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BT财经,作者 | 碣石
做快递物流起家的顺丰,也干起了直播带货的生意。
赴港二次上市之前,王卫究竟在焦虑什么?最近,顺丰在自有微信小程序等渠道,做起了直播带货的生意,从带货品类和运作模式来看,似乎是在学习东方甄选。
而早在今年年初,顺丰就在客户答谢会上表示:“以直播电商解决方案+,为企业用户提供全场景、一体化综合物流解决方案,主要客户群体以农产品为主,这也是顺丰优势领域。”
不过,也有部分观点认为,顺丰现在涉足直播带货领域,是为了在香港二次上市,而编织的一个新故事。
因为就在不久前,顺丰控股发布公告,称正对香港资本市场股权融资,进行研究咨询、探讨论证等前期工作。同时还表示:截至目前,公司尚未确定具体时间表,也没有确定具体方案。
在资本市场上,顺丰的投资一直都是大手笔,比如其花费数百亿元,在湖北建造鄂州机场,如今已快要投入使用;不过,其投资的丰网速运、嘿客、顺丰优选、丰趣海淘等项目,发展却不尽如人意。
为了筹备港股上市,顺丰在今年开始开源节流,在业务量、毛利率提升的背景下,其净利润实现了大幅增加;但是,其2021年赴港上市的顺丰同城,如今的表现却差强人意。
除了资本市场的压力外,竞争对手的存在,也让顺丰感到“压力山大”。比如,“黑马”极兔不久前递交港股上市申请;背靠阿里的菜鸟,也计划于香港上市;而其传统的对手:中通、圆通、申通、韵达等,也在市场上对其步步紧逼。
想要登陆港股的顺丰,一关闯过之后,似乎还有很多关卡等待着它。
屡屡投资、屡屡失败?
预备在港股上市的顺丰,融资方面一直是个大手笔。
早在2017年,顺丰控股就借壳鼎泰新材,在A股完成上市。之后,顺丰在这次借壳过程中,配套募资总额80亿元;又在2019年,发行可转债募资58亿元;到了2021年,顺丰再度定增募资199.1亿元。
可以看出,在A股上市6年以来,顺丰控股已从国内资本市场,募资超过330亿元。但是,在资本市场上,募集了这么多钱的顺丰,钱都花在了哪里呢?
2019年1月,顺丰发布公告,投资320亿的鄂州机场项目,获得发改委批复。公告显示:机场工程投资158.57亿元,转运中心工程投资115.29亿元,顺丰航空公司基地工程投资37.52亿元,供油工程投资9.25亿元。
如今,顺丰鄂州机场已全部完工,成为中国首个专业货运机场,运力号称“亚洲第一、世界第四”;鄂州机场航空转运中心,有望于今年第三季度投入使用。
但是,收益的反面往往写着风险。毕竟,顺丰控股在2022年的净利润,不过61.74亿元;豪掷上百亿的机场建设,如果后续运营出现差池,很可能成为大累赘。
除了对于鄂州机场的投资,顺丰还在2020年,成立了丰网速运,正式与“通达系”主导的电商件阵地,进行贴身肉搏。对此,顺丰控股创始人、董事长王卫,多次向股东表示:“顺丰只是利用剩余资源做电商件。”
不过,三年时间过去,与“通达系”、极兔等对手相比,丰网速运的日子并不好过。相关信息显示:2023年一季度,丰网速运营收为6.91亿元,同比下降78.89%;净亏损1.43亿元,亏损同比收窄80.86%。
持续低迷的业绩,让顺丰对丰网速运失去了耐心。2023年5月,顺丰与极兔签订协议,以11.83亿元的价格,将丰网速运出售给了极兔。不仅如此,顺丰还在此次交易的同时,参与了极兔的D轮融资,拿到了极兔1.54%的股份。
顺丰的投资布局,还远不止这些。2014年,顺丰投资嘿客品牌,在全国开通上百家线下网购服务社区店,并宣称未来将投资近10亿元,对嘿客进行品牌投资。但在2017年,顺丰宣布放弃嘿客品牌。
顺丰的嘿客品牌被放弃时,作为其新的社区团购项目,顺丰优选开始启动。但自从正式上线以来,顺丰优选已换了7任CEO,发展方向并不稳定,在市场上始终没有明显优势。
而在2015年,顺丰海淘项目上线,顺丰开始自营跨境电商,之后该项目改名为丰趣海淘。2019年,丰趣海淘宣布破产;2022年,法院对其正式清算。
有观点指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王卫选择站在直播电商平台背后,逐步完成链路和基础设施建设。如今,顺丰开始在自有微信小程序等渠道试水直播带货,王卫显然是站到台前,利用自身生鲜农产品领域的优势和资源积累,入局直播带货,以快速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并寻求最大化利用现有资源。但是东方甄选俞敏洪可以亲自下场直播带货,并带来巨大的流量红利,这一点王卫又似乎无法做到完全复制。
利润为何大增?
虽然在投资上屡屡失败,但是如今的顺丰控股,却似乎处于历史业绩最好的时期。
财报显示:2023年一季度,顺丰控股实现营收610.48亿元,同比下降3.07%;营业利润23.62亿元,同比增长10.39%;归母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增长68.28%。
可以看出,在今年的第一个季度,顺丰虽然营业收入小幅下降,但是与去年同期相比,其净利润却有了显著增长。
顺丰控股净利润的增加,一方面的原因,似乎来自经营业绩的改善。
财报显示:2023年一季度,顺丰控股实现业务量(不含嘉里物流快递件,及公司国际货运及代理、供应链的业务量)28.88亿票,同比增长18.23%,其中速运物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4.87%。另一边,顺丰控股毛利率为13.86%,相比去年同期,提高了1.6个百分点。
可以看出,在业务量和毛利率方面,顺丰控股与过去相比,业绩有着显著增长。同时,关于其净利润大幅增加,另一方面的原因,则似乎来自成本的减少。
财报显示:2023年一季度,顺丰控股营业总成本,为592.66亿元,去年同期为614.46亿元,同比减少3.5%;其中,营业成本为525.88亿元,去年同期为552.64亿元,同比减少4.8%;但是,其销售、管理、研发费用,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所增加。
其中,顺丰控股销售费用为6.91亿元,去年同期为6.4亿元,同比增长7.4%;管理费用为47.56亿元,去年同期为43.2亿元,同比增长10%;研发费用为5.97亿元,去年同期为5.57亿元,同比增长7.1%。
可以看出,为了给香港上市做铺垫,顺丰在净利润的提升上,颇下了一番功夫。不仅如此,顺丰还试图在资本市场上,给投资者以信心。
比如,其自2022年9月开始,便以公司自有资金,对A股股票进行回购,截至2023年5月31日,顺丰以集中竞价方式,回购1亿元股票,占总股本的0.04%。如今,顺丰控股的A股股价,在47元左右,市值约为2310亿元。
其实,顺丰与港股并非第一次亲密接触,早在2021年,顺丰就分拆旗下同城业务,让顺丰同城在港股完成上市。
财报显示:在整个2022年,顺丰同城实现营收102.56亿元,同比增长25.58%;营业利润为负的2.86亿元,同比增长68.03%;归母净利润为负的2.87亿元,同比增长68.08%。
同时,在港股市场上,顺丰同城如今股价不足11元,相比14.08元的发行价,跌去了20%以上,市值在100亿元左右。
由此可见,顺丰同城在港股市场的表现,似乎并不尽如人意;因此,这次筹备赴港二次上市的顺丰,可能也面临着较大压力。
对手不止一位
带给顺丰压力的,并不只有资本市场对于业绩、股价的考核;竞争对手的咄咄逼人,才是顺丰面临的最大难题。
比如,作为近年来快递界的一匹“黑马”,2015年成立的极兔,从印尼开始向外扩张,如今在东南亚和中国市场,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给顺丰带来了很大压力。
沙利文数据显示:按2022年包裹量计算,极兔在东南亚业务量排名第一,业务量超过25亿件,市场份额达到22.5%;在中国市场上,极兔2022年业务量超过120亿件,市场份额已达10.9%。
早在2021年,极兔速递便以68亿元的价格,收购了百世快递。今年6月,极兔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开始了自己的IPO进程。
招股书显示:2020年至2022年,极兔营收分别为15.35亿、48.52亿、72.67亿美元;其中,来自东南亚的收入,分别为10.47亿、23.78亿、23.82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50.9%;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分别为4.79亿、21.81亿、40.9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92.5%。
另一边,在中国快递行业中,同样占据举足轻重地位的菜鸟网络,也在今年5月公布了上市计划,预计未来在香港进行上市。
财报显示:2023年一季度,菜鸟营收为189.15亿人民币,抵消跨分部交易后,外部营收同比增长18%,其中国际业务营收占比超过50%;而在今年6月份,菜鸟刚刚以约39.78亿元的价格,买下申通25%的股权,并通过一致行动人,持有圆通速递20.65%的股权。
除了极兔、菜鸟之外,与顺丰在港股狭路相逢的,还有中通快递。今年5月,中通自愿将其在港交所的第二上市地位,转为主要上市地位,完成港股、美股的双重主要上市。
财报显示:2023年一季度,中通快递营收为89.83亿元,同比增长13.7%;毛利为25.23亿元,同比增长55.8%;净利润为16.65亿元,同比增长90.2%。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同比扩大1.8个百分点,达到23.4%。
可以看出,已在港股上市的中通快递,在营收、净利润方面,要比顺丰更有优势;不仅如此,在如今的快递市场上,顺丰其他的传统竞争对手,同样不让其省心。
根据财报显示:在2023年一季度,圆通、申通、韵达营业收入,分别为129.14亿元、87.44亿元、104.4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19%、22.25%、负的9.38%;三家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9.06亿元、1.33亿元、3.5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08%、24.91%、2.96%.
可以看出,不论是极兔这样的“黑马”,还是菜鸟这样的“大玩家”,亦或是“老朋友”四通一达,包括现在的新对手东方甄选,顺丰应付起来都不会轻松。
不仅如此,在登陆港股之后,顺丰该如何用投资扩大收益,如何继续提高营收、利润,如何保证自身市值的增长,也成了人们持续关注的问题。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