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因历史而名,因比亚迪而兴

504次阅读
没有评论

西安:因历史而名,因比亚迪而兴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砺石商业评论,作者 | 王剑

2023年5月18日,首届中国-中亚峰会欢迎仪式和欢迎宴会在西安举行。

这是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置身于当前新的地缘格局下,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此重要的外交活动,为何不选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偏偏选择了古城西安?

这或许得从西安数千年的煌煌历史说起。

01 八百里秦川

西安,古称长安,地处关中平原,是关中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享有“中华民族摇篮”之美誉。

关中平原地处暖温带,东亚季风气候为夏季带来了丰沛的降水,一望无际的肥沃黄土极其适合农作物的生长,由此孕育了早期的农耕文明。

长安这座城市地处关中平原腹地,东有潼关之固,西有散关之险,得“八百里秦川”天府之资,享“四塞之国”天险之利,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因此,历史上的长安便成为了许多王朝建都的首选。

最早在长安一带建都的王朝是西周,周武王灭商后,便将都城定在镐京(今西安市长安区一带),成为西安登上历史舞台的开端。

公元前350年,秦国迁都咸阳,到公元前206年,秦帝国灭亡,都城一直在咸阳。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秦咸阳即汉长安也”。因为两地相距只有28公里,历史上彼此交融到难以区分的地步。

虽说学界对秦都咸阳的城市范围看法不一,但与今天西安市的辖区有所重合并无异议。

秦之后,在长安建都的是西汉王朝。那时,这是“四方辐凑并至而会”的大都市,更是公元前十世纪左右,东方世界绝对的文明中心。

东汉建立后,新统治集团将都城迁至洛阳,长安落寞地守候在历史的一隅。

谁也没想到,公元190年,因为把持朝政的凉州军阀董卓挟持汉献帝西迁,长安又一次成为了汉帝国的都城,随后便陷入战火纷争的三国时代。

遍地狼烟的岁月里,长安艰难地从分崩离析的西晋踏入到了隋朝。隋文帝杨坚觉得长安城池太过老旧,城市空间狭小,便在汉长安城东南重新营造了一座新都。

当隋炀帝杨广好不容易等到新城完工,迫不及待迁入新都后,便被唐王朝取代,新都也成了唐朝的新长安城。

从公元583年,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到公元904年唐昭宗李晔在朱温的胁迫下迁都洛阳,长安始终是大唐的都市。

唐时的长安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更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达到百万人口的大都市。

这一刻,梦回唐朝。

从长安开始,丝绸之路绵延伸展七千余里,连接亚、非、欧三大陆,而中亚地区,正是这条东西方文明交汇之路的中心。

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源自中亚的石榴树在此生根发芽,石榴花也成为后来西安的“市花”。

“不知弦歌归何处,青衫落魄到如今”。数百年间,巍峨的长安城见证了初唐的锐气,盛唐的辉煌,同时也见证了中唐的挣扎,晚唐的衰亡。

自周始,历秦、汉、隋、唐,曾有13个朝代将长安(今西安)作为首都,也曾两度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世界中心”。

宋朝之后,由于汉人王朝南移,长安不再被此后的中国历代王朝选为帝都,逐渐边缘化,成为中华文明难以忘却的“梦都”。

明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取“西北安宁”之意,将长安改名西安,沿用至今。

随后数百年间,险峻的“八百里秦川”成为割裂现代文明的重要阻碍,闭塞又落后的西安始终躲在历史帷幕之后,无法前行。

直到1928年,西安市政府成立,直属陕西省政府,才有了今天的城市规模,面积也仅15.5平方公里。

当代表现代文明的火车一路轰鸣沿着陇海线开进西安,这片古老的平原依然没能从历史的角落走出来。

02 建国初期的“156项目”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的西安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社会经济依然靠农业生产维持,除了随处可见的历史遗迹,再也没什么能拿出手的家底。

由于西安地处腹地,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第一个“一五”期间,便获得了与辽宁并列第一的工业配套,各类军工及航天等工业相继落户于此。

从1952年底到1954年,中国政府与苏联分三次,共签订156个项目,涉及煤炭、电力等能源工业,钢铁、有色、化工等原材料工业和国防工业。

苏联援建的156个工业项目(下称“156项目”),西安分到了17个,成为全国接受援建项目最多的城市。

正是这17个项目,奠定了西安的现代工业基础和城市产业的布局。包括西安热电站、西安高压电瓷厂、西安黄河机器制造厂在内的多个工业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后,这些国家重点大型工业项目连同“二五”“三五”计划期间相继建成投产的西北国棉三厂、四厂、五厂、六厂、西北第一印染厂和西安飞机制造厂,奠定了西安现代化工业的基础,也标志着西安的工业装备和技术实力在当时全国乃至亚洲已处于先进水平。

不仅如此,“156项目”还给西安带来了人口大迁移。据统计,从1949年到1960年,西安人口约增长139万余人,其中迁移增长34.9万人,占增长总数的25.05%。

迁移人口中,绝大多数是“156项目”及其后续、关联项目建设和投产过程中的生产技术人员及随迁家属,极大改变了西安的人口结构和文化素质。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在最初的城市规划时,就将城市西北部确立为不发展区域。今天,占地面积达108平方公里的周丰镐城、秦阿宫、汉未央宫、唐大明宫四大遗址得以完整保护,得益于此。

与此同时,为“156项目”配套的全国优质资源也一股脑地搬迁到了西安。

大批高等院校从沿海迁建、组建、合并、分设和扩建到西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冶金建筑学院(1994年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19个学科的高等院校相继落成,数百个科研院所相继建立,迅速提升了西安整体科研水平。

为了改善西部的医疗条件,国家又从军队抽调优秀医疗人才,组建了第四军医大学和西京医院,规格堪比北京301医院。

随着17个“156项目”及其后续项目的建成,新中国数个“第一”均在西安出现:中国第一台运载火箭发动机,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星载控制、通讯设备,第一架民用飞机,第一块集成电路,第一批电力半导体器件,第一台计算机,第一个长波授时台等都诞生于西安。

03 备受国家关注

同一时期,大批省部属、市属国有工业企业如陕西重型机械厂、冶金机械厂等,也应运而生,西安的工业体系日趋完善。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安再次成为国家“三线建设”的重要军工基地,上百个国防、航空、核工业以西安为中心,分散在陕西境内。

如果说早先的“156项目”是为西安的工业打下基础,那么“三线建设”是在这些基础上的更迭,让西安的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古老的历史名城蜕变成新生的工业城市。

西安最重要的航空工业源自西安飞机制造厂的建成,“三线建设”开始后,随着配套项目的落地,西安逐渐具有了居全国之首的飞机研发制造能力、航空产业配套能力和航空产品国际转包生产能力的航空工业体系。

不仅如此,众多航天工业项目也纷纷落户西安,逐渐形成了完整的航天科研、设计、试验、生产的研发体系。

为了填补西部地区的轻工业空白,国家还从上海等地迁建了陕西缝纫机厂、造纸机械厂、风雷仪表厂、造纸网厂,以及西安红旗手表厂,新扩建了西安第一钟表厂、钟表元件厂、宝石轴承厂等大中型企业,西安也由此成为全国五大钟表重点产区之一。

为了解决西安道路不畅的现状,国家又启动铁路电气化工程和复线工程建设,尤其是西安至万县公路开通,为西安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性推动作用。

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能源,为了解决西安能源不足的现状,国家又相继启动渭北煤炭资源开发项目,以及秦岭电厂、渭河电厂的建设,建成了国内第一条33万伏超高压输电线路;同时,以水电为主的甘肃电网与以火电为主的陕西电网联合形成“陕甘青”大电网,互调余缺,充分保证了西安经济发展的电力需求。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西安工业中的航空、航天、机械、电子、仪表、光学、纺织、电力设备等应用技术居全国前列,成为我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成套输变电设备制造业和飞机制造业基地之一。

可以说,建国初期的西安如同游戏刚开局就披上了“外挂”,实力不是一般的强,理应在经济上给中央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因为经济发展缓慢,西安很长时间都被称为“扶不起的阿斗”。

1949年,西安市生产总值仅为1.89亿元,但直到1989年GDP才达百亿,2004年GDP勉强突破千亿大关。

那时正是全国经济快速提升的时期,西安的这个成绩在国内主要城市中排名第40位,不仅远低于东部城市,就连同为西部城市的长沙也赶不上。

国家给了那么多资源,自身又有那么强的工业实力,西安为何反而“掉队”了呢?

04 不利的自然因素

原因或许有很多,但归结起来,西安的经济发展严重受制于自然和地理环境影响。

首先是西安水资源匮乏,缺水不仅造成生活困难,还让其错失了许多工业发展的良机。

20世纪80年代,我国严重缺水的40个城市中,西安市居首位。严重时,甚至工厂停产减产、高校被迫放假、人畜饮水只能靠拼命抽取地下水。

1998年,黑河水库基本建成输水,西安逐渐摆脱了缺水城市的名号,饮用水源由地下水逐步演变为使用来自秦岭北麓的山峪地表河流水。自2001年起,西安市全面封闭自留井,停止抽取开采地下水,饮用水源逐渐以地表水为主。

但迄今为止,西安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260立方米,是陕西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七分之一,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500立方米的绝对线,水资源短缺已成为西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其次是缺地,缺乏合适的生产经营用地。西安全市面积1.07万平方公里,但三分之一是秦岭山脉,无法做大规模的工业开发利用。特别是西安紧挨着的咸阳市,本可作为西安城市发展的战略重地,但由于区域划分,彼此分分合合,早就“分灶吃饭”。

还有就是西安的县域经济太疲软,差别明显。

西安共有11区2县,但经济最强的只有雁塔区、未央区、碑林区以及长安区,仅这四区之和就能占全市GDP一半以上。其他区县要么经济增长迟缓,要么干脆是负增长。

原因也很简单,比如像鄠邑、蓝田、周至三个区的面积几乎相当于西安总面积的62%,但这些区位于秦岭北麓的自然保护区,根本无法像平原地区那样正常开展经济生产。

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带动西安经济发展的主要是第三产业,特别是文旅行业。

作为千年古都,西安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中国很少有一个城市能像西安汇集了那么多世界级的历史文化景点。

人们来到西安,必去骊山看秦始皇的兵马俑;凭吊杨贵妃的华清池;去登玄奘法师为保存经书而修建的大雁塔;去逛明清风格的书院门古文化街;保存完好的鼓楼、城墙更是会一睹为快。

玩累了,叫上一碗羊肉泡馍,或者凉皮,不过瘾就再来一碗劲道爽口的BiángBiáng面,配上锅盔,那叫一个美。

旅游业是西安经济的“巨擎”,也是城市的一张名片,但也隐藏了西安作为国防科技大市的另一面。

进入新世纪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测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以及新一代运载火箭工程都诞生在西安,聚集了国内航天1/3以上、兵器1/3以上、航空近1/4的科研单位、专业人才及生产力量。

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世界上第一台万吨铝挤压机,不但填补了中国重型挤压装备的空白,同时结束了中国大型挤压机和大型铝型材进口的历史;西安的陕重汽成为陕西装备制造业第一个产销超百亿的龙头企业;西安电力机械制造公司等单位研制的高压直流输电重大技术装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可以生产高压直流输电成套设备的国家之一。

遗憾的是,由于国防科技保密需要,更多国防工业项目不能公布于众,让西安长期处于“做好的不能说,能说的又拿不出手”的尴尬局面。

05 经济方向过于依赖土地财政

其实,西安握在手里的“王牌”,并非没有。

2013年,中央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时,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无论是身为大陆腹地的广阔性,以及通达性、区位优势等,都优于其他城市,理应借此良机提升经济位次,扩大影响力。

可惜,西安错过了。

结果,偏居西部的重庆率先开通驶往欧州的班列:渝新欧,不仅改变了中国参与全球市场的区域与方位,自己也一跃冲在了经济发展的最前沿。

随着重庆、成都抓住了本应以西安为主导的“一带一路”发展机遇,经济位次和对外影响力不断提升,不由令西安网友酸溜溜地吐槽:西部大开发其实变成了“西南大开发”。

西安热火朝天的房地产业,还想通过“西部大开发”从中分杯羹,大量资金直接流向房地产行业。2016年,西安社会资金有2468.05亿元流向了房地产业,占比38%,高居国内城市前列。

那年,与西安经济体量差不多的省会城市正悄悄转型,默默将西安甩下一大截。

2016年,郑州进出口总额为550.3亿美元,在中西部城市中,仅次于重庆,排名第二;同年,西安进出口总额约为275.4亿美元,只相当于郑州的一半水平;同年,与西安经济体量差不多的合肥,工业增加值完成2269.13亿元,GDP占比为36.2%。凭借其在工业制造业的出色表现,首次挤掉了西安,历史性地首次跻身省会十强。

虽然西安自此如梦初醒,加快了西部大开发步伐,提出西咸新区建设、丝路战略发展、城中村改造等多项规划,但均无啥新意,效果不佳。

大量资金聚集在房地产业等领域后,造成西安原本最具优势的尖端科技制造业发展缓慢,实体经济举步维艰,影响到与之配套的咨询业、法律业、审计会计、金融等高端服务业的发展,造成大量人才“孔雀东南飞”。

要知道,西安也是国内数一数二的科教大市,拥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985高校,同时还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等211高校,人才储备也属全国一流水平。

可惜因为西安整体工业下滑,企业数量有限,加上闭塞的环境,西安培育出的人才根本留不住,只能眼睁睁看他们头也不回地奔向东部及沿海城市。

2019年,西安终于适时终止了单一的土地财政,快速融入到新一轮的经济建设中。

虽说那年西安GDP达到9321.19亿元,但由于长期带动经济发展主要是第三产业,第一和第二产业增加值远不及第三产业。

数据显示,2019年西安第一产业增加值279.13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3167.44亿元,增长7.6%;第三产业增加值5874.62亿元,增长6.8%。三次产业构成为3.0∶34.0∶63.0。

当时西安统计局一篇文章坦言:“截至目前,全市仅8家企业产值过百亿,数量严重不足。从体量上看,8家企业合计产值近2000亿元,赶不上郑州富士康一家企业年产值”。

不过,作为西北历史最悠久、工业资源又最丰厚的省会,西安崛起的速度并不慢。

06 发展靠自我奋斗

2020年,西安以生产总值(GDP)10020.39亿元,增速5.2%,成为西北首个进入“万亿俱乐部”的城市。

那年,身为西部“万亿城市”的西安,也适时提出了西安都市圈的规划,但长达两年的时间内,即使申请比西安还晚的南京等城市都获批“都市圈”规划,西安也依然没能等到批复。

而早在2017年,西安提出的地跨陕西、山西和甘肃三省的关中平原都市圈倒是顺利获批。

直到2022年3月,发改委正式批复西安都市圈的规划,西安在西北地区顿时成了两个都市群的“群主”。

客观地说,相比长三角、珠三角城市圈的一体化发展速度,西安这两个“群”发展并不如意,关键是“群主”实力还不够。

虽然西安的经济体量达万亿,人口也达到了1300万,作为一个区域中心尚且富裕,但说到辐射周边,就有些力不从心。

根本问题依然是西安经济增长太缓慢,2021年,西安GDP为10688.28亿元,同比增长仅4.1%,经济总量和经济增速均跌至万亿城市最后一名;固定资产投资更大幅下滑11.6%;全省经济首位度中,西安也从38.27%下降至35.87%,成为全年首位度降幅最大的省会城市。

相比长三角地区的城市一体化速度,西安的发展脚步实在太慢,别说产业联动,很多地方连高铁都没通。

虽然随着西银、西延、西十、西渝等高铁相继开通,西安形成了辐射全国“米”字形的高铁枢纽布局,但西安到同省的延安、安康等城市却尚未开通高铁,而西安到同属关中城市圈的甘肃平凉,不管火车还是汽车,都需要至少5个小时路程。

即使西安与近在咫尺的咸阳,因为多年行政区域管辖争议,西安和咸阳一体化规划中的道路都还没完全实现互通互联。

城市能级提升重心是产业先行,产业提升又只能靠自己努力实现。

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西安只能顶住压力,依托自身优势,想办法打场“翻身仗”。

产业发展靠交通,路通才能提升产业发展机遇。

2021年,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西安借助自己的区域优势,开通了连接中亚、东欧乃至西欧地区的中欧班列“长安”号。随着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量达到4639列,开行量、重箱率、货运量等核心指标稳居全国第一。

目前,西安的咸阳机场已开通国际航线83条,通达全球37个国家,76个枢纽城市,成为大西北最大的航空枢纽城市。同时,西安还是全国率先通航中亚,实现对中亚五国六城全覆盖的城市。

交通便利,也带来了产业集聚。

第二产业方面,西安最突出的无疑是电子信息产业。早年由于缺乏互联网及高新科技公司,曾被网友戏称为互联网的“沙漠”,许多本地的计算机人才纷纷去了东部城市发展。

2022年,随着中兴、华为、三星,以及国内的腾讯、阿里和360等企业纷纷在西安开厂、设立区域中心,西安已经形成了通信设备、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智能终端等多个产业集群。

第三产业的文旅,也是西安经济提振的重要因素。除了那些闻名遐迩的历史遗迹,西安这些年还增添了大唐不夜城、大唐芙蓉园、长安十二时辰等文旅项目,建设了小寨、曲江创意谷等商业聚集区,文旅产业发展不仅业态丰富,形式上也在不断创新,频频在互联网上成为爆款。

2022年底,西安又获批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为继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之后第4个集“双中心”为一体的城市,吸引净流入人口12.29万人,是全国少数几个人口净流入超过10万的城市之一。

靠着强劲的工业实力与旅游业的强劲复苏,西安经济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增长,艰难找回了曾经属于自己的荣光。

在新经济领域,最值得一提的是,西安在新能源车领域的异军突起。

07 经济逐渐驶入“快车道”

燃油车时代,西安从来不是重要的“汽车城”,光荣只属于广州、上海、重庆、长春、柳州、北京和武汉,这七大主流汽车生产基地。

但是因为比亚迪,西安成了新能源车领域的一匹“黑马”。

比亚迪和西安的缘分来自20年前,为了取得造车资质和牌照,王传福买下了西安秦川汽车77%的股权,并更名为比亚迪汽车。

当时,没人能想到这一桩看似不起眼的并购,会让日后的西安成为全国的“新能源第一城”。

因为这段缘分,西安与比亚迪一直合作密切,是其最大的生产基地。

比亚迪旗下“王朝”系列的热销车型,纯电动客车基地、30GWh动力电池项目、高端智能终端产业园项目、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都在西安落地。

不仅如此,比亚迪还通过与西安汽车产业“延链补链强链”的推动方式进行适配,推动以陕汽、吉利、宝能为主要代表的汽车产业,成为千亿级产业集群。

如今,比亚迪一飞冲天,成为特斯拉最大的劲敌,与其深度“捆绑”的西安,自然成为背后笑得最开心的受益者。

2022年,西安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01.55万辆,超过此前一直稳居榜首的上海,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的城市;这一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186.35万辆,而西安工厂生产了99.5万辆,占比超过一半。

西安也似乎跨入经济发展的“快车道”,速度快到令人不可思议。

随着2023年一季度国内“万亿城市”GDP数据公布,西安GDP为2834.11亿元,占全省比重37.0%,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

西安:因历史而名,因比亚迪而兴

一季度西安增速为7.6%,这个数据不仅高于全国、全省3.1和2.3个百分点,且在已公布一季度数据的“万亿之城”中位列第一。

在继问鼎“新能源汽车产量第一城”后,一季度西安再接再厉,汽车产量同比增长41.9%,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62.8%。

再从分项经济数据来看,西安制造业加速发力。数据显示,一季度西安装备制造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6.4%,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速1.5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总产值增长37.5%。

同时在万亿省会中,一季度西安也接连超合肥、济南,晋级全国GDP前20。

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

漫步西安街头,遥想古时帝都的繁华与神韵,很自然令人回忆起西安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地位。

如今,西安借助中国-中亚峰会重返高光时刻,但这只是这座有着璀璨历史文化的古城蝶变的开始,变革依然在路上。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