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翻七番,“半年最牛股”联特科技还能走多远?

531次阅读
没有评论

股价翻七番,“半年最牛股”联特科技还能走多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一号公司,作者|萧田

人工智能正在加速改变这个世界——这一点也影响到了股市

上半年,A股表现整体相对平淡,从板块来看,上半年市场主线和结构性机会明显,有103只翻倍股,涨幅超50%的个股达430只。尤其是AI板块,更是当之无愧的牛股聚集地。

其中,来自武汉光谷的联特科技(301205.SZ)从5000余家A股上市公司脱颖而出,以768.83%的涨幅问鼎A股半年涨幅榜榜首,成为上半年最牛A股。

外界的焦点在于,这家企业如何能在短短半年内实现超7倍的涨幅?在资本潮起潮落的概念炒作中,联特科技为何能坚持6个月屹立不倒?下半年,联特科技能稳坐牛股宝座吗?

有实力但不多,资本市场为何盯上它?

众所周知,由OpenAI自主开发的聊天应用ChatGPT风靡全球后,立即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大模型开发的热潮。

在国内,以大厂领头的各大企业纷纷宣布各自的大模型与产品,通用大模型也迎来一波创业潮,一时间市场上热闹纷呈,任何人都不愿错失良机。

但从长远角度看,无论全球哪个大模型能成功或者不成功,整个人工智能的发展以及元宇宙、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算力底座的支持。

这对于带宽的要求同样极高。

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郑纬民在达沃斯夏季论坛上演讲时提到:“假如我要将4T的原始数据,从北京传到无锡去,用现在最快的网络,在网络不出错的情况下,需要多长时间?

答案是5天,就是这么慢。我们都不用网,把这些数据刻入磁盘,顺丰快递送,第二天下午就到了。”

郑院士简单的举例充分揭示了一个现实:目前的带宽远远不能满足人工智能时代的数据传输需求。而这也意味这一领域巨大的资本开支需求。

股价翻七番,“半年最牛股”联特科技还能走多远?

基于对于带宽的传输速率要求,作为人工智能上游的光通信模块,联特科技也就成为了今年上半年A股最亮的星。

招商证券分析师刘天浩分析,数据中心光模块不断升级,正在向800G迈步。流量数据的高速增长,不断推动数据中心架构升级,目前数据中心光模块正在迅速过渡到200G/400G速率,400G是高速以太网客户端接口的最新标准。

随着400G光模块的大规模部署即将到来,以及网络带宽和性能需求的不断加快,数据中心互连800G也将成为全新需求,未来将应用在超大规模数据中心、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算力中心中。

成立于2011年的联特科技,一直专注于光通信收发模块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经过十几年精耕细作,已经初步具备了从低速率1G到高速率800G的光芯片集成、光器件和光模块的自主研发、生产能力。

据年报披露,公司是国内少数具备100G/200G/400G/800G高速率光器件研发设计和批量化生产能力的厂商。

由此使得联特科技具备了身处“算力基础概念股”的基础。

不过这并非是市场看好其投资逻辑的全部,

实际上,目前国内多个企业具备400G及以下光模块量产能力。从2020年开始,中际旭创、光迅科技率先发布了800G光模块产品,进入2021年II-VI以及国内多家光模块厂商相继发布800G光模块产品。在800G这一最高端的细分领域,国内光模块厂商的研发进度已经初具先发优势。

但联特科技推出的800光模块并不算早,去年才向客户送样测试,时至今日仍未给公司带来实质性的营收。

真正区别于国内同行的优势在于联特科技海外市场的开拓。

成立之初,联特科技就通过差异化竞争的发展战略,分别在美国、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分别建立了子公司。而在人工智能芯片断供的背景下,联特科技可以借着境内外数据中心大力建设吃到红利。

财报显示,2022年,联特科技实现营业收入8.25亿元,净利润达1.13亿元,公司来自海外的订单贡献了85%以上的营业收入。

股价翻七番,“半年最牛股”联特科技还能走多远?

也正是在此双重因素的作用下,联特科技的实力虽然并非是国内最强,但却入了部分投资者的“法眼”,成为了一只大牛股。

AI潮起潮落,联特科技如何成为涨幅冠军?

回顾此前的“万模大战”,作为衡量一家大模型企业重要能力的三个维度——算力、算法和数据缺一不可,部分准备参战的玩家们很快便认清现实,这不过是一场由巨头主宰的游戏

这是因为所有大模型的开发都绕不开一个最关键的问题,那就是——能耗。即便是对大模型跃跃欲试,准备“带资入组”的大佬,也不得不掂量下:腰包里的银两,究竟够花多久?

知名计算机专家吴军做过一个非常夸张的比喻,ChatGPT每训练一次,相当于3000辆特斯拉的电动汽车,每辆跑到20万英里,约32.19万公里。

换而言之,ChatGPT每训练一次,就相当于3000辆特斯拉在一个月走完了21年的路。

背后的成本也是极其高昂的。国盛证券做过一次估算,GPT-3的单次训练成本就高达140万美元,对于一些更大的LLM(大型语言模型),训练成本介于200万美元至1200万美元之间。

过去一年,OpenAI的总支出是5.44亿美元。其中,“大模型训练成本中60%是电费”,华为AI首席科学家田奇在近日一场AI大模型技术论坛上强调,降本都增效已迫在眉睫。

在此背景之下,一些革命性的技术创新重新被ChatGPT带火,最典型的就是光子技术,即光电共封装技术CPO。一种能提高电信号传输效率的改善技术。

CPO即光电共封装技术,该技术是将光模块和芯片封装在一起,起到提升工作效率和降低能耗的作用,为暴涨的算力需求提供了一种高密度、高能效、低成本的高速互连解决方案。其概念与AI芯片、AIGC概念相关性极高。

据了解,美国大型互联网企业Amazon在其数据中心网络中已经开始使用CPO技术。通过CPO技术的应用,Amazon的数据中心网络速度提高了30%,同时还实现了能耗降低20%的效果。

市场空间方面,按照端口数量统计,Light Counting预测CPO的发货量将从2023年的5万件增加到2027年的450万件,产品线以800G和1.6TCPO为主。到2027年,CPO端口将占800G和1.6T端口总数的近30%,需求量翻90倍。在数据量爆炸的当下,实际上这个数据可能会更大。

以光模块起家的联特科技被认为具备“近水楼台先得月”的竞争优势,虽然在投资者交流会上,创始人张健坦言,公司还在积极建设CPO(光电共封装)核心技术和工艺平台,言外之意还处于技术开拓期,却还是被市场划进了CPO概念股的板块,被资本市场炒作为了CPO概念的“带头大哥”。

这也解释了AI+的炒作潮起潮落,联特科技股价却能从去年上市至今一路飙升,截至6月30日收盘报价182.77元。有投资人做过简单估算,如果年初购买1手联特科技,持有至当前可以赚1.62万元。

AI狂风还在继续,上半年“最牛股”还能稳坐下半吗?

人工智能概念股的炒作在今年上半年的股市中屡见不鲜,从互联网巨头到算力硬件公司,再到算法企业,炒作的基本逻辑始终在预期和稀缺性上。

以国内互联网大厂为例,ChatGPT获得成功后,阿里巴巴的通义千问、百度的文心一言、腾讯的混元大模型、华为的盘古大模型等等,据统计,三个月内,中国企业至少发布了79个基础大模型。

但截止目前为止,行业大模型并没有对各行各业带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实质性变革,因为预期没有落地,这些企业的股价在经历了一波快速上涨之后正经历部分回调。

反倒是以联特科技、剑桥科技为代表的企业通过硬件输出,收入可预期,在AI+回调时,卖水人自然具备了一定的抗跌能力。

另一方面,概念股通常是指拥有独特业务模式、先进技术或稀缺资源的企业,这些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在市场上具有独特性和竞争优势。

在AI领域,稀缺性主要表现在资源壁垒和能力壁垒上。

这波AI概念带动的各产业链行情,市场将CPO、光模块直接对标成新能源的光伏和锂电。

但实际上,对比光伏和锂电的全产业链几乎可以做到自主可控,联特科技所处的光模块,行业本质是在光通信产业链中价值含量不太高的一环。

股价翻七番,“半年最牛股”联特科技还能走多远?

图为光模块上下游产业链

一般而言,上游高端光芯片关键技术由少数国外厂家垄断,下游行业市场集中度高,头部企业议价能力很强。光模块行业处在上下游挤压之下,议价能力相对较弱,行业内部竞争激烈。

商业模式就是到处采购光芯片、光组件这类核心器件,再组装起来拿去向下游销售。

回到国内科技板块最大的痛处,就是芯片半导体仍然无法国产化。光模块产业中真正拥有壁垒且利润率高的还是在“光芯片”这一块,尤其是25G以上的高速率激光芯片,国产化率极低,依旧被海外巨头“卡脖子”。

换而言之,褪去联特科技身上光模块的标签,市场真正看重的而非光模块本身,却是背后CPO先进封装技术。

CPO封装技术的背后就是硅光技术。硅光,是以光子和电子为信息载体的硅基光电子大规模集成技术,是延续摩尔定律的另一发展方向。

目前半导体行业面临着制程工艺的瓶颈,随着先进制程向3nm、2nm推进,晶体管尺寸已逼近物理极限。而对比传统的电子芯片,光子芯片对结构的要求较低,一般是百纳米级。

知名投资者查理·蒙格尔(Charlie Munger)曾表示:“未来的世界将会是由几个核心技术所主导,而光学技术将会是其中之一。CPO技术的诞生将会极大地推动光学技术的发展,并且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国内已有多家企业布局CPO、硅光技术。据华西证券统计,主要企业包括亨通光电、中际旭创、华工正源、光迅科技等多家企业。无论是资本市场,还是行业地位,留给联特科技的时间都不多了。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