焙師。看起來我的社會地位比較高,其實不然。隨便找些人來問他們的選擇:討論腦部運作的科學或是杯子蛋糕,哪個會比較受歡迎?

提這件事情的目的是要指出,出身、成長環境和遺傳都相近,性格依然可以有很大差距。所以在一般群體中隨便挑兩個陌生人來預測並實際測量他們的性格,相近的機會能有多高呢?

人的個性有千百種?其實與大腦不同區域的發展有關!————《糗大了!原來是大腦搞的鬼》即使同樣群體的人個性也可能差很多,更何況是陌生人。圖/envatoelements

用指紋來當例子說明好了。指紋是指頭末端皮膚上條紋形成的圖形。這些圖形雖然單純,但是地球上每個人的指紋卻都是獨一無二的。如果手指上一小塊皮膚的圖形產生的變化都足以讓每個人都具備不同的差異,那麼腦部這個宇宙中最複雜的事物,其中無數神經元連結與複雜特徵所造成的變化,到底會有多大呢?

用紙筆測驗這樣簡單的工具去測量一個人的性格,就像是用塑膠叉子在美國南達科他州的拉什摩爾山(Mount Rushmore)上鑿出華盛頓、傑佛遜、老羅斯福和林肯四位總統的巨大頭像。

組成性格的特徵

不過現在流行的理論認為,性格中有可以預測和辨認出的成分,稱為「特徵」,這些成分能藉由分析方法辨認出來。就像是數十億個指紋可以區分為三種基本圖形(箕形紋、斗形紋、弧形紋),人類DNA的龐大多樣性也是由四種核苷酸(G、A、T、C)組合出的序列所構成。

人的個性有千百種?其實與大腦不同區域的發展有關!————《糗大了!原來是大腦搞的鬼》科學家認為性格與 DNA 或指紋一樣能進行分類。圖/envatoelements

許多科學家認為,可以把性格看成是由某些特徵的表現和組合而構成,那些特徵是所有人都共有的。一九五九年,吉拉德(J. P. Gillard)寫道:「一個人的性格,是由他的特徵所組成的獨特模式。」請注意到他使用的是「他的」,當時是一九五○年代,因此理所當然地這樣用,因為到了一九七○年代中期,女性才被准許擁有性格(人格)。

但是那些特徵是什麼?如何組合在一起形成性格?現在主流的研究幾乎都納入了「五大」(Big 5)性格特徵,認為這五種重要特徵組成了一個人的性格,就像是紅色、藍色和黃色可以調配出許多種顏色。那些特徵通常在各種狀況中都不會改變,同時可以用來預測一個人的態度和行為。

人的個性有千百種?其實與大腦不同區域的發展有關!————《糗大了!原來是大腦搞的鬼》科學家將性格分為五類。圖/envatoelements

理論上,每個人應該位於下列五大性格特徵中的兩個極端之間:

  • 「開放」(openness)代表對於新體驗的接受程度。如果受到邀請去看一場由腐敗豬肉為雕塑材料的藝術展,性格極度開放的人可能會說:「好,絕對會去,我從來沒有親眼見過腐肉做成的藝術品,一定很棒。」或是:「不了,那在城的另一邊,我經常去那兒,所以不會喜歡的。」
  • 「嚴謹自律」(conscientiousness)代表了一個人進行計畫、組織與自律的傾向。非常嚴謹自律的人可能會同意參觀腐爛豬肉展,去之前會研究最佳的公車路線,準備好如果交通擁擠時的另一條路線,還會先去打破傷風疫苗。散漫隨便的人可能會答應十分鐘後在展場碰面,也沒有獲得上司允許就私自先下班,靠聞味道找尋地點。
  • 「外向」(extrovert)的人率直友善,想受人注意。內向的人沉靜少言,比較獨來獨往。如果受邀參觀腐爛豬肉展,極度外向的人會出席並且拿出自己匆忙完成的豬肉雕塑炫耀一番,並且把讓這個雕像和所有展品一一拍照,上傳到IG。極度內向(introvert)的人和其他人說話的時間短到不會接受到邀請。
  • 「親和」(agreeableness)的意思是,維持互動和諧的慾望影響你行為和思考的程度。非常親和的人當然會同意參觀爛豬肉雕塑展,但僅限於邀請自己的人不介意(親和的人希望自己不要成為他人累贅)。完全不親和的人一開始可能就不會受到任何人的邀請。
  • 「神經質」(neurotic)代表一個人受邀參觀腐爛豬肉雕塑展時會拒絕,並且詳細說明拒絕的原因。看伍迪艾倫(Woody Allen)就知道了。

我們先把那個不可能出現的腐爛豬肉雕塑展放一邊,前面說的種種特質構成了五大性格特徵,有許多證據指出這些特徵在不同的狀況下都幾乎不會改變。在「親和」這個項目得分高的人,在其他許多不同狀況下都展現了親和的態度。

大腦不同區域的激發程度與性格有關?

還有一些資料指出,某些性格特徵和腦部特別的區域與活動有關。

人的個性有千百種?其實與大腦不同區域的發展有關!————《糗大了!原來是大腦搞的鬼》大腦活動區域不同可能會影響人們的性格差異。圖/envatoelements

性格研究大家漢斯.艾森克(Hans J. Eysenck)指出,比起外向的人,內向的人皮質激發(cortical arousal)的程度比較高,也就是皮質更為興奮與活躍。對於這個狀況的解釋之一,是內向的人比較不需要外來的刺激。相較之下,外向的人就想要比較常受到刺激,因此發展出相應的性格。

最近諸如瀧靖之(Yasuyuki Taki)等人的研究指出,展現出神經質性格的人,腹內側前額葉皮質(dors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和包含海馬迴後端的左內顳葉(left­ medial temporal lobe),比平均來的小,中扣帶迴(mid-cingulate gyrus)比較大。這些部位和決策、學習和記憶有關,代表了神經質的人比較不容易控制或是壓抑偏執的預測,並且了解到那些預測並不可靠。

外向的人眼眶皮質(orbitofrontal cortex)的活動比較多,該部位和決策有關。可能是因為該部位活動強,外向的人會更活躍並且更常做決定,使得展露出來的行為就比較外向呢?

人的個性有千百種?其實與大腦不同區域的發展有關!————《糗大了!原來是大腦搞的鬼》

——本文摘自《糗大了!原來是大腦搞的鬼:神經科學家告訴你大腦「真正的秘密」,揭開複雜的運作原理》,2023 年 4 月,馬可孛羅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