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黑马瑞浦兰钧二度递表:靠“镍王”输血80亿仍难逃亏损 | IPO观察

655次阅读
没有评论

锂电黑马瑞浦兰钧二度递表:靠“镍王”输血80亿仍难逃亏损 | IPO观察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时隔近7个月,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浦兰钧”)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招股书,摩根士丹利和中信证券担任联席保荐人。

资料显示,瑞浦兰钧是“镍王”青山集团控制的唯一从事电池制造的企业实体,近年来迅速成长为锂电行业黑马,并成功吸引上下游企业入股合作。不过与行业巨头相比,瑞浦兰钧的市场份额较小,成立至今尚未摆脱亏损。随着产能过剩危机的蔓延,瑞浦兰钧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还有待观察。

“镍王”青山背书,豪华股东加持

瑞浦兰钧成立于2017年,主要从事动力和储能锂离子电池单体到系统应用的研发、生产、销售,主要产品为方型铝壳刀片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面向乘用车、商用车、工程机械及储能等领域。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按年装机量计算,瑞浦兰钧是全球第十大新能源应用方面的锂离子电池制造商;按全球年装机量计算,为中国第六大新能源应用方面的制造商;按中国动力电池装机量计算;为全球第十大锂离子电池制造商;按全球储能电池装机量计算,为全球第三大锂离子电池制造商。

值得注意的是,瑞浦兰钧背靠“镍王”青山集团,是青山实业结合其自身丰富的矿产资源,在新能源领域投资布局的首家企业。

2022年3月,伦敦交易所“妖镍”事件一度让青山集团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据悉,青山集团目前经营全球最大的不锈钢及镍业务,位列2022年《财富》世界500强企业第238位,中国民营企业第13名。

近年来,青山集团通过直接控制或股权投资,对锂离子电池行业产业链上的多个范畴进行战略性扩张,包括开采及精炼镍、锂及钴以及生产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和电解液。

招股书显示,永青科技持有瑞浦兰钧62.6%的股权,青山集团拥有永青科技51%的股权,而青山集团由项光达通过上海鼎信及浙江青山直接及间接最终控制57.5%股权。因此,项光达、青山集团、永青科技、瑞途能源、温州景锂、浙江青山和上海鼎信共同为瑞浦兰钧的控股股东。

除了股权投资外,青山集团及其关联企业还对瑞浦兰钧进行真金白银的“输血”。据招股书披露,2020年至2022年期间,瑞浦兰钧及其附属公司从关联方收到的贷款分别为4.64亿元、52.7亿元和21.84亿元。
锂电黑马瑞浦兰钧二度递表:靠“镍王”输血80亿仍难逃亏损 | IPO观察

从关联方收到贷款

在赴港上市前夕,瑞浦兰钧2022年在市场上进行了三轮融资,引入上汽集团、中信投资、平安投资、中伟股份、深创投等股东。其中,上汽集团于2022年2月以27亿元领投瑞浦兰钧的产业轮融资,成为最大的外部股东。截至IPO前最后一轮融资,瑞浦兰钧的投后估值为303亿元。

钛媒体App注意到,参投企业中不乏瑞浦兰钧的客户和供应商。

2022年4月,瑞浦兰钧与上汽集团于广西柳州的全资控股孙公司成立了两家合资企业,分别建设产能为20GWh的动力电芯及电池包生产设施。招股书显示,瑞浦兰钧是上汽通用五菱的主要电池供应商,公司电池产品用于五菱宏光MINI EV汽车

此外,2022年7月25日,瑞浦兰钧与中伟股份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在产品供销、加工方面进行长期稳定合作,力求月度均衡购销。预计2022年-2030年,双方将实现三元前驱体、磷酸铁产品的采销总量80万吨-100万吨。

3年亏损超13亿元

在“碳中和”背景下,全球掀起大规模电动化浪潮,锂电储能市场迎来大爆发。这种背景下,全产业链扩产情绪高涨。

全行业加速扩产的节奏下,瑞浦兰钧自然也不能落后。招股书显示,瑞浦兰钧的产能从2020年1月的2.3GWh增长逾十倍,至2022年12月的35.2GWh,电池产品销售量由2020年的1.55GWh大幅增加至2021年的3.30GWh,并进一步增至2022年的16.61GWh。

依托母公司的资源优势,瑞浦兰钧快速成长为锂电黑马。不过与行业巨头相比,其所获得的的市场份额却有限。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2年国内动力电池制造商中,排名第一的是宁德时代,市场份额为48.2%;排名第二的是比亚迪,市场份额为23.5%;瑞浦兰钧以5.1GWh的装机量,获得1.7%的市场份额。
锂电黑马瑞浦兰钧二度递表:靠“镍王”输血80亿仍难逃亏损 | IPO观察

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

锂电黑马瑞浦兰钧二度递表:靠“镍王”输血80亿仍难逃亏损 | IPO观察

更重要的是,加码扩产并未同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招股书显示,2020年-2022年,瑞浦兰钧分别实现营业收入约为9.07亿元、21.09亿元和146.48亿元,同期净利润亏损金额分别约为5327.9万元、8.04亿元和4.51亿元,三年累计亏损额超过13亿元。

瑞浦兰钧表示,持续亏损的原因包括原材料价格波动、产能提升尚未发挥出规模效应、竞争加剧等等。

瑞浦兰钧产品的原材料主要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及电解液。报告期内,产品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以碳酸锂(磷酸铁锂正极的一种主要原材料)为例,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报告期内的平均价格分别为每吨人民币4.71万元、每吨人民币13.11万元及每吨人民币49.61万元。

由于原材料成本占各期销售成本的比例较高(报告期内分别为67.5%、68.3%、79.9%),因此,原材料价格波动直接影响公司的毛利率水平。

招股书显示,动力电池产品方面,瑞浦兰钧2020年至2022年的毛利率分别为19.4%、-10.5%、3.1%;储能电池产品方面,瑞浦兰钧2020年至2022年的毛利率分别为-12.7%、-24.5%、8.7%。公司此前还曾陷入卖得多亏得多的窘境。

“新入行者在供应链管理上面临着高壁垒,与供应商谈判的议价能力往往较低。”瑞浦兰钧坦言,公司未能及时按照原材料成本的增幅同步调整产品售价,以转嫁原材料成本增幅。

困扰行业发展的又何止原材料价格上涨。资本追捧、群雄逐鹿、全员扩产令电池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产能过剩危机正浮出水面。

据统计,2022年以来,动力电池的实际产能已经远超过装机量。去年全年,动力电池的累计产量是累计装车量的1.9倍。而今年上半年,形势也并没有好转,1-5月,动力电池的产能超过装机量整整114GWh。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曾预警,到2025年左右,电池的装车需求会在1200GWh左右,但实际产能却可能大幅超出,达到3000GWh左右。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动力电池面临产能过剩,行业大洗牌在所难免,头部企业有望占据更多市场份额,新入局企业的处境或将更加艰难。(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马琼)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