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是唯一的嗎?從「超弦理論」的十度空間來思考宇宙之外的世界——《把手伸出宇宙之外:成為宇宙公民》

403次阅读
没有评论

宇宙是唯一的嗎?從「超弦理論」的十度空間來思考宇宙之外的世界——《把手伸出宇宙之外:成為宇宙公民》

你覺得,宇宙是唯一的嗎?又提到這個想起來就令人頭疼的問題了。每每思考「宇宙之外」、「時間流逝」,總是覺得這是思維所不能及的問題,然後停止思考。那麼,究竟科學家們是怎麼看待「宇宙是否唯一」的這一問題呢?

這個問題,是科學界仍在探索的問題之一,和複雜的「超弦理論」有關。我想,我們可以在宏觀層面上和大家說一說,讓大家對超弦理論有一個基本的認知。當然,也有的物理學家就直接了當地說,宇宙大霹靂時有太多的能量,僅創造出我們單一的宇宙,這股能量是絕對用不完的。於是,在我們的宇宙外,應該還要有幾乎數不完的宇宙;大霹靂和暴脹之聲此起彼落,不絕於耳。所以,宇宙太多了,我們的宇宙絕對不是唯一的。

持這種觀點,沒有人能說得過你,可以算你贏了這場辯論。但是即便你贏了,從理論上看來,還是有許多令人不滿意又充滿懸念的地方解釋得不清楚。所以呢,今天我們厲害一點,從人類發明出來、另外一個比較嚴謹的理論思維,來討論一下「我們的宇宙是否是唯一存在的宇宙」這個大問題。

我們一再強調,人類目前科學的兩大理論——量子力學相對論,都不是宇宙的終極理論;因為它們在宇宙大尺度轉接到核子小尺度的過渡中,無法嚴絲合縫地達到無間隙連接的境界。但自然界並不需要理會人類不完美版的理論,它一定是僅由一種理論來控制的。

目前,人類在宏大和高速的部分以相對論來解釋,細微的地方則用量子力學來解釋;兩者各行其道,生死不相往來,這就是現狀。

宇宙是唯一的嗎?從「超弦理論」的十度空間來思考宇宙之外的世界——《把手伸出宇宙之外:成為宇宙公民》量子力學和相對論至今仍然各自解釋著不同尺度的物理現象,仍然無法統合在一起。圖/AdobeStock

愛因斯坦從 1930 年左右開始研究,嘗試著想把兩種理論合併到一起,但直至他過世,都沒有成功。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現在仍然各樹其幟,了無瓜葛。

目前,我們瞭解的力有四種:引力、電磁力、原子核裡的弱力、夸克之間的強力。除了引力外,其餘三種力都已經合併起來,並且有多位物理學家因此獲得了諾貝爾獎;唯獨引力,不好處理。早在 1960 年,科學家就提出:一定要有新的理論。

科學家的「另闢蹊徑」

科學家們指出,新的理論不能再用粒子的概念了。因為質子、電子、光子這些都是粒子的概念,這樣的思維已經提出好一陣子了,但卻不能解決把四種力合起來的問題。

聰明的科學家就想,如果把宇宙最基礎的普朗克長度(10-35公尺)視為一條會震動的「」,並用它作為構建宇宙萬物的最基本單位——即我們說的「弦理論」——就可以把引力放進來了,因為弦的震動可以很好地解釋引力。

宇宙是唯一的嗎?從「超弦理論」的十度空間來思考宇宙之外的世界——《把手伸出宇宙之外:成為宇宙公民》弦理論示意圖。物質放大呈現不同階段,終結於「弦階段」: ①物質 ②分子結構(原子) ③原子(質子、中子、電子) ④電子 ⑤夸克 ⑥弦。圖/維基百科

於是,弦理論就開始蓬勃發展。但沒過多久,弦理論也碰到了「鐵板」,即弦是如何形成質子、中子、夸克的?這些物質又是如何凝聚、如何變動,才能形成現今含有很多黑洞的宇宙?弦理論並不能解決這些問題,這就很尷尬了。因為目前的量子力學、相對論,至少可以解釋宇宙的形成。

弦不夠,那就超弦

弦不夠,科學家們就提出了「超弦理論」。這裡面的「超」,意思為「超對稱」,因為我們身處的世界本應是對稱的,而此理論就是希望能夠回答在我們理論世界中,目前無法解釋的問題。鼻子和肚臍眼在身體中央線上、耳朵和眼睛左右各一、左右手鏡像對應、物質中晶體有規律的結構、角動量的守恆等等,都是因自然界對稱而產生的物理現象。至於超對稱更厲害了,要求費米子 (fermions)玻色子 (bosons)需要一對一、成雙成對出現,成為宇宙中更深層的對稱現象,企圖回答出目前人類無法解決的物理問題,並且尋找人類尚不知道的物理世界。

我們的世界有很多普遍對稱的規則擺在那兒。但規矩的存在,就是為違反規則準備的,就像交通法規是放在那兒,當人違規時才會用上的一樣。如果我們的宇宙是完美的宇宙,那就是超對稱的宇宙。不過,事實上宇宙自大霹靂那天,就已經不完美了。

宇宙大霹靂之初,出現了許多物質與反物質,它們本應是一樣多的;但反物質幾乎全部消失,僅剩餘了一部分物質,約是原來總量的十億分之一,這就是我們現在的物質世界。假如這個對稱沒有被破壞掉,那麼現在的宇宙就全部都是能量了,也就沒有我們現在的物質世界。

雖然從宇宙大霹靂的 0 時起,這個完美對稱就被破壞了約十億分之一,但宇宙的本質仍是想擁有超對稱完美的特性,所以我們現在就忽略宇宙那麼一丁點的缺陷,仍然用超對稱震動的弦,將宇宙描述出來。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描述了四度空間,即三度空間加時間。但是在四度空間,我們沒辦法建造出這麼一個「弦」,以滿足物理在自洽條件下,形容現在的宇宙。經過科學家的研究,如果用超弦製造現在的宇宙,需要九個空間加上一個時間,共十度空間才能夠滿足物理從頭到尾自洽條件。

十度空間,其中六個我們看不見

在這裡,我們就必須要提到一位為超弦理論做出巨大貢獻的華裔數學家——丘成桐。他在 1978 年提出:用目前的四度空間,再加上六個高度壓縮的空間,即變成了十度空間,便可以使用在超弦理論上,解決所有的物理問題。這個理論所創造出來的六度空間,就被稱為「卡拉比―丘流形」。

宇宙是唯一的嗎?從「超弦理論」的十度空間來思考宇宙之外的世界——《把手伸出宇宙之外:成為宇宙公民》圖 21-1 卡拉比―丘流形。 圖/《把手伸出宇宙之外:成為宇宙公民

卡拉比―丘流形,形容的是除去我們四度空間以外的另外6個空間。由於宇宙的能量非常大,卡拉比―丘流形的長度單位是用普朗克長度為基礎單位。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這個高度壓縮的卡拉比―丘流形,可以有很複雜的幾何結構,比如說,它可以擁有很多的洞。至於它能擁有多少洞,超弦物理學家看法不一,10 個不算少,1,000 個不算多。為了在這篇小文章討論方便著想,我們就算它有 500 個洞吧。現在把能由震動產生大小不等的能量的超弦引進來,假設它震動能量有 10 個量子層次,則這個超弦在每個流形的洞中,就能以 10 種不同的能量出現。如果總共有 500 個洞,則這個流形的總能量就有 10×10×10×⋯⋯,即 10 乘以 500 次的變化。換言之,這個有 500 個洞的流形,總共可能有 10500 種不同能量的內涵,也就等於有這麼多不同流形幾何結構的變化。

這些不同的幾何結構,即便各有不同的超弦震動能量內涵,但結構本身沒有道理不是穩定的。就像一座形狀複雜的山體,雖然因局部坑洞使得地勢變化的高度不同,造成各處局部勢能相異,但因為有局部坑洞的結構,滾石也有可能在半山腰就因為局部勢能穩定而被攔住,不再往下滾。所以,一個巨大的山體,可以有很多穩定的勢能位置;我們也可以說,它有很多不同勢能的幾何結構。

宇宙之外還有很多宇宙

回到有 500 個洞的卡拉比―丘流形,也就是說,它可以有 10500 的穩定結構。並且,我們可以將構建超弦理論所需要的所有東西放進去,包括引力場、電磁力、強核力、弱核力等等。其實,在滿足把量子理論和相對論嚴絲合縫、自洽無礙地結合在一起後,它竟然拉扯出了一個附帶的產品,即這個流形可以有龐大數目的不同幾何結構。也就是說,超弦理論也創造出了各種不同能量的宇宙。所以,以超弦理論角度看來,在我們的宇宙之外,應該還有很多宇宙,如 10500 那麼多,數目可能幾近無窮。所以,平行宇宙和多重宇宙的概念,就應運而生。

那麼,我們把所有理論放到超弦理論中,不是就可以了?並沒這麼簡單。因為要檢驗超弦理論所需要的能量太高了,已經高到可能永遠無法以人類科技文明所能產生的能量來驗證它的正確性。

科學家在地球上建立的「大型強子對撞機」,能夠創造短暫的巨大能量,但離檢驗超弦理論所需的能量,至少低了上億億倍。

超弦理論可能永遠超出人類能力能夠去驗證的範圍,所以我們仍需要繼續尋找在我們認知的範圍內,能夠解釋宇宙大霹靂及目前所有現象的單一理論。但依目前的理解,擁有不同結構和能量的宇宙數目應該有很多。所以說,我們生存其間的宇宙,也不是唯一的。

宇宙是唯一的嗎?從「超弦理論」的十度空間來思考宇宙之外的世界——《把手伸出宇宙之外:成為宇宙公民》

——本文摘自《把手伸出宇宙之外:成為宇宙公民》,2023 年 6 月,三民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