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电市场,AI风起

595次阅读
没有评论

笔电市场,AI风起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科技新知

笔记本电脑市场风光不再。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下跌16.5%,进入2023年后并未止跌,Q1出货下降了近30%,包括联想、惠普、苹果在内的出货最高的几家厂商都未能幸免,均出现两位数的下滑。

万马齐喑之际,各大品牌不得不讲起新的故事。

6月25日,《经济日报》报道,宏碁、惠普、华硕等品牌近期对打造AI笔记本电脑表现出强烈兴趣,并已着手规划有关产品。此前第三方机构IDC也发布过类似调研,称AI可望带动2024全球笔电出货双位数成长。

对于众多失速滑向谷底的笔电厂商来说,AI可谓是继电竞之后,又一个可期的反弹点,甚至想象空间远超电竞。

当然,机遇与挑战并存。电脑品牌们希望抢占先机一改颓势,但AI真的能使行业调头直上吗?宏碁、惠普、华硕等品牌能否实现弯道超车?市场格局能否重新洗牌?又会出现哪些新的挑战?

幸运的笔电市场

笔记本电脑市场要比隔壁的智能手机幸运了一些。

2019年左右,消费电子产品市场进入寒冬期,以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为首的电子产品销量受创。与智能手机厂商纷纷“冲高”的营销策略不同,笔记本厂商们采取了清库存和挖掘垂直游戏市场,这些相对保守的应对方案。

随后,2020年的疫情“黑天鹅”来袭,居家办公和家庭娱乐需求迎来爆发,商务本和游戏本成了消费电子产品中的最大赢家。Strategy Analytics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笔记本电脑销量相比创纪录的2020年,又上涨了19%,达到2.68亿台。

并且,得益于电竞系列产品有着更高的溢价,相比起商务本、游戏本的营销噱头也更足。所以近些年的笔记本厂商在寒冬之中也有不少暖意。

不过作为耐消品,短期大量出货也会提前消耗未来的需求。

自2022年开始,笔记本头部大厂们陆续陷入了销量困境,联想、惠普和戴尔三家传统电脑厂商均出现了出货量大幅下降的情况。其中,惠普较2021年同期暴降27.8%,成为头部中降幅最明显的一家。值得一提的是,苹果在近期也被曝出M2芯片减产的消息,由此可以推测,以MacBook为代表的商务本日子也不好过。

好在ChatGPT带来的AI概念爆发,为笔电行业下了一场“及时雨”。

中信建投阎贵成等人表示,“AIGC大模型及应用爆红,拉动算力需求。在万物互联大部分场景中,云端处理存在时延较长、成本较高、并且涉及数据隐私等问题,边缘AI算力的引入至关重要。我们认为未来AI算力将综合考虑硬件能力、成本等因素,以混合AI的架构,在边端和云端灵活分配。”

混合AI指的是云端和设备端共同处理AI计算,借助设备端的即时感知、即时处理优势,来填补云端AI在延迟、隐私等方面的短板,同时还通过云端的超高算力,来弥补端侧AI性能的缺憾。

而笔电作为算力终端,自然可以与AI结合。目前业内也开始从不同方向进行规划。

宏碁电脑董事长陈俊圣分析称,AIGC(生成式 AI)将会在生产力提升、优化等多方面得到更普遍的应用,这些使用场景为笔记本电脑带来刚性需求。

不过宏碁品牌的创办人施振荣与其观点相反,当前AI笔记本若要真正提供“新的价值”,并不是依靠软件应用,而是依靠新的AI专用芯片、软件、乃至新的使用场景和体验,“有可能会是PC发展的新方向”。

具体产品规划方面,宏碁目前已经与CPU厂商展开合作,预计将把AIGC或其他AI应用导入到终端设备上,相关AI笔记本方案会在2024、2025年陆续推出。

华硕方面则更倾向软件层面的革新。其董事长施崇棠认为AI是电脑基础的“再突破”,是核心技术。并且其将微软和谷歌作为例子,而两家目前的做法便是将AI导入自家的软件应用生态中。

惠普电脑CEO Enrique Lores也表示目前正在研发支持AI能力的PC,称当前正与所有关键软件服务商和芯片供应商合作,将重新设计PC的架构。

显而易见,当前业界及研究机构对于“AI笔记本电脑”的具体概念,仍然未达成具体共识。也就是说,AI笔记本的“最终解释权”在一段时间内,很有可能出现不同厂商会有不同定义。

在「科技新知」看来,AI所带来的庞大商机,目前多受惠于上游服务器市场;而宏碁、惠普等下游产品端,短期很难将AI能力直接嫁接到笔记本的使用体验上,预期的积极影响最快也要到2024年后才开始发酵。

新产品难撼旧格局

AI推动整个PC行业整合和升级的逻辑在于,AI应用的广泛需求,需要更强大的处理器、更大容量的内存以及更快速的存储设备。

为了满足AI带来的算力、算法等多方面的空缺,PC制造商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推出专门针对AI应用优化的处理器和图形处理单元。需求的升级,也能让笔电的存量市场找到新的突破口。

产品变革已箭在弦上,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笔电这个格局已经极其稳定的市场,跑得快未必能得第一。

从底层出发,AI笔电的发展无非两个大方向,软件镶嵌层面和硬件改造层面。

目前宏碁、惠普、华硕三家宣称发展AI笔电业务也是基于这两个层面,并且已经找好了供应商,产品推出也有大致规划。虽然联想、戴尔两个全球笔电龙头还未有太多声音,但并不意味着就会落后于人。

联想在AIGC爆火初期,就已开始布局AI服务器,将高性能计算、图形工作负载等AI所需功能与服务器结合。而个人PC本质上就是一个配置较低的小型服务器,这也意味着联想在AI笔电上其实已经有了一些经验。

软件层面,联想的Lenovo AI创新者计划,几乎涵盖了计算机视觉、音频识别、预测、安全和适用于各行各业的虚拟助手等各个方面,这也为其发展AI软件生态提供了基础。

笔电市场的增长逻辑,核心是通过创新体验吸引用户。

比如之前华为主打的跨端体验,引领了一波浪潮,也让华为的笔电业务有了质的增长。但浪潮过后,原本的创新成了标配,华为笔电最终未能成功撼动行业格局。电竞本品类也是如此,看到市场大火后各家推进迅速,很难说谁有先发优势。

笔电行业各家的沉淀积累都十分雄厚,只要肯下功夫,迅速做出业内主流产品并不困难。市场的竞争重点,还是会在品牌、渠道和供应链上。

而制造商、渠道商和品牌方在几十年的合作中,早已形成利益共同体,并且类似“线上线下融合”这种创新也已到了红利末期,所以短期内各家很难有新的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像戴尔等以政企渠道为主的品牌可能会率先迎来反弹。

从2020年四季度开始,疫情冲击下来自中小微企业的采购大单严重下滑,影响最为明显的就是戴尔,国内市场多个季度连跌。如今国内商用市场景气度开始好转,未来出货大概率会重回此前。

“供应链是各家未来争夺的重点,因为与传统笔电不同,AI笔电是需要在出厂前将AI与硬件或者软件相结合,这就考验到制造商与供应链厂商之间合作创新能力。”一位业内人士向「科技新知」表示,“AI笔电一定程度上也会改变传统笔电的硬件设备,例如增加新的AIGC配件、架构重新设计等,这可能需要制造商去接触更多不同的供应链企业,率先拿下更多AI方向的供应链企业,才能够取得一定优势。”

不过传统PC厂商来说,AI时代最大的敌人可能还不是那些老对手,而是以华为、微软、小米、谷歌为代表的互联网厂商。这些品牌的市场份额当下虽然均在Others之列,但在生态、AI方面各有优势,未来可能会带来不小的冲击。

小玩家或掀大挑战

6年前,华为、小米等手机厂商先后进军笔记本电脑市场,通过深耕轻薄本、多屏协同路线,聚焦职场办公人群、高校学生和自由创作者,在底层架构、多屏协同、智慧互联、生态构建等方向发力,催生出新的产品逻辑和竞争业态。

但多年之后,新业态并未带来新格局,全球市场品牌排名仍旧保持相对稳定。IDC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Q1,从全球个人电脑品牌出货量来看,联想、惠普、戴尔、苹果、华硕继续保持前5名位置。

笔电市场,AI风起

不过与商务本、游戏本不同,AI笔电为行业带来的革新是前所未有的。

“从底层逻辑来看,实际上是AI技术在笔记本电脑领域的应用和扩展。AI技术的引入,使得笔记本电脑在处理数据和信息方面具有更高的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并且根据大模型训练,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和偏好,自动调整系统设置和应用程序,提供更加个性化的用户界面和服务。”一位深耕PC行业的分析师表示。

“商务本、游戏本更多革新是在硬件部分,通过优化硬件来挖掘垂直赛道需求,而AI笔电是软硬件生态的一次完全跃进,甚至能够改变PC的交互方式,颇有颠覆行业之势”。

对于跨界软硬两端的互联网厂商来说,这的确是一个实现弯道超车的机会。它们在软硬件一体化、大数据、云计算这些技术侧,有着不容忽视的优势。

笔电市场,AI风起

互联网厂商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海量的数据,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技术,可以更好地理解用户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和智能化的服务。华为就是抓住商务本这一需求,才能稳定出货。

硬件、软件和服务的融合也是这些厂商所擅长的,能够通过深度集成、优化和协同,提供更加流畅、智能、个性化的用户体验。例如,小米和华为的笔记本电脑都能够和自家生态链产品融合,实现联动。

当然,最重要的是,谷歌、微软、华为这些厂商均是AI技术的领导者,在大模型、GPT、AIGC终端等AI技术方面,具有先进的研究和应用能力,可以更好地将AI技术应用到笔记本电脑的各个方面,比如此前的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均是由这些互联网出身的厂商率先创新。

不过GfK中国电脑品类资深分析师也为传统PC厂商打了针“安心剂”,“联想、戴尔这些老牌厂商,具有品牌和市场积淀,这些靠时间沉淀的优势,互联网厂商相对来说进入PC行业时间较短,各方面基础相对弱一些,短期内无法与传统厂商媲美,需要逐步积累产品口碑和消费者认可度。”

笔电行业的AI浪潮已经袭来,不论是硬件组合、用户需求、产品形态还是实用性能、使用场景、业界生态,在未来都将发生一系列颠覆性的改变。时代变迁中的谁主沉浮,不能简单依靠过往的纸面实力一概而论,笑到最后的一定是能够适应变化的那批人。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