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充电标准一统欧美江湖,马斯克下一步想干啥?

516次阅读
没有评论

特斯拉充电标准一统欧美江湖,马斯克下一步想干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能链研究院

能够兵不血刃,让竞争对手主动“投诚”,以一己之力,让政府设立的标准成了“摆设”。在欧美市场,特斯拉充电网络正上演这样的一幕。

福特汽车是第一家与特斯拉充电网络达成合作的车企。6月初,福特汽车宣布,从2024年开始,其生产的电动汽车将在美国和加拿大使用超过1.2万个特斯拉超级充电桩,并在未来的电动汽车上安装特斯拉的北美标准充电端口(NACS)。

当盖子被掀开后,欧美汽车行业遭遇“特斯拉时刻”。

最近一周,先是通用汽车、沃尔沃相继进入特斯拉充电网络的“朋友圈”,就连大众汽车、现代汽车也回应,正在评估加入特斯拉充电网络的可行性。不仅是一众车企前簇后拥,北美主流充电运营商也纷纷“倒戈”NACS充电标准,与特斯拉站到了一起。

那么问题来了,特斯拉充电网络一统欧美江湖后,马斯克的下一步想干啥?

从北美到欧洲,拒绝特斯拉NACS充电标准越来越难

2023年7月3日,特斯拉(TSLA.US)股价涨6.9%,收279.82美元/股,市值一夜飙升560亿美元(约2100亿人民币)。从5月底开始,特斯拉市值已经涨了约3000亿美元(约21600亿人民币),而推动其市值暴涨的最大因素就来自于特斯拉充电网络。

刚刚过去的几天,欧美车企集体选择站队特斯拉

对于一项电动汽车充电标准来说,支持的车辆规模越大,虹吸效应就越明显。福特汽车2022年的销量是367万辆,通用汽车584万辆,分别是特斯拉电动汽车销量的2.8倍和4.5倍。三家联手,合计占到美国电动汽车销量70%的份额。

这两家北美汽车巨头倒向特斯拉阵营,一下子改变了风向。

特斯拉充电标准一统欧美江湖,马斯克下一步想干啥?

就连汽车行业协会和美国各州也力挺。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SAE)近日表示,目标是在6个月或更短时间内,让特斯拉充电连接器成为行业标准配置,这将使电动汽车充电站运营商更容易采用该端口。美国得克萨斯州、肯塔基州要求车企、充电服务商同时采用特斯拉的NACS标准和政府推行的CCS标准,华盛顿州、加利福尼亚州、爱荷华州和密歇根州迅速跟进。

之前对特斯拉NACS充电标准并不“感冒”的欧洲,也坐不住了。

6月28日,瑞典汽车制造商沃尔沃宣布支持特斯拉电动汽车充电标准(NACS),已经与特斯拉签署一项协议,明年开始沃尔沃电动车主将能使用特斯拉在北美的1.2万个超充桩,并开始配备特斯拉插头,成为欧洲第一家接入的汽车制造商。6月30日,瑞典电动汽车公司极星宣布入局。

更多的欧洲车企被裹挟,而不得不加入进来。道理很简单,当主流品牌的电动汽车均支持这一充电接口标准,充电站也都更新配置后,不加入的话就等于被孤立了起来,其电动汽车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也就降低了。

意大利Stellantis集团去年销售了634万辆汽车,排全球第五,旗下拥有标致雪铁龙和菲亚特克莱斯勒两大品牌,业务横跨欧美两个大陆。Stellantis集团也开始考虑使用特斯拉的充电标准。

对于同行的一致行动,大众汽车也回应,正在与特斯拉就采用北美充电标准(NACS)技术进行谈判,目前大众的充电网络部门Electrify America已同意使用该系统。颇为值得玩味的是,正被特斯拉全面碾轧的CCS标准,当年正是出自大众汽车与现代汽车之手。

不出意外的话,大众汽车、现代汽车、雷诺、宝马集团、奔驰汽车都会被迫与特斯拉NACS充电标准绑定在一起,因为拒绝起来变得越来越难。

全球五大充电接口标准,最终只剩美中两家

有人奇怪,欧美这些在全球摸爬滚打数十年的汽车巨头,即便在电动化汹涌而来的今天,随便一家的销量都超出特斯拉数倍,为什么会选择与竞争对手特斯拉站在一起呢?

显然不是被马斯克的个人魅力感化了,而是他们在电动汽车快速充电服务和体验上太不能打了。

这要从电动汽车全球五大充电标准谈起。

特斯拉充电标准一统欧美江湖,马斯克下一步想干啥?

全球五大充电标准

目前,全球主要有5种充电接口标准,北美地区采用的是CCS1标准,欧洲采用CCS2标准,中国则采用自己的GB/T标准,日本向来特立独行,也有自己的CHAdeMO标准。而特斯拉发展电动汽车较早,保有量大,一开始就设计了一套专用的NACS标准充电接口。

北美的CCS1充电标准主要使用地区为美国和加拿大,其交流最大电压为240V AC,电流最大80A  AC;直流最大电压为1000V DC,电流最大400A DC。

不过,尽管北美地区大多数车企被强制采用CCS1标准,但从快速补能的超充桩数量和充电体验上比较,CCS1严重落后于特斯拉NACS,后者占了美国快充60%的市场份额。其次是隶属于大众汽车的Electrify America,占12.7%,第三是EVgo,占8.4%。

据美国能源部发布的数据,2023年6月21日,美国共有5240个CCS1充电站和1803个特斯拉超级充电站,然而,特斯拉拥有的充电桩数量多达19463根,超过了美国的CHAdeMO(6993根)和CCS1(10471根)的总和。目前,全球范围内,特斯拉已拥有5000个超级充电站,超过4.5万根充电桩,在中国市场也超过1万根。

随着充电桩、充电服务企业抱团支持特斯拉NACS标准,所覆盖的充电桩数量正变得越来越多。美国的ChargePoint和Blink、西班牙Wallbox NV,以及澳大利亚电车充电设备生产商Tritium,已经宣布支持NACS充电标准。排美国第二位的Electrify America也同意加入NACS计划,其在美国和加拿大拥有超过850个充电站和约4000个快充充电器。

除了数量占优,车企“投靠”特斯拉NACS标准,往往是看中了比CCS1更胜一筹的体验。

特斯拉NACS的充电插头尺寸更小,重量更轻,对残疾人群、女性更友好。更重要的是,NACS的充电速度是CCS1的两倍,补能效率更高。这是欧美电动汽车用户吐槽最为集中的问题。

相较北美市场,欧洲CCS2标准本就与美标CCS1同属一脉,是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联合德国、美国八大汽车厂商联合推出的标准。随着大众、沃尔沃、Stellantis等欧洲主流车企倾向于使用NACS充电标准,欧标CCS2的日子不好过了。

这意味着,在欧美市场上通行的联合充电系统(CCS)标准有可能迅速被边缘化,特斯拉NACS有望取而代之,成为事实上的行业标准。

虽然各大车企声称会继续支持CCS充电标准,但仅仅是为了拿到政府的电动汽车和充电桩建设补贴。比如美国联邦政府规定,只有支持CCS1标准的电动汽车、充电桩,才能从75亿美元的政府补贴中分得一杯羹,即便是特斯拉也不例外。

丰田虽然年销售超过1000万辆汽车,但日本主导的CHAdeMO充电标准,地位却相当尴尬。

日本热衷于在全球建标准,所以很早就针对电动汽车充电设立了CHAdeMO接口标准,由五家日本汽车制造商联合推出,2010年开始推广到全球。但日本的丰田、本田等车企的燃油车、混动车势力庞大,在电动汽车市场上始终动作缓慢,缺乏话语权,导致这一标准没被广泛采用,仅仅小范围应用在日本、北欧、美国、韩国,未来也会逐渐式微。

中国的电动汽车体量庞大,每年销量占据全球60%以上份额,即便不考虑出口海外的规模,内循环的大市场也足以撑起统一的充电标准。但中国电动汽车正走向全球,预计2023年出口量超百万,是不可能关起门过日子的。

所以,中国的GB/T充电标准如何走出去,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助力电动汽车出口,是待解的问题。

马斯克的下一步计划,中国企业也在筹划

早在2021年11月,特斯拉就在法国、挪威、荷兰等欧洲国家开放充电桩,并逐步扩充到英国、西班牙等国家。今年4月,特斯拉更是在中国试点开放充电网络,首批试点开放10座超级充电站。

开放充电网络的直接好处是带来额外的收入。

摩根士丹利预测,假设2030年电动车普及率达到30%,特斯拉充电站占有率达80%,充电站业务利润率达到70%,特斯拉的充电业务估值将超过1000亿美元。据投行Piper Sandler & Co预测,到2030年,特斯拉每年通过为其他制造商的电动汽车充电,将增加约30亿美元的收入。

但提升特斯拉充电网络的利用率,摊薄充电设施建设和维护成本,创造巨额充电服务收入,这仅仅是第一步。

实际上,特斯拉的超充网络仅仅在欧美领先一大截,如果放在今天的中国,无论是高压快充的电动车型,还是250KW功率以上的超级充电桩的铺设,特斯拉的优势并不明显。但区别就在于,特斯拉推广充电标准和向同行电动汽车开放充电网络,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对车企来说,超充网络是护城河,是吸引用户购车的撒手锏,但对特斯拉来说,它最终会是一家能源管理和服务公司,电动汽车、充电网络仅仅是通往可持续能源发展路上依仗的工具,光储充协同发展才是实现路径。分布式光伏SolarCity、户用Powerwall 、大储Megapack、热泵等可以与电动汽车、充电网络高度耦合在一起,在能源的灵活调度和可持续发展中获利。

所以,除了自家地盘,特斯拉还必须“团结”其他的电动车制造商、充电站,让可调动的电动汽车“池子”足够大,统一充电接口就是关键的一步棋。

充电接口看似不起眼,却是能量输入输出的关键,关系到电动汽车的OBC、电池,还能延申到储能等产业链,涉及能效转换与提升。

在欧美市场,特斯拉电动汽车销量霸榜,光伏、储能等业务快速增长,一股独大之势渐起。但在中国,特斯拉这条路可能并不好走。围绕着电动汽车、充电服务这一核心场景,能链智电、特来电等也在围绕光储充、V2G、虚拟电厂布局,更有一众能源巨头虎视眈眈。

但对特斯拉来说,能依托中国成熟的新能源供应链体系,助其走向全球,也已经够了。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