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海克财经,作者|许俊浩
不同于当下大模型概念的风起云涌、如火如荼,发展已近20年的全球云计算市场趋于平稳。
市场调研机构IDC近日发布了2022年全球云计算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市场追踪数据。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云计算IaaS市场规模为1154.96亿美元,同比增长26.2%;市场份额排名前五的云计算厂商分别是AWS(48.9%)、Azure(14.4%)、阿里云(6.2%)、谷歌云(5.6%)、IBM(2.9%)。
这样一个国际格局自2019年开始已较为稳固。
国内市场变数则相对多一些。
同据IDC数据,2018年下半年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份额占比靠前的厂商分别是阿里云(42.9%)、腾讯云(11.8%)、天翼云(8.7%)、AWS(6.4%)、金山云(4.8%);到了2019年下半年,华为云超越AWS跻身第四,金山云已归入“其他”;2020年第四季度座次再变,变成了阿里云(40.6%)、华为云(11%)、腾讯云(11%)、天翼云(8.7%)、AWS(6%);而2022年下半年排名已更迭为阿里云(32.6%)、华为云(13%)、天翼云(11.8%)、腾讯云(9.2%)、AWS(7.9%)。
作为外界打量国内互联网行业已绕之不开的头部玩家,字节跳动的身影却始终没有出现在云计算赛道前排。被通俗理解为“字节云”的火山引擎2020年6月才正式上线起步,此后一直在市场份额统计的“其他”里。
如今这朵存在感不强的云正试图随大模型风口起舞。
自2023年3月百度上线文心一言、2023年4月阿里推出通义千问以来,国内众多科技势力纷纷跑步入场,争相于高光之下紧锣密鼓推进大模型研发。据科技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图研究报告》,截至2023年5月28日,国内10亿级参数规模以上大模型已发布了79个。
面对各路友商百舸争流,火山引擎的选择有所不同——它宣布自己不做大模型,而是要服务好做大模型的厂商。
火山引擎已于2023年6月底发布了MaaS(模型即服务)平台火山方舟。依照官方表述,企业可借助火山方舟体验和应用多个大模型,进而根据自身业务需求敲定大模型组合。目前该平台已集成百川智能、出门问问、复旦大学MOSS、IDEA研究院等大模型。
云计算行业集中度颇高,优势厂商有赖于过往多年深耕,现已形成品牌势能。在没有颠覆性和独占性创新强劲加持的情况下,后起玩家逆势翻盘一改格局的难度相当大。火山引擎能否背靠字节既有优势并基于差异化策略实现对强者的赶超,需要打个重重的问号。
云业务重要性日益凸显而业内竞争持续走向深入,字节要想成功突围乃至成为领跑,要做的显然不止这些。
找寻突破口
火山引擎2021年6月被报道称,它的目标是成为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之外的“第四朵云”。
彼时火山引擎起步仅1年,初期强调的是数据智能和体验智能。在国内市场IaaS领域名列前茅者难以撼动的情况下,火山引擎以SaaS(软件即服务)为切口,自上而下构建云架构,再根据具体场景搭建IaaS层和PaaS(平台即服务)层。
据海克财经了解,火山引擎为此发布了基础服务、技术中台、智能应用、行业解决方案4个层面的产品:基础服务包括云原生操作系统下的计算、存储、网络等服务;技术中台包括研发中台、人工智能中台、数据中台、视频中台;智能应用包括智能营销、智能体验与创作、个性化推荐、智能数据等服务;行业解决方案则分为泛互联网、零售、汽车、金融等类别。
简单来说,火山引擎以字节资源和经验为基础,把内部技术商业化,设法贯穿企业研发、产品、运营、营销等不同层面的需求,再将之迁移到不同行业和领域。
以数据中台为例,火山引擎的卖点之一是A/B测试工具,即把产品的两个或多个变体随机展示给用户,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哪个变体效果更好。这种测试能帮助企业特别是互联网企业提升用户体验,以此提升决策精准度。不过,数据能力较弱的企业往往很难有效进行A/B测试。
调研机构Forrester于2022年4月发布的《火山引擎A/B测试总体经济影响白皮书》给出了更为具体的案例。据称国内一个注册用户数超过8000万的健身APP公司派遣两位工程师用半个月时间完成了A/B测试工具向企业私有云的全面接入,部署成本1.7万元;此后该公司在内容推荐、广告投递、产品功能开发等多个场景应用了测试工具,相应时段收益提升了520万元。
火山引擎官宣文本提到,这个名为DataTester的A/B测试工具到了2023年7月已在字节内部进行了超过240万次实践打磨,发布了新功能MAB智能调优实验,支持多场景实验开设,可实时计算各实验组的胜出概率,并按效果动态分配流量。
从内部业务做起,验证成熟后向外推广,这是火山引擎乃至字节的一贯路径,数据驱动的理念也由此诞生。但问题是,A/B测试工具仅属SaaS层面的微小端点,技术门槛并不算高,华为云、腾讯云、百度智能云等均有相关服务,但他们大多并未将其作为重要宣传点;以A/B测试工具为代表的经验,可以由字节推至其他互联网企业,未必适用于其他行业。
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国内云计算市场以IaaS为主,想以SaaS撬动IaaS难度很大。
中商产业研究院《2023年中国云计算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显示,2019、2020、2021、2022年中国公有云市场规模分别为689.3亿元、1276.6亿元、2181.1亿元、2371.4亿元,IaaS占比分别为65.6%、70.1%、74%、73.5%,SaaS占比则分别为28.2%、21.8%、16.8%、17.6%;预计2023年国内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为2838.5亿元,其中IaaS市场规模为2099亿元,SaaS为484.8亿元。
打比方来说,IaaS如同云计算的地基,SaaS是地基上的建筑,目前国内云计算市场尚处在大规模修建地基的阶段。以建筑来提升曝光度不失为有效的营销策略,但该策略达成的整体战绩远无法与地基更广阔的佼佼者们相比。
多云多模型
从云计算到大模型,火山引擎一直在放低姿态,以求占据一席之地。
云计算层面,火山引擎给出的方案是“多云”。
市场从早期的公有云、私有云,逐渐发展出更为复杂的架构和更多的计算场景,多企业数据中心组成的混合云或多云模式慢慢成型。部分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可能会选择与更多云服务商合作,从而降低服务中断的风险和对单一厂商的依赖。
市场给予了火山引擎一定空间,火山引擎便顺势推出了分布式云原生平台、多云安全、多云CDN等系列产品。2023年4月发布的分布式云原生平台即是面向多云多Kubernetes集群场景的企业级云原生统一管理平台。据称字节95%的业务已迁移至云原生平台,已有超过8万应用及各类服务在平台上运行。
但“多云”很难构成火山引擎护城河,因为多家云厂商在此之前已有布局。
2021年,华为云推出了业界首个分布式云原生产品UCS,腾讯云推出了云原生操作系统遨驰和云原生分布式云中心TDCC,阿里云也发布了包含云安全、云原生应用平台等系列产品。2022年阿里云还推出了分布式云容器平台ACK One,支持连接并管理任何地域、任何基础设施上的Kubernetes集群。
客观而言,当前无论是产品辨识度还是技术领先性,火山引擎都难拔得头筹。
我们不妨以谷歌开源的kubernetes来做说明。
kubernetes是目前云计算领域通用的容器编排引擎,大量产品都与kubernetes集群的连接和管理有关。2015年,谷歌与Linux共同发起成立了CNCF即云原生计算基金会,与kubernetes相关的项目在其中占有重要位置。
为了保证产品的兼容性和可移植性,CNCF于2017年推出了kubernetes一致性认证项目,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Azure、IBM等32家厂商通过了首批认证。
火山引擎加入CNCF的时间是2020年11月。先且不说火山引擎是否能够通过认证,即便具备了相应能力,与先行玩家的时间差也不可忽视。
应该说,以“多云”为核心使火山引擎有了进入云计算领域的落脚点,但它并不能直接使火山引擎获得市场竞争优势,更不要说在市场份额上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逻辑相近的是大模型。
在2023年4月18日火山引擎举办的原动力大会上,火山引擎总裁谭待提到了“火山引擎不做大模型”“国内七成大模型厂商在火山引擎云上”等相关说法。依照官方口径,把火山引擎上的大模型客户统计出来,拉一个目前市面上的大模型名单做分母,计算出来的数据就是70%。
这里的“七成”值得稍加延展。
雪球网友“林不再”以民生证券几乎同期即2023年4月9日发布的一份大模型研报为基准,通过公开资料梳理,发文认为“七成”一说不确或这“七成”客户多属关注度较低的小厂。
网文称,在民生证券不完全整理的主流大模型厂商或科研院所中,阿里、京东、腾讯、百度、华为、商汤科技、科大讯飞等企业使用的基本是自家平台;IDEA研究院、燧原科技、聆心智能、智源研究院、西湖心辰等依靠的是自有算力;网易由服务器头部企业浪潮信息提供支持,澜舟科技、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等均与华为云合作,香侬科技等与阿里云合作;表单中的32个大模型,明确使用火山引擎进行训练的厂商,只有MiniMax和毫末智行。
事实是否果真如网友“林不再”分析的那样暂且不提,重要的是该方向并非只有火山引擎。
以云计算巨头亚马逊AWS和微软Azure为例,AWS已推出大模型训练平台Amazon SageMaker、Amazon EC2、Amazon Elastic Inference,Azure则已推出大模型训练平台Azure Machine Learning。
选点于此的火山引擎,挑战可见一斑。
远期不定数
以客户形象为平台背书是字节的常见打法,与“国内七成大模型厂商在火山引擎云上”类似的表述还有“先进企业,先用飞书”。
火山引擎与飞书对字节的意义均在战略级层面上。
在2021年11月字节组织架构调整中,飞书和火山引擎成为与抖音、TikTok、大力教育、朝夕光年并行的业务单元,相关负责人直接向字节CEO梁汝波汇报。2023年2月,梁汝波在公司成立11周年内部信中表示,公司对To B业务飞书与火山引擎的研发投入不低于抖音和TikTok,尽管ROI即投资回报率不划算,但做好企业服务对字节成为好的科技公司非常重要。
关于这两项To B业务,字节总是习惯性地讲述“能力溢出”的故事。如前述A/B测试工具一般,字节将内部应用和验证过的好工具外溢推广给其他企业。只是火山引擎的这种故事可信度略逊于飞书,因为字节国内业务从阿里云迁移到火山引擎不过3年,受地缘政治因素影响的TikTok使用的则是AWS、Azure、谷歌云。
飞书6年和火山引擎3年的成长轨迹还说明,字节的能力并不广泛适用于所有企业,正如飞书MAU即月活跃用户数迄今仍卡在千万瓶颈。
即便是反复说明对云计算业务投入的耐心,字节也很难在降本增效的大环境下对其无限投入。比如高成本、长周期的IaaS,除了已经耕耘多年的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还有众所周知资源强大的运营商云如天翼云、联通云、移动云。据海克财经了解,阿里云已在全球29个地域建立了数百个数据中心,国内可用区50余个;腾讯云全球数据中心超过200个,国内可用区40余个;而字节仅在河北张家口等地建设了数据中心。
前期投入已然拉开差距,大玩家们还多次降价,后进入者追赶难度可想而知。
2023年4月,阿里云在2023阿里云合作伙伴大会上官宣“史上最大规模降价”,核心产品价格全线下调15%-50%,价格调整于5月7日生效。而5月16日,腾讯云和移动云也宣布核心产品降价,腾讯云降价幅度最高达40%,移动云部分产品直降60%。5月23日,京东云也紧随脚步,推出“全网大比价”活动,以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为比价对象,承诺官网列表按上述厂商最低价结算。
在这波降价潮里,火山引擎并未站出来给予客户更具吸引力的价格。
火山引擎当然也有独特优势。
源自今日头条、抖音、西瓜视频等核心产品的作战基因使得火山引擎颇长于视频类内容场景,如其数智平台VeDI推出的增长分析工具DataFinder,能够在视频发布场景中对全链路进行分阶段埋点,在用户拉新、行为流转、用户留存等业务场景中发挥作用。
火山引擎还在2022年底推出了内容云解决方案,简单说就是任一APP接入内容云服务后都能迅速搭建出符合自身属性的内容模块,帮助企业将用户留在APP中。
只是这些优势还未助推火山引擎实现爆发。
除了2023年6月火山方舟发布的新闻外,火山引擎近期为人关注,更多与字节有关——据称字节已在春节后向英伟达公司购买了总价超过10亿美元的GPU,这些GPU将用于支持字节在人工智能、云计算、游戏等领域的业务发展。该消息触发热议的关键点在于,大批量采购GPU很可能说明火山引擎不做大模型不等于字节不做大模型。
如揣测为真,则火山引擎前路更显迷茫。
但字节做云,势所必然。
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大陆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同比增长6%,达77亿美元,占全球总体云计算支出的12%;预计2023年中国云服务支出将增长张12%。Canalys认为,ChatGPT使生成式AI和AI大模型备受追捧,这将为云服务市场带来新的增长机遇。
机遇的另一面是高投入之下的战略定力。先发友商阿里云投入10余年时间,到2020年第四季度才开始盈利,百度智能云迟至2023年第一季度才首次实现季度盈利,腾讯云、华为云则至今没能盈利。
字节大可保持长期作战的耐心,同时继续寄望“大力出奇迹”,等待火山引擎步步为营走到舞台中央,贡献丰硕成果。但近年国内市场份额排名位次的多次变动足以说明行业竞争之复杂激烈,火山引擎踏上的这条路能否走通以及要走多久,无人能够给出答案。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