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机器人亮相WAIC,外骨骼机器人企业为何迈入“具身智能”赛道?

580次阅读
没有评论

数月前,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公开表示,AI下一个浪潮将是“具身智能”(Embodied AI),作为人工智能进入物理世界交互的载体,具身智能将人工智能技术机器人实体相结合,是能够理解、推理并与物理世界互动的智能系统。作为人类的重要伙伴和助手,其将带来巨大便利和效益。

昨日,在2023 WAIC(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视频中的马斯克再次为机器人站台,认为在将来某个时刻,机器人和人类二者的比例可能超过1:1,“这意味着机器人将比人类多,甚至是多很多。这一趋势已经十分明显……在拥有大量机器人的未来,全球的生产效率将会提高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水平”。

通用机器人亮相WAIC,外骨骼机器人企业为何迈入“具身智能”赛道?

今年,在AI大模型加成下,具身智能或将打开新的想象空间。在今年的WAIC上,据了解有20多款机器人同时亮相,国内有一些企业和技术团队正在积极探索具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以期带来更加智能化、多元化的交互体验和生活生产应用能力。

从外骨骼机器人到通用人形机器人

2017年,傅利叶智能率先发布了国内首款商业化下肢外骨骼机器人,以双足机器人的形态开启了人形机器人的雏形探索。2019年,其通用人形机器人项目正式启动。凭借康复机器人技术在智能康复场景的成功应用,傅利叶智能逐步入局通用机器人领域。

此次在WAIC上亮相的是集合了傅利叶智能多年自研技术积淀的通用人形机器人GR-1。其身高1.65米,体重55公斤,全身自由度达40个,最大关节模组峰值扭矩可达300NM,步行速度可达到5KM/h,能负重50公斤。

通用机器人亮相WAIC,外骨骼机器人企业为何迈入“具身智能”赛道?

“这款机器人有高度仿生的躯干构型、拟人的运动控制,具备快速行走、敏捷避障、稳健上下坡、抗冲击干扰等运动功能,结合认知智能,能够与人协同完成动作,在工业、康复、居家、科研等多应用场景潜能巨大。”傅利叶智能创始人顾捷告诉动点科技。

GR-1采用电驱动技术,能够满足机器人的运动需求,具备高度的精确性和灵活性,相较液压驱动,性价比更高,有着商业规模化量产优势,同时在节能和资源利用方面也具有优势。从发布的视频来看,GR-1有着优越的机器人运动智能,其运动表现已能适应不同的任务需求和工作环境。

傅利叶智能在外骨骼机器人的研发过程中,沉淀了传感器、模块化设计、一体化执行器、仿生机械结构等底层技术,尤其在执行器关节领域更是具备了核心优势。对于机器人来说,执行器是确保其灵活行动和有效执行任务的关键,它决定了机器人在执行各种动作和任务时的力量、稳定性、负载适应能力以及安全性和可靠性。

顾捷认为,只有在关节传感、感知执行等方面取得突破后,才能让机器人完成各种动作,包括稳定性、力量和负载能力全面提升。“核心是我们在外骨骼线上积累了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能力,以及良好的算法控制和运动能力设计,使得它能够展现出非常好的运动能力。”

通用机器人亮相WAIC,外骨骼机器人企业为何迈入“具身智能”赛道?

AGI的最后一公里

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的具象化载体,在近年来的AI浪潮中收获了大量关注。反映在资本市场上,A股机器人板块近一季度涨幅接近13%,近一年涨幅更是超过了50%。

本次大会的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院长姚期智在聊到AI技术未来发展的时候,就提到了“强化学习、具身智能是一个很好的技术发展趋势,能够给智能机器人带来很好的发展。”

4月,小米集团宣布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新设立一家机器人技术公司,以进一步拓展其在智能科技领域的布局和发展。据了解,该公司由小米集团高级副总裁兼手机部总裁、品牌委员会副主席曾学忠担任法定代表人,经营范围为工业机器人制造与销售,服务机器人制造与销售,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等。

通用机器人亮相WAIC,外骨骼机器人企业为何迈入“具身智能”赛道?

同期,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也公布了最新的机器人研究进展,首次展示了在灵巧操作领域的成果,其灵巧手TRX-Hand拥有像人手一样灵活的操作能力,可适应不同场景,灵活规划动作,自主完成操作。不久前,其自主研发的多模态四足机器人“机器狗 Max”再度得到升级,动作、行为都更加接近真实动物。

近期,华为成立“极目机器”布局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注册资本8.7亿,经营范围包含电子元器件制造、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等。此前,华为已获得了一项“一种人机对话的系统和方法”新的聊天机器人专利授权,该专利显示华为的聊天机器人程序可根据话题生成回复。此次成立极目机器,很难不让人猜测华为对机器人产业的看好。

5月底,深圳市相关方案提及加快组建广东省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北京市则出台方案支持持续探索通用智能体、具身智能和类脑智能等通用人工智能新路径,突破机器人在开放环境、泛化场景、连续任务等复杂条件下的感知、认知、决策技术。

顾捷表示:“机器人是通用人工智能的最后一公里。也就是说,它可以作为人工智能下一代的真正载体,尤其是人形机器人。既然它会成为一个载体,那么它后面可能会像手机、电动汽车这样发展趋势一样,成为一个巨大的商业化未来。无论是小米、特斯拉还是英伟达,巨头都在纷纷布局这件事,就是因为只要未来能够实现通用化,它就会成为一个新的终端和平台。”

他也解释现在推出机器人产品,并非赶热点,而是之前即有布局。此前从康复领域沉淀下来的种种技术,将不断驱动傅利叶智能打造运动能力更强的商业化人形机器人,并努力成为新平台新标准的制定者。

通用机器人亮相WAIC,外骨骼机器人企业为何迈入“具身智能”赛道?

国盛证券认为,智能机器人是建立在AI大模型基础上能落地的最大应用。AI技术与机器人的结合,将弥补当前机器人在智能性、易用性、经济性上的短板,有效提升机器人在各个行业的渗透率。对此,顾捷直言,“傅利叶智能希望通过这次发布,为AI的身体做好准备。在“大脑”方面,我们非常希望与更多高校、团队以及具备AI大模型商业化构建能力的公司进行深度合作,进一步调试和开发各类应用场景。”

作为AI具身智能的下一代本体,通用人形机器人有望引领AI进入“具身智能时代”,同时也将推动专用机器人向通用机器人方向发展。顾捷认为,就像从台式电脑到个人电脑,再到手机的发展趋势一样,通用人形机器人未来会逐渐成为行业的主流。目前通用人形机器人硬件基础基本奠定,大模型推动的应用浪潮即将来临。感受到通用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未来可期,傅利叶智能不得不抢抓先机,将发展战略逐渐切入到万亿级通用机器人领域。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