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磨牙沥血的星之开拓者

744次阅读
没有评论

《流浪地球2》:磨牙沥血的星之开拓者

我喜欢电影,但我并不认为自己“热爱”电影。哪怕是我曾经最喜欢的片子,也不可能看三遍以上。但《》流浪地球2,我却在两周内,跑到电影院反复观看了四遍。很难形容自己对这部电影的感情,事实上,在这四次观影体验中,我所体会到的感情都有所不同。或是感动,或是喜悦,或是兴奋,或是担忧。但如果非要找一个最最根本,最最核心的感受,那一定是“感动”。这部电影,为我带来了深沉又持久,热烈而灿烂的感动。这股感动是复杂的,是对故事的,对特效的,对演技的,说到底,是对电影制作团队所展现的那份热情。网上已经有了许多关于剧情的分析与解读,远比我所想的要完善,要丰富。而我今天想做的,便是从制作的角度,依据《流浪地球二电影制作手记》,借助文字的力量,剖析这份热情,分享这份感动。

饱和式的极限创作

逾十万字的世界观文件,尽万张分镜画稿,八百多页的VI手册,一百八十组大小场景,超九十万平方米的搭景面积……事实上各类夸张的数据远比我列在文章中要多得多,而他们不过是《流浪地球2》在制作过程中的一小部分,可仅仅是用键盘把他们打在屏幕上,我就已经感到了担忧与压力,甚至是恐惧。假如这些数据被一部国产科幻电影作为宣传物料列在海报上,我一定会对此嗤之以鼻,不仅会怀疑真实性,更会怀疑必要性。“这样做,有必要吗?”如今,市场与口碑已经给出了答案。可假若没有呢?假若这部电影没有很高的票,没有盛赞的口碑,制作组还会认为“有必要”吗?我相信,他们的回答是肯定的。因为早在一切的开始,他们就下定决心要攀上这座高山,不是为了山顶的宝藏,而是因为对山峰本身的敬畏与向往,就如同《流浪地球二制作手记》的序言——“因为山就在那里。”

《流浪地球2》:磨牙沥血的星之开拓者

没有一部电影是完美的,也不可能有一部电影是每个人都喜爱的。可无论你是否喜欢这部电影,不可否认,片中出现的各类科幻造物,给人的感受是震撼的,是无与伦比的。因此我会从先从视觉的角度开始,尝试分析制作的努力。在美术设计层面,不同于部分科幻片,制作组相比未来感,更加强调写实感,乃至于刻意“避开”未来感。制作组在访谈中也提到,“我们把这部电影更加看作写实灾难片,而不是科幻片。”

《流浪地球2》:磨牙沥血的星之开拓者(充满写实感的造物)《流浪地球2》:磨牙沥血的星之开拓者

由此可见他们对“真实”的追求。这股“真实”不仅来自于直观的视觉角度,更显露在内在的逻辑之中。以行星发动机为例,它作为片中重要的工程建筑奇观,同时具有“奇观”与“工程建筑”两种属性。作为“奇观”,他有着比珠峰更高的高度,在其中飞行的飞机,好比沧海中的一粟,是那样的渺小,那样的微不足道。可他同时又是一项“工程建筑”,是“移山”计划的灵魂与核心。是无数科研人员与建筑工人实现的劳动结晶,而不是从天而降的神之奇迹。为了在这两种矛盾的属性中寻找一个平衡点,制作组可谓是煞费苦心。

作为一部史诗属性极强的科幻电影,片中横跨了数十年的时间。沧海桑田,这些时间可以改变很多,为此,制作组特意设计了行星发动机的四个版本,对应片中四个不同的时间点,四个不同的建设阶段——地基刚刚建成,30%完成度,70%完成度,100%完成度。再来,有一条完整的设计原则贯穿其中——大量应用笔直线条,强调正确的比例关系,纹理和细节。以此来从时间与变化的角度展现其“真实可信”。如若单独地看待某一阶段,效果也是同样的。制作组对发动机的细节比例,区域功能乃至建造材料等都进行了深入的加工设计——龙门吊,脚手架,支撑结构与发动机升降装置的合理性,乃至是物资运送系统等等。整台发动机的制作共运用了超七万个资产元素,多达三十五亿个面数,耗时三个多月才最终完成。在电影的开篇,刘培强和张鹏驾驶战斗机在其上飞跃,穿梭,就好像是海鸥在诺亚方舟上滑翔,如此的震撼,如此的伟大。此两者,同样是救赎人类的奇迹,不同的是,后者产自神明的启示与怜悯,前者则诞于人类的智慧与勇气。

《流浪地球2》:磨牙沥血的星之开拓者(处于建造阶段的行星发动机)《流浪地球2》:磨牙沥血的星之开拓者(点火成功时的行星发动机)《流浪地球2》:磨牙沥血的星之开拓者(飞机在其中穿梭,渺小似微尘)

除了行星发动机这样的工业巨兽,在难以察觉的细微之处,制作组同样花尽了心思。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影片一开始,张鹏带着刘培强扫墓,而他们扫墓的地点是利波维尔的战场废墟,这里经过长时间的战乱与废弃,呈现出一片荒凉破败的萧瑟景象——被破坏的存款机,碎裂的玻璃,肮脏的海报,被炮弹击中的房角以及遍地的杂草。没错,遍地的杂草,不知大家在生活中是否认真的观察过脚下的杂草呢?即便是如此微不足道,仿佛理所应当就应该存在于此地的无数杂草,也无一不经过制作组的精心设计。他们从种类与时间两种层面对杂草进行处理制作。不同品种的草,不同年代的草——新生的杂草,五年前的干草,十年前的枯草。每一个都如此相似,却又不尽相同。设计出来后,再按照镜头的远近,以不同的层次将它们安置在场景中合适的位置,以此得到最佳的效果。当你问到制作组为什大费周折地去做个小草的时候,他会告诉你“如果只是一种草,看上去就会有些假。”

《流浪地球2》:磨牙沥血的星之开拓者(遍地的杂草)《流浪地球2》:磨牙沥血的星之开拓者(荒凉破败的环境)《流浪地球2》:磨牙沥血的星之开拓者

私以为,这已经超出了一名电影工作者对待作品的态度范畴,这更像是一种热爱,一种尊敬,一种纯粹的,发自内心的,没有任何理由的,犹如自然界中存在的杂草般,理所应当的,母爱般的感情。是神明对其造物的感情。

除了美术设计,本作的道具制作也一直被广大影迷所津津乐道。鉴于本作的道具数量实在是不胜枚举,我便挑出一些,和大家分享一下。电影中存在明暗两条故事线,与有着三位主角的明线不同,暗线有着唯一且绝对的主角,MOSS,或者说550w,亦或是550系列。

在550系列的道具制作中,“质感”一直是最最重要的关键词。为了追求质感,550系列除了使用符合现实使用场景的旧化涂装与装饰外,还做出许多符合显示逻辑的真实设计,并在制作道具时全部采用“真材实料”,甚至临时上网学习踩缝纫机,只为做出来一个质量优秀的减震软包。这样的执着是卓有成效的, 使得观众在电影院看到了一个真实可信的550计算机,但同时也导致了一些问题,最大的问题便是“沉重”,是的,550全系列都过于沉重了,导致主创成员每一个人初上手都拿不起来,更不要提一遍遍地拍摄了。最后只得忍痛割爱,连夜拿锯子开膛,砍掉(字面意思)所有看不见的地方,才终于方便拍摄。而最受欢迎的moss虽然大体看上去与前作中的形象没有差别,实际上做出了许多改变,比如增加小屏幕,以及调整摄像头,增强其“眼睛”的特征,并强调这只“眼睛”背后的深邃感。使其形象更经得起推敲,更加真实可信,也更加突显出电影中所展现的那股“为了拯救你,我需要毁灭你”的纯粹的理智,肃杀与冷血。

《流浪地球2》:磨牙沥血的星之开拓者(550A)《流浪地球2》:磨牙沥血的星之开拓者(550C)《流浪地球2》:磨牙沥血的星之开拓者(第一部与第二部的MOSS)《流浪地球2》:磨牙沥血的星之开拓者(550系列在电影中的初登场,水墨字体进一步凸显其重要性)《流浪地球2》:磨牙沥血的星之开拓者《流浪地球2》:磨牙沥血的星之开拓者

而在moss之外,同样有一个机器形象得到了观众的喜爱,只不过与moss的形象可以说是完全相反,即门框机器人

起初制作组希望制作一个不同于大多数科幻片中出现的人形机甲风军事机器人,却一直没有思路。直到郭凡导演的一幅草图,推动大家开始往“门框”的方向思考,设计出他的传感关节结构,运动逻辑等等,逐渐设计出来一个完全不同以往的机器人造型。门框机器人身上的每一个零部件,无论是灯,外壳,腿部零件等等,都需要画出图纸来进行细化,知道可以执行制作。更难能可贵的是,制作组在门框机器人的的制作过程中,逐渐衍生出了一套完整的创意设计体系——以日常生活用品为原型,统一极简的造型风格,以及模块化与功能性的特点等等。并在后续衍生出了“笨笨”这样的机器狗,筷子样式的月球机器人等设计。而门框机器人作为一个本身没有朝着“仿生”方向走的机器人,也逐渐在制作组心中萌发了感情。“它跑起来像鸵鸟似的,很搞笑。”“我们希望在它最后牺牲的时候,观众会像我们一样难过。”

《流浪地球2》:磨牙沥血的星之开拓者(月球上工作的各类机器人)《流浪地球2》:磨牙沥血的星之开拓者(机器狗笨笨初登场)《流浪地球2》:磨牙沥血的星之开拓者(门框机器人准备下水)

不知道大家在观看电影时,有没有仔细观察过不同场景下,不同人物的着装,打扮,乃至他们的发型与身上的挂饰。事实上,本作在造型设计方面不可谓不下心思。以片中出现多次的联合政府大会为例,每次涉及到与其相关的镜头,都会出现大量来自各国各界的各类人士,而他们的穿着打扮自然也不尽相同。为了实现“真实可信”的目标,制作组结合不同国家的地理,文化,经济乃至宗教等等要素,准备了近七百套服装,甚至部分民族服饰的面料印染与手工制作也被考虑在内。而在实际拍摄时,制作组还需要结合不通国家演员的面孔来调整服饰,也进一步增加了拍摄的难度。

《流浪地球2》:磨牙沥血的星之开拓者(各式衣装不尽相同)

不仅仅是政治场面的不同着装,在各类富有有科幻特色的特殊装备中,制作组也近可能的实现面面俱到,连外骨骼装甲也制作了军用,工程用等多个种类。要知道,以往这些难度较高的道具制作,大多是由维塔工作室制作的,包括本作中的黄色大气潜水服也是如此。而外骨骼装甲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维塔工期不足,制作组才不得不自己进行制作的。而最终效果也是有目共睹的,个人认为已经完全和国外大部分高水平工作室处在一个层次。本作的工程外骨骼装甲的制作难点不仅在于作为“道具”的“质感”,更在于作为“服装”的“可穿戴性”。为了实现“质感”,该装甲迭代了四个版本,全身上下五十多个零件,重要接近三十千克。要知道这样的“庞然大物”可不分大小号,不同体型的人想穿在身上都不容易,更别提还要能较为灵活的运动————转腰,蹲起,抬手。为此,制作组设计出一套通用的标准,对装甲上不同部位的用料,关节拐点,强化结构,可调节性,伸缩性等等都做出了规定和要求。即便如此,因为装甲受力点的在肩膀上而不在手臂上,演员在穿戴时就需要更加用力才能动起来,这就为要实现设定中要求的“助力”效果与表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外骨骼装甲作为所有服饰与道具中制作周期最长的,其所呈现出的效果令郭导也感慨万千。“哎,我们也能做这个东西了。”

《流浪地球2》:磨牙沥血的星之开拓者(质感出色的外骨骼装甲)《流浪地球2》:磨牙沥血的星之开拓者

在文章开篇,我提到了制作组对“杂草”这种细微之处的执着与态度。这样的细微之处全篇还有许多,我个人感觉存在感最强,出现最多的,就是科幻作品中无处不在的UI

相信大家一定注意到了,本片中存在大量的UI,无论是战斗机的屏幕,还是550A在模拟图丫丫时的画面边缘,包括作战室中的众多大屏幕,更不用提无数一闪而过的平板,笔记本等等。在超过十个月的时间中,制作组创作了超过一千二百中UI,范围包括海陆空以及太空等所有环境,显示设备几乎包括了所有的可见显示屏,工作量足足达到了第一部的四倍。为了实现众多UI内在逻辑的统一与标准,制作组专门制订了大量的设计规范——中文字体采用思源黑体,界面颜色规范这个题采用深灰色系,界面边框设计要避免斜线构成等等。UI的作用是广泛的,不只是冰冷直观地展现各类参数,更是蕴藏着埋在理性之下的情感。在550A对图丫丫的模拟实验中,位于画面左边的是诸多具体参数,包括帧率,温度,空间面积,屏幕显示类型等等。上方显示了550A的内存占用达到了60%,右边则是550A的摄像头画面,展现出的是图丫丫所看到的景象,而屏幕的最下方,则是全片中最令人揪心的UI——图丫丫的生命倒计时。倒计时结合了进度条与具体时间数字两种显示方式,无一不在提醒图航宇他女儿的生命之脆弱,之短暂。如果你再仔细一点,会发现在数字的旁边还有一个暂停键,是的,暂停键。也就是说,在550A所模拟的图丫丫“死亡”之际,图恒宇是可以选择停止它的模拟,保留她的生命。但在电影中,他不曾一次按下这个按钮,哪怕是任由图丫丫独自在狭窄的黑暗中恐惧与嚎哭,他也没有按下一次暂停键。难道他不痛心么?他一定是痛心的,但他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比谁都明白,对于丫丫而言,按下暂停毫无意义。或许在他内心深处,希望能够铭记这段痛苦,这股悲伤,来坚定自己复活丫丫的信念。归根到底,我认为,他确实害怕丫丫的死亡,但又更加渴望丫丫的“活着”,也就是从始至终图恒宇的最高信念——“我要给丫丫,完整的一生。”

《流浪地球2》:磨牙沥血的星之开拓者(数量丰富的UI)《流浪地球2》:磨牙沥血的星之开拓者《流浪地球2》:磨牙沥血的星之开拓者《流浪地球2》:磨牙沥血的星之开拓者(图丫丫的模拟界面)

隐秘于角落的危难

一部电影的制作,并不是脱离生活,浮于高空的。这不单是指电影的内容,包括幕后的制作,更是如此。甚至一些人们生活稀松平常的事,也可能会成为其中的危难与挑战。比如吃饭,住宿,说话,甚至是姓名。相信大家在看电影的时候已经发现了,本作的群演数量是异常之多的。本作有近三万人次的演员总数,为了满足创作的需要,其中近两万人次为外籍群众演员。

《流浪地球2》:磨牙沥血的星之开拓者(数量众多的群众演员)《流浪地球2》:磨牙沥血的星之开拓者

民以食为天,演员们的饮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为此剧组特意准备了一个单独的食堂,可谁知人数还是太多,只得进一步扩大场所。问题不断出现,每解决一个,就会再出现一个。出入口不够,排队太长,放饭的人手不够,桌子有限等等等等“问题像打地鼠一样,打一个冒一个”。而住宿方面,每天都有几百个外籍演员同时入组,为了满足在流亭机场拍摄的要求,制作组把青岛影都附近允许外籍人员住宿的酒店全部住满了,整整十七家

而在“说话”方面,吸收前作在海报上外语使用不规范的经验,特意邀请了北京外国语大学十五个语种的同学线上协力,辅助实行外语校对工作。除此之外,导演组还特别招募了一组专业翻译团队。即便如此,挑战与失误仍是不可避免的。由于现场人数过多,沟通基本靠喊,逼得一些原本较为腼腆的女孩子练就了“河东狮吼”。而在讲戏时,又要先用中文讲,然后一群翻译轮流用不同语种再讲,一次就半小时过去了,但在沟通中导致的信息失真问题仍然难以避免。在一次拍摄过程中,有工作人员发现了一个日语信息的错误,使得之前完成的三四道工序全部返工。“姓名”方面,因为大多外籍演员的姓名很长,且较为拗口,不符合国人的发音习惯,连读出来都费劲,更别提一一记住了。所以呼唤姓名也成了一个不小的挑战,为此,制作组提出了一个特有科幻味的解决方案——设置编号。比如A1,又或是W207等等,每人只需要记住自己的编号,让沟通成本减小了不少,同时也与电影中写实肃杀的氛围形成了呼应。上述种种问题都是十分接地气的,也是人们在正常生活中不可能考虑的,但他们乘上了数万次,就成了一个个继续解决的大问题。就像本作执行制片人王鸿说的那样,“一个小问题变成一百个都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一百个小问题乘以一万人 ,那小问题就都变成了大问题————一百万个大问题。”可他们还是解决了,解决了一百万个大问题,只为制作一部电影,一部名留中国科幻史的鸿篇巨制。

星之开拓者的化身

“开拓”,或许是对流浪地球二这部电影最恰当的形容。“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而这“道”,则是由制作组里的每一个人摸爬滚打,亲手浇筑形成的,即“工业化”。中国电影的工业化水平,相比国际层面,一直是较为落后的。郭凡导演在拍摄过程中,就坚持去主导建立统一的与言语标准,并在文件上建立固定的格式。坚持运用最新的技术,并首先在视效与摄影上下手,始终走在技术革新的前列。在这次拍摄中,就大量运用了“预拍摄”的技术,顾名思义,即预先在虚拟场景中把全片拍摄一边。其中不仅需要视觉预览,虚拟拍摄等先进技术,更需要编剧,分镜,导演,美术乃至专业的虚拟拍摄演员等等全阵容。制作组自研并迭代更新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预拍摄流程,将虚拟资产,CG数据,乃至相关联的工具开发,功能实现等都集成于其中,已经称得上较为完善,可以帮助剧组将全片近七八成的拍摄方案都确定下来。除此之外,数字影像工程工业化与云技术的结合,各类先进拍摄技术与装备,包括我上文中提到的各项部门与道具制作等等,大都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工业化流程,或与之强相关。既然“道”是“工业化”,那“本”是什么呢?我认为,“本”就是制作组在拍摄过程中显露出来的,对于电影,对于科幻,乃至对于宇宙的,最深沉,最纯粹的热爱。这份热爱不仅表现于对工业化和视效水平的追求,更体现在拍摄过程中的细枝末节,一分一秒。他是工作人员整理演员发型的手势,他是导演每日三小时的睡眠,他是剧组人员不堪入目的体检报告,他是被一块块手动摆放的玻璃渣,他是被连夜改掉的布景,他是笨笨牺牲时工作人员的泪珠,更是导演在回答拍摄过程中最高兴的事时的一句“还活着。”

启于热爱,终于感动。这份感动,远不只是对于这部电影铸成工业化道路,更是对于支撑制作组敢于并能够铸成这条道路的热爱。我作为一名普通的观众,发自内心地热爱这份热爱,感动这份感动。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