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播放时长比播放次数更好的一些理由

768次阅读
没有评论

浅谈:播放时长比播放次数更好的一些理由

前言:目前市面上主流的视频平台都是依靠视频的播放次数作为主要的参数展示给观众。这是个很传统的参数,但是却不一定能很直观的展现观众想要的信息。相比之下,视频观看时长是个相对比较小众的参数。这篇文章想简单讨论一下两种参数之间的区别。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其多多讨论,如果我有些地方说的不到位,有错误,也欢迎大家指出。

为什么播放时长能比播放次数更好的服务观众?

对于各个视频制作者来说,他们都希望观众能喜欢自己的作品,而播放次数就是个很好的参数,因为很多观众点击播放了自己的视频就能证明观众喜欢自己的视频。这份喜爱其实也可以被理解为注意力,就是视频制作者都希望观众能把注意力移到自己的视频上,然后各种参数是帮助视频制作者客观地分析观众的注意力。但其实这里有个逻辑陷阱,就是观众在观看视频内容之前,其实是不知道自己喜不喜欢这个视频的,更多的是被标题和封面吸引,所以被记录的播放次数就不能反证观众在这个视频上花费了很多注意力。能吸引观众点击播放视频的因素有很多,比方封面,标题,视频制作者本身等。所以只靠播放次数,很难准确地表达观众是否喜欢某个视频,在某个视频里花费了注意力。播放时长则完全不一样,因为观众先是通过长时间的观看来表达喜爱和注意力,系统随后才记录观众的表达。所以虽然观看次数与观看时长本质都是为了统计观众对某视频内容的喜爱和注意程度,但是观看时长能更准确的记录。

改版之后的好处是什么?

结合上文,很容易想到的一个好处就是视频很难通过标题与封面来吸引观众点击,最终形成虚高的播放次数。我相信很多用户和我一样,也遇到过播放量奇高的视频,甚至被列为热门,但点进去发现不怎么样。显示播放时长就可以很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当观众发现内容很无聊之后,退出来就行了,质量差的视频被播放总时长肯定不会高。

第二个好处是长短视频之间也能被进行更准确的对比。短视频能兴起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就是它足够短,观众点进去没负担,同时很容易看完,留存率很高,很容易被系统判断为优质作品,从而进行推广。还有就是一些短视频会自动重播,那播放量应该也是虚高的。在流量的加持下,更多的用户会接收到短视频的推广。然而我相信,不少用户和我一样,遇到过不少看不懂的短视频,比方画面太炫,时长太短,还没看清就播完了,想看就得再看一遍。这种情况下提升的播放次数根本不能反映出用户对于视频质量的认可。这种虚高的播放数据如果切换成播放时长就可能很低,因为客观来说,观众就是花费了很少的注意力在这个东西上。很多长视频能让观众连续不断的看几分钟,几十分钟。如果仅仅依靠播放次数,则很难客观的对比不同视频对于观众注意力的吸引。

对于平台,广告投放方,以及观众来说,能准确的识别用户的注意力都是好事。对于平台来说,能筛选出更优质的内容推送给用户,延长用户的使用时间。对于甲方来说,更直观准确的了解视频的热度,对观众的吸引力,能有效提升自己广告投放效率,避免花冤枉钱,避免把广告都投放在一些播放次数虚高,但观众其实不怎么看的视频里。对于观众来说,自己喜爱的视频能被平台更精准地推送,自己喜爱的视频制作者也可以获得更准确的广告投放,那自己能看的内容就更多更好,所以也是有好处的。

那坏处是什么呢?

很多人也会想,通过播放时长来标注观众的注意力的坏处是什么呢?我简单想到两点。第一点就是很多人为了迎合机制,故意把自己的视频做的很长,来获取超长的播放时间。但客观来说,这一点并不是很本质的问题,因为首先视频制作者自己就要考虑如何把观众留住。越长的视频越需要足够的内容来吸引住观众,整个视频的制作难度是会大幅提升的。虽然已经有一些人指出在这套算法的加持下,不少人会通过若有若无的废话来框住观众,让观众觉得似乎就要讲到重点,但又迟迟未到,于是播放时长就被自然而然的拉长了。但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视频制作者之间的竞争解决,因为只要有一个视频制作者能在更短的时间里讲清楚一件事情,那在更长的时间尺度来看,必然会占优的,于是那些水时长的操作就无效了。

第二个问题更难解决一些,就是对于广告投放方来说,他们如何衡量不同的视频指标?比方在不同平台之间,是把钱投给视频播放时长更高的乙方呢?还是按照老办法,只看视频播放次数?毕竟目前来说并不是所有的平台都提供视频播放时长这个数据。并且对于广告投放方来说,自己没办法通过测试来判断效果,因为很多时候都是多平台同时投放,很难有效判断哪个视频最终带来了更多的广告效果。虽然客观上分析播放时长更能有效的反应用户的注意力,但是在形成普遍共识之前,广告主对于相关参数的认可程度,理解程度,以及愿意花多少钱,都会直接影响视频制作者的选择。但我个人来说,对这一点是保持相对乐观的态度的,因为广告的精准投送的目标就是获取观众注意力,更好的测量观众注意力的办法肯定是更受欢迎的。

来自他人的疑问:

这一小节主要是探讨我在网络上看到他人的疑问,并尝试给出我自己的答案。我看到的一个主要疑问就是如何照顾一些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制作的短视频。我起初并不了解这句话的意思,因为我想不明白播放时长这个参数怎么就波及了一些需要大量精力制造的短视频了呢?我后来明白,有不少类型的视频是制作者把自己几个月的创作浓缩到几分钟。这种视频的信息密度极高,在目前短视频能拿到流量红利的情况下,创造的收益也还不错。不少人担心这些视频的播放因为本身时长短,加上制作周期长,在播放时长上比不过一些长视频,导致视频创作者的收益减少,或者流量减少。我个人认为这个情况本质上不是个问题,因为这种视频本质上就是很耗费制作者精力和各种成本的,是属于高成本视频。高成本视频能够实现收支平衡本身也不容易,成本高了亏本的概率就很大。在短视频的流量红利的加持下,相当于这类视频有个额外的流量加成,但这种视频本身能吸引到的流量可能就是不足以支持自己的制作的,但是那个流量加成会给人一种误会,误以为能达到收支平衡。也就是说,视频播放时长这个参数只是把观众的注意力更客观的反应出来了而已,让各种资源的流向更加准确,并不是伤害到了这种视频及其制作者。

同时我觉得一些人还有一些误区,就是似乎时间越长的视频越能从这个参数里受益,因为观众能看的更久;短视频本身很短,观众就没法观看很久,所以数值就会很低。我个人的理解是长视频的总播放时长不一定长,因为视频质量很难把控。优质的短视频更能吸引用户反复观看,总的观看时长不一定更短。

总结

总的来说,这个新的参数能更客观地展示观众的注意力分布,一些被影响到的用户并不是被这个参数误伤,而是这个更客观的参数把以前的一些“迷路的注意力”送回正轨,避免了流量过度扎堆的情况,对于大家来说都是有一定好处的。但本人由于缺乏专业的知识,并不了解在技术层面这个参数实现起来的问题与难度,所以就在文章里没有讨论。欢迎懂得大佬在评论区多多补充,谢谢。

Photo by Agê Barros on Unsplash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