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AI 种菜的农业科学家们,试图发起一场产业革命

657次阅读
没有评论


作者 | 黎诗韵
编辑 | 郑玄

上海崇明岛,夏日的阳光透过玻璃屋顶,洒向一座庞大的「植物工厂」。工厂里的黄瓜、茄子、甜瓜、辣椒等作物都被日光充分照射,工厂内部也因此变得炽热。上午 9 点,汗流浃背的工人们决定收工。工厂科研人员之一、来自上海农业科学院「植物工厂」团队的丁小涛博士,正站在室外寻找片刻清凉。

这是上海农业科学院下属的设施农业崇明基地,富有未来感的「植物工厂」坐落其中——后者用一套智能控制系统,打造出了一个满足植物生长所需全部营养要素(光、温、水、肥、气等)的环境。它使农业种植完全摆脱了大自然的限制。
在这里,人类可以自主调控植物的生长环境,让植物得到最佳的生长状态。从每一种营养元素入手,一点点将植物的产量、品质推至新高点。
这勾勒出了发展「植物工厂」的意义:站在科技想象力上,它既能让人类摆脱自然条件限制、在火星、南极、远洋等极端环境实现蔬菜「自由」;站在现实民生上,它的集约化、全绿色种植方式,又能帮助我国应对耕地等资源的紧张,让老百姓一年四季可以吃到超高品质的蔬菜。
但「植物工厂」的优点,一直以来也是它的致命缺点——打造这样一整套智能化种植系统的成本太高,使其难以商业化落地,只能止步于航空航天、极地科考等非民用的应用场景。
近两年,「植物工厂」的民用化被一群科学家提升了日程。来自全国各顶尖机构的数十位农业科研学者,决定一起为产业「想办法」。他们思考的是:应该如何通过控制植物生长环境,以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取植物的最高生长收益(产量+品质),从而打破「植物工厂」入不敷出的现状。
他们过往积累的农业种植经验、以及包括 AI 在内的前沿数字化技术,将帮助他们一起应对这场挑战。

用 AI 种菜的农业科学家们,试图发起一场产业革命

上海农科院下属的设施农业崇明基地,阳光透过顶部玻璃洒向「植物工厂」。摄|极客公园

 

01

农业的顶尖

科技形态是怎样的?

 

在「植物工厂」,农作物生长的关键要素,都可以被人为控制。
光不仅来自大自然,也包括顶部的 LED 人工补光;温度由数十台空调和风扇控制;水由人工蓄水池引入、和营养液(肥料)一起被自动灌溉给植物;二氧化碳补给器能提供植物所需的气体。
植物所需的这些营养要素一起耦合,最终决定着植物的生长状态。这正是丁小涛这样的科研人员在做的工作——通过对各营养要素的精准调控,让植物达到最好的生长状态。

用 AI 种菜的农业科学家们,试图发起一场产业革命

崇明基地「植物工厂」培育的作物。摄|极客公园

「无论是在营养液、还是光配方(等营养要素)上面,有了一点点研究突破,能够提高植物的产量、让它们长得更好,我都很开心。」他说。
在他们的努力之下,「植物工厂」的作物高效生长。在现场,极客公园看到,黄瓜、茄子、甜瓜等作物的藤蔓一层层堆叠着,这意味着它们种了十几茬才拉秧(结束生长)。而传统种植方式只能种一、两茬。
从直观产量数字来看,崇明基地这座「植物工厂」的植物单位年产量,比传统种植提高了 10-20 倍。
不只产量,植物的品质也更好。在传统种植方式下,一旦光、温等生长条件不适宜,植物就容易生病。最后只能通过打农药解决。但在「植物工厂」,由于条件可控,植物的生长状态很健康。极客公园看到,工作人员只是在作物周围贴了一种黄色的纸来粘虫子。
「我们没有打药,你可以直接摘下来吃。」说完,丁小涛摘下一根黄瓜,吃了起来。品质也意味着营养价值,专家们还可以通过调控营养液,实现蔬菜的微量元素(如钾)定制。

用 AI 种菜的农业科学家们,试图发起一场产业革命

在崇明基地的「植物工厂」,黄瓜的藤蔓一层层堆叠着。摄|极客公园

我国是人均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设施农业——这种通过工业化手段调控环境、以实现植物高效、高质生产的现代化种植方式——已然成为应对我国农业资源短缺的重要举措。而「植物工厂」作为设施农业的「最高形式」,更是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目前,我国虽已是设施农业世界第一大国,设施栽培面积占世界总量的 88%。但其中,95% 以上是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植物工厂」的发展仍不足。「我们的目标就是希望通过植物工厂的发展,推动设施农业的发展。」丁小涛说。
最近两年,从学术界到产业界,一场针对植物工厂的研究正在悄然成风。
去年,上海农科院成立了这支「植物工厂」团队。队员丁小涛和何立中都曾在崇明基地工作近十年,其他队员也精通植物营养要素的调配,他们是「植物工厂」的先行探索者。
今年 3 月,他们接到了一个新的挑战。那就是在一个更高级、环境完全可控的植物工厂(没有自然光、全是人工光),去种植一个更高难度的、对环境异常敏感的全新蔬菜品种「翠恬生菜」(稍微改变营养要素就会影响其形状走向)。这意味着,环境调控与植物生长之间的关系,将被完全关联起来。
因此,团队的植物工厂「种植技术」将暴露无遗。
参与比拼的还有三支队伍。他们分别是研究「植物工厂」多年的中国农业大学学生团队、用工科视角研究「植物工厂」的上海交通大学团队、以及过去主要研究温室番茄种植的企业团队。(关于这次比赛的更多信息可见极客公园此前报道:《造一座「植物工厂」,提前演练「流浪地球」的终极形态》)。
「田忌赛马,多多益善。」在赛事评委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看来,来自工、农、企各领域顶尖团队的碰撞,「将有助于我们模拟出作物最理想的生长环境,更加透彻理解以植物工厂为代表的智慧农业,以及更好将其中国化、商业化。」
或许这场交流的意义,就是通过国内「植物工厂」顶尖科研团队的碰撞,去看人类到底能将植物的生长推进到一个怎样的边界、能将植物工厂的效能发挥到怎样的极限。

 

02

「植物工厂」

大规模商用正走向拐点

 
在崇明基地,还有一座特殊的「植物工厂」——它是仿照南极科考站「植物工厂」1:1 建造的。它的底部有 15 根粗壮的「支撑柱」,能牢牢扎根南极冻土层,为工厂抵御强风和大雪的侵袭。这座小子帮科考队员在极寒之地种出了生菜、上海青、韭菜等二十多种蔬菜,让他们每周能吃到两、三次蔬菜。
这正是早年间「植物工厂」最重要的应用场景——服务于国家战略级、军事级的用途,为人类摆脱自然条件限制、在极端环境种出蔬菜。
上世纪,「植物工厂」的诞生就源自 NASA(美国太空总署)在太空种植蔬菜的需求。2014 年,崇明基地为南极科考站建造了这座「植物工厂」。

用 AI 种菜的农业科学家们,试图发起一场产业革命

在崇明基地,仿照南极科考站「植物工厂」1:1 建造的模型。摄|极客公园

近两年,「植物工厂」的应用场景开始向更多场景拓展。
疫情时期,一些产业方开始设想,如果能在特大城市周边、社区楼下、居民家里打造「植物工厂」,那么人们将会获得更稳定、更新鲜、更高品质的蔬菜供应。这也符合植物工厂的终极消费趋势。「植物工厂」的发展被提速了。
但横亘在植物工厂和人们餐桌旅程的最后一道难关,是成本。
作为目前最高级别的农业科技形态,「植物工厂」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打造这样一个拥有完整工业化种植体系的工厂成本太高——以生菜为例,目前「植物工厂」每生产 1 千克生菜,大约需消耗 10 度电(约 6 元)。再加上种子、营养液、人工等成本,「植物工厂」生菜价格约为普通生菜价格的 10 倍。

用 AI 种菜的农业科学家们,试图发起一场产业革命

未种植作物的「植物工厂」全景,打造这样一个全工业化种植体系的成本太高。摄|极客公园

这导致其产品价格高昂,难以走向普通消费者的餐桌。
以崇明基地的「植物工厂」为例,丁小涛说,公司并不能靠给消费者卖蔬菜来赚钱,而是靠给客户卖「植物工厂」设备来赚钱。这也是国内外「植物工厂」的共同痛点。
突破这个产业难题,是丁小涛这样的科研工作者近年来的攻坚方向。依旧是从生产元素(光、温、水、气、肥)下手,农学家们可以通过探索最佳的生产元素调控——在生产成本控制得最低的情况下,让植物长得最多与最好、从而进一步降低生产的边际成本。
农学家有望通过这种方式,打平「植物工厂」的投入产出比模型。
这是这次比赛的核心目的、也是农学家们自己的期待。「植物工厂的商业落地是目前产业的一个难题,而作为这个产业的科研人员,我们希望能解决这个难题,」来自中国农业大学参赛团队的队长郑建锋说,他们此次参赛的目标就是,「探索出一套植物工厂产业化盈利的解决方案。」
然而,探索这样一套产业化方案有两个难点:一、到底如何最精密地调控生产元素,将「植物工厂」的效能发挥到最优。二、如何把这套方案无门槛推广给全行业。
事实证明,数字化+AI 是这两个问题共通的解法。

 

03

数字化、AI+农学家:

「植物工厂」效能提速

如果将「植物工厂」的运转比作一个系统:一端输入光、温、水、气、肥等营养参数(成本),另一端输出植物生长状态(产量、品质)。农学家们的工作是:最准确地理解植物每时每刻的生长需求,给予其最合适的营养参数,让植物发挥最好的生长状态。从而实现「植物工厂」高效运转。
而农学家的这些工作,都可以通过数字化——更准确地说是人工智能(AI),来提升效率。
以理解植物生长需求为例。植物不会说话,农学家通过观看它的长势、长相,来判断其状态和需求。现在,无需去现场,借助图像传感器,农学家就能随时随地观察植物的长势。甚至无需观测,借助二氧化碳传感器,农学家就能精确地从植物「吃了多少东西」,计算出它「长高了多少」。
了解植物当下的生长状态和需求后,结合植物本身的生长需求曲线,专家就能快速调整确定植物所需的营养参数。而目前,这个参数是先由 AI 算法作出,再经由农学家反馈和确定、最终再沉淀在 AI 算法里。
「一半靠专家,一半靠AI。」队员王虹说。在上海农科院这支「植物工厂」团队,一半是像王虹这样的传统农学家,另一半是精通人工智能、模型算法的农学家。农学家和 AI 一起,推动了植物的成长。

用 AI 种菜的农业科学家们,试图发起一场产业革命

此次比赛中,「植物工厂」集装箱里成长中的翠恬生菜。摄|陈达通

以二氧化碳为例,算法通过对生菜生长需求的捕捉,确定了其快速成长节点。此时,生菜对二氧化碳的消耗量变大,「就像小孩子,进入快速生长期后,他对营养的需求是很旺盛的。如果你补给不到位,就会耽误他的成长。」王虹说。最终,团队在合适的时机,补给了最佳浓度的二氧化碳。
以湿度为例,幼苗期的生菜湿度偏低,因此算法为其设置的湿度参数不低于 60 克/立方米。而成长期的生菜蒸腾量上升,算法又将其湿度参数控制在 80 克/立方米以内。
以温度为例,温度变化容易让生菜「烧心」——即内层叶片「灼伤」,最终影响产量品质。因此,在前期种植过程,算法将温度值恒定为 22 度。而在采收前一周,算法又对温度值进行了相应调整。
最终,在这次比赛中,上海农科院团队种出了最高产量的生菜。他们也获得了冠军。「这是因为我们更理解生菜需要什么,并给了它最优的生长条件。」王虹说。
而对于种植成本的控制,依然可以用算法来优化。
为了节约种植成本,郑建锋带领的团队设计了一套算法驱动的自动控制系统。简而言之,就是在每种生产要素的投入上,「能省则省」。
以温度为例,当种植环境从暗期(光照少)向明期(光照多)转换时,这套系统会阻止空调加温。反之,则让空调「判断是否要降温」。
以营养液为例,这套系统能让营养液泵「以合适的频率」、「间歇」运行。种植的前期,这套系统不给营养液降温,只有到了种植的「关键时期」,才给其降温。
最终,这支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学生团队拿下了「最佳节能奖」,并获得亚军。

用 AI 种菜的农业科学家们,试图发起一场产业革命

本次比赛中,四支团队各自使用的集装箱式「植物工厂」。摄|顾辰

「通过计算机的处理,我们简化了原先操作农事的流程,最终把能耗控制和产能(产量和品质)均提高了 30%-50%。」比赛评委、光明母港农业部总监王金华说。作为上海这一特大型城市主副食品供应方的光明食品集团、以及国内最大农产品上行平台的拼多多,是这次比赛的主办方。
它们对这次赛事的期待或许已经达成。王金华说,这次比赛的成功之处在于,它通过智能、算法的加持,为产业试验出了一套「更高效」、「更简易」的「植物工厂」生产模型——这套模型经过改良之后,将有机会在行业得到真正的推广和落地。
拼多多高级副总裁王坚则认为,拼多多一直积极参与前端的农业科技创新,只有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才能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满足消费者对于高品质、安全、健康农产品的需求。

04

特别的收获:

商业化思考

和这些农学家交流下来,极客公园发现,他们提到的一个难忘收获是「商业化思考」。
来自中国农业大学的博士生杨瑞梅说,过去在实验室做科研,她只需要关注自己的细分方向,比如光照参数。但今天,他们的研究已经带着产业的诉求,开始引入经济的视角。
这也是丁小涛所在的这支科研团队第一次撰写商业化方案。在提交给主办方的 54 页 PPT 上,他们不仅为自己的种的生菜设计了外包装 logo,还写下了对目标客群、产品优势、营销策略、销售模式等方面的思考——虽然这些商业化思路只占最终得分的 1/20。
「我们不仅要知道如何种好,更要去思考如何销售好,这是非常有意义的经历。」丁小涛说。目前,他们正准备申请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并希望将这套生菜栽培技术形成企业标准,推广至行业。

用 AI 种菜的农业科学家们,试图发起一场产业革命

6 月 6 日,15 位大众评审对决赛团队种植的「翠恬」生菜进行试吃并打分。摄|陈达通

本就希望探索「植物工厂」产业化解决方案的郑建锋,踏出了第一步。他发现,如果按照他们此次探索出的种植模型,进行「植物工厂」的大规模投产,生菜的成本将降为 2.8 元/株。如果把目标客群定为上海高资产家庭(他估计有 30 万户),生菜售价定为 4 元/株,那么五年内可以实现盈利。
他希望从一些小规模试点开始,吸引目标人群、甚至产业资本的关注。目前,已有一些产业方开始与参赛团队接触。
这正是拼多多举办农研比赛的意义,它能让科研的研究成果,更快地转化成社会价值。
郑建锋已经两度参赛,在第一届农研比赛中,他曾带领团队获得 AI 组冠军。当时,他们探索出的营养液配方动态调整技术,目前已被写成科普论文、并被嵌入算法模型,正在北京小汤山基地应用。
而他们那届的亚军团队,已经成立了「智多莓」公司,将自己的智能种植系统向全国推广。在云南省怒江州老窝村,他们通过这套种植系统,使当地草莓产业常用工成本下降 30% 以上、产量增加 30%,推动了当地草莓产业发展。

用 AI 种菜的农业科学家们,试图发起一场产业革命

比赛结束后,主办方共建农研基地,继续用于垂直农业的研究与探索。摄|付梵

这或许是一个多方共赢的结果。对科研人员来说,他们增加了产业视角,能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科研成果落地的价值。对产业方来说,他们能联合科研机构的力量,为自己的产业化难题找寻解法。
而从社会的角度来说,拼多多等平台公司深入农业上游、扎到细分前沿场景的创新,不仅能更好地带动消费者端的体验革命、更能助力农业创新的持续破圈。
这是这个时代有意义的尝试,值得长期做下去。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