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写公众号 7 年,聊聊我的方法

693次阅读
没有评论

如果你想过坚持写作这件事情,又或者想通过写作产出一些内容,你可以怎么做呢?本篇文章的作者就坚持写了7年的公众号,在经验的累积下,他也逐渐对写作这件事有了自己的思考和方法,不妨来看一下。

坚持写公众号 7 年,聊聊我的方法

2010 年,高考结束后的几天,我们拿到了答案开始估分。我对自己数学、英语、理综的估分成绩非常有信心,唯独语文拿不准。

后来分数出来,果然,除了语文之外,其余科目的实际分数同预估分数的差别在 2 分以内。

但我的语文遭遇了滑铁卢,90 分,刚刚及格的分数。

我判断,是作文离题了,因为其他的部分都很好预估。

13 年过去了,谁能知道,那个语文刚刚及格的少年,那个庆幸大学里面终于不需要再学语文的少年——

已经坚持写公众号 7 年了呢。

01

我很钦佩那些在各自领域做到专业的人,看着他们为自己的作品而骄傲时,我也希望自己成为那样的人。

有一次跟对象聊起「专业」这个话,我问她:你觉得我在写文章这个方面算是专业的么?

她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

我接着说:可是我既不是作家,也没什么人气,拿得出手的,就是坚持写了 7 年公众号,这也算专业么。

她继续说道:但你有自己的逻辑,写东西有自己的风格,很多人一看文字就知道是你写的,这个就是专业带来的成果。

我想,好像说的也是。

于是我在自己的素材笔记上记录下一条:聊聊自己7年来坚持写作而沉淀的一些方法。

我知道自己的这些方法并不能帮助一个人实现网络上普遍宣传的写作变现 ,因为我自己都就没有做到。

但在这些方法的练习过程中,我可以在 2 小时内产出一篇还算不错的文章,更重要的是在文章中清晰明确地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

我相信,这些方法对于一个普通人的作用是,他们经过这样的练习,也可以通过写作来清晰表达自己的某个观点。

这篇文章不会聊那些形而上的东西,比如为什么要坚持写作,比如写作可以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等等。

很多成功人士已经写过这些内容,在洗脑这点上,我的文字苍白无力。

我更想跟大家聊一聊的是,如果你决定开始养成写作的习惯,且真的希望写点东西出来时,可以做些什么具体的事情。

我会先聊聊素材库的积累,这是坚持写作的前提,接着是素材库的验证,如果利用朋友圈,通过小短文,来看看你对于素材的驾驭能力。

然后是一些写作过程中的技能,包括逻辑的构建、细节的描述和结尾的安排,这些在语文课上我们应该都学过,我只是分享一些自己的实操心得。

最后还是想聊聊坚持写作背后的心态,可以说坚持任何反人性的事情都是不容易的,在这个过程中会有哪些心态上的挑战,我在最后想跟你聊聊。

好的,那就不多废话,切入正题。

02

对于写作来说,素材库不是必须的。

但对于坚持写作来说,素材库不可或缺。

我从2016年开始写公众号,一路走来看见过很多一起申请了公众号,且发过几篇不错的文章的朋友,最后都断更了。

有些人跟我说,他们决定申请公众号时,往往处于某种冲动的状态下。要么是内心有很多想法想要表达,要么是决定改变自己当前的状态,养成某种自律的习惯。

但很少有人意识到,做一件事和坚持做一件事往往天差地别。

坚持的背后,意味着有某种机制推着人往前走,机制的存在,消除了主观上的最大不确定性。

素材库是什么呢?

对我来说,就是灵感的记录,一句话,一行字,记录下来就好。

对的,最关键的是要记录下来。内心再强烈的感情,在时间的腐蚀下,也会被遗忘,但记录下来的信息,回过头看,内心可能会有巨大的冲击。

我用的工具也很简单,就是flomo,无论是手机上还是ipad上,或者是PC的网页上,都可以随时记录,多端同步。

我不喜欢在记录灵感的时候需要写得非常多,或者打标签。不要、千万不要,至少我建议不要。因为很麻烦,人是怕麻烦的。

以最低的成本,记录最大范围的想法才是最关键的。

03

有了丰富的素材,接下来就开始写了么?

不,别着急。

你得先看看,当下是否具有驾驭这些素材的能力。

素材的记录往往发生在某些感性的瞬间,但冷静下来之后,你可能会发现,有些想法你现阶段还无法写出来。

例如我在看书的时候,觉得书里的某一两句话写得好,我就记在 flomo 里。但冷静下来我发现,有些话题我现在写不了,比如关于生死、关于抑郁症、关于诗和远方。

有些文字能冲击到我的心里,但我无法在它的基础上构建自己的作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上限,很正常,别在意。

我之前会觉得,哎呀,这么好的素材,不写一篇文章可惜了。但讲实话,能够驾驭、写得舒服,会比素材本身的好坏更重要。

千万不要让写作过程本身变得痛苦。

那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可以驾驭眼前的素材呢?

我的微信好友都知道,我会经常在朋友圈写一些小短文,这种小短文,其实就是我用来验证自己素材驾驭能力的一种方式。

如果点赞比较多,那说明自己的文字引起了更多人的共鸣,说明可以沿着这个素材继续深挖,最终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如果你写小短文的时候就觉得很吃力,发出来也是没什么反馈,那就说明你暂时还不适合写这个主题。

小短文本身并不需要在乎一些逻辑,更多的是从感性的冲击到理性思考。例如,当你看历史书籍的时候,某句话让你觉得写得很棒,你记录下来了。

那在你需要验证的时候,你可以试试围绕它进一步展开:读到这里的时候,你的想法是什么,你想到了啥,为什么会触动到你心里,是不是某种现代生活的体现等等。

你想到什么,都可以写出来,形成更口语化的小短文。

如果从主题到小短文都无法完成,那极大概率说明,你暂时hold不住它。

04

写文章的第一要义,是让读者能够看懂。而有逻辑的文字表达,是让别人理解你在写什么的关键。

如果你将写作仅仅视为一种面向自我的表达,只需要自己看懂就可以了,他人的反馈没有那么重要,但这一节你可以忽略,继续向下看。

但如果你希望这种表达更能被其他人理解,从而获得更多的认可与共鸣,那清晰易懂的逻辑框架就是你不得不面对的课题。

我在写每一篇文章之前,都会先写出它的框架,这就是我即将行文的逻辑线。

这个框架确保你的内容不会飘,有一个稳定的产出质量,同时也能确保你的产出结果。

没有逻辑框架的写作,很看你当时的状态。状态好,就文思如泉涌,很快就能写完。状态不好,对着电脑发呆,一天就浪费了。

过度依赖状态,就无法形成机制,对普通人来说,就很难坚持下去。

我自己常用的逻辑框架有两种:

  1. 总分结构的并行框架;
  2. 由问题串起的链式框架。

总分结构中的总:一般是某个结论或者某个问题。

如果是结论,那你就得在分的部分写验证结论的论点;如果是问题,那就得写对问题进行的分析。

并行框架一般被我用在写产品方法论相关的文章中,例如在《低代码表单设计》一文中,我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描述清楚模型驱动低代码产品中的表单设计

于是我按照产品模块,并行地描述了几个关键要素:数据模型、表单项、表单容器、模型驱动、字段关联等等,最后来个结尾,文章差不多就完成了。

并行框架特别适用于写干货类的文章,因为要写的对象本身很可能就是结构化的。

第二,由问题串起的链式结构,往往适合对某个话题做深度解析。

它的逻辑类似于5 WHY 面试原则——

对任何问题,面试官会连续深挖5层为什么,来考验你是否对这个问题有非常深层次的思考。

这个原则在写作上也适用。

例如在《聊聊字节》这篇文章中,我的主干内容是这么串起来的:

  1. 字节跳动工作累不累,很累,因为会议多
  2. 字节跳动为什么那么多会议
  3. 既然那么累,那大家是如何坚持下来的呢?一个重要因素是,薪资。
  4. 跳槽离开字节,薪资降了,我是如何跟自己和解的呢。

就这样,我以工作强度为切入点,最终着眼点人生规划与选择上,而这样的变化,就是由一个个问题慢慢串起来的。

有人会说,如果被逻辑框死了,是不是就失去了创造的可能性。

我的答案是,是的。但普通人写作这件事,往往到不了PK创造力的层面,能把内容写得让更多人看懂,就已经战胜了绝大多数人。

05

有了逻辑框架,接着就是内容的填充,这是很多人被困扰住的地方,他们不太知道如何把一个想写的主题写充实。

解决内容不足的方法可能有很多,但我认为最直接的方法,还是让这些内容带上你自己的烙印,那就是——

描述你眼中的细节。

不可否认,语言的艺术和美感有时候要看天赋,但细节的捕捉是普通人也可以做好的。

细节来源于观察。

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观察过你家楼下摆摊的新手小贩,当有人从他们摊位面前经过的时候,他们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是如何变化的。

新手小贩往往更加害羞,他们在顾客经过的一刹那会有一丝吆喝的冲动,于是脚步向前走了一点,但因为内心的害羞或恐惧,他们不会跟顾客对视,假装看着自己摊位,眼角在不经意间撇向人流。

你看,把观察到的东西记录下来,要写的对象自然而然就丰满了,内容也就多了。

观察没有诀窍,就是要不断地练习练习练习,再真实地记录下来。

我自己的习惯是,当我们想表达某种主观而模糊的情绪时,能否用更加真实而客观的细节填充进来。当我开心时,我的真实状态是怎样的,当我焦虑时,我回家开门之后看到的景象又是怎么样的。

更多的时候,丰满的细节远不只是起到了填充内容的作用,它还会让你的文字更有力量。

因为细节往往是具体的,而具体的场景往往会带来共鸣。

如果你的文字引起了一部分人的共鸣,那在他们的心里,你的文字就有着比它看起来更强大的力量。

06

有了逻辑,有了充实的内容和充满力量的细节,那还剩下什么呢?是的,开头、结尾和衔接。

好的文章,在我看来,开头要缓,结尾要硬,衔接要净。

这跟看电影其实是一样的。

开头要缓,因为这时候读者的信息是最少的,需要给他们一个铺垫,让他们进入到你构筑的这个世界中。

构筑开头的方法有很多:讲一个故事用来引入,描述细节用来铺垫,写读者熟悉的内容降低阅读门槛,都可以。

需要尽可能避免在开头出现陌生的概念,或者过多个人情绪的表达。读者的耐心是有限的,他们进入不了阅读状态,就会立刻逃走。

结尾要硬,因为结尾是读者信息量最大的时候,这时候你再给更多的细节信息,他们已经消化不了了。于是就得给他们整点硬菜,升华也好、联想也好,总之要在结尾处给他们一个忘记不了你文章的机会。

衔接要净,就是要交代清楚,上一幕是上一幕,这一幕是这一幕,就像地图上的导航一行,指向需要清晰明确。实在不行,就用序号1、2、3、4 标注出每个模块。

干净的衔接,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帮助你的文章显得更有逻辑。

07

虽然开头说,这篇文章不想写形而上的内容,但写到这里了,还是想聊聊坚持写作背后的心态问题。

我所说的心态问题,是没有变现压力的心态,是不需要靠写作养活自己的心态。如果是变现的问题,不好意思,我没有经历过,无法回答。

普通人坚持写作的最大困难在哪里?

预期太高,失望太多。

当你很认真地写了一篇文章,然后发出来,那种感觉就像你把自己的世界完全打开,然后在门口立个招牌:欢迎来参观。

这时候你可会发现,来的客人要么是你的亲戚,要么是你的朋友,他们很捧场地在朋友圈转发了你的文章,看起来很热闹。

但第二篇、第三篇过去了,亲戚朋友们尽到了自己的情分,你会发现来的客人越来越少,你好不容易打开的口子,因为这无人问津的惨状,就好像被什么东西扎伤了一样。

这时候你也许会冒出一个想法:可能我不太适合写作。

但你不会直接承认这个想法,而是会用类似「我太忙了」「他们不能欣赏我写的东西」来让自己的想法合理化。

最终,自然而然就断更了。

坦诚地说,我经历过很多次这样的过程:奋笔疾书、满怀信心、无人问津、自我怀疑。这是很正常的,谁都希望自己努力创作的成果被更多人认可。

关键是,如何坚持下来。

坚持做一件困难和反人性的事情,光想象它最终带来的成果是不够的(更何况我现在没有任何物质上的回报),有时候就是需要笨一点,迟钝一些。有人管这叫:

钝感力。

我们先建立起某种机制,从素材到逻辑到细节到点缀,先写它个10篇、20篇,看看会发生什么。在这个过程中,找到支撑你写下去的动力。

我因为很多原因更新过公众号:

  1. 有感而发,写一篇文章感情
  2. 面试失败,被打击,写一篇文章证明自己
  3. 想对一些人说的话,面对面说不出来,写一篇文章来表达
  4. 好朋友告别,写一篇文章作为纪念礼物
  5. 宣传自己的咨询副业
  6. 工作不顺利,写篇文章排解压力

这些驱动力,都是在我坚持的道路上,自然而然就冒出来的。

08

写公众号的人,一定问过自己:文字过时了么?现在还有人看文章么?

他们可能甚至想过,要不要将文字换成图片去小红书,要不要换成短视频去抖音,要不要剪辑成长视频去B站。

当然,从商业变现效率的角度讲,这个问题也许会有另一种答案。但从生命力的角度讲,我相信文字没有过时,它依旧是这个时代可塑性最强的,流通最广的,进行个体表达的工具。

我并不认为自己是多么成功的公众号创作者,但我相信如果我的那些老朋友没有断更,如果越来越多的人像我这样,表达观点,描绘生活,那我们会看到维度更多,更丰富,更有质感的世界。

这是我们共同的福祉。

专栏作家

大力哥呀,微信公众号:大力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一个90后产品经理,已经写了6年的公众号,通过输出获得了许多意料外的成长。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