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浙江信凯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信凯科技”)更新披露了招股说明书,拟主板IPO上市,公开发行不超过2343.489万股。
钛媒体APP注意到,截至8月4日,共有39家公司成功登陆A股主板,上述39家公司的平均首发市盈率为28.14倍,而此次信凯科技选择11.62倍市盈率赴主板IPO上市。经营方面,公司存在向竞争对手采购产品的情况,同时公司的毛利率远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另外,公司每年在研发上投入300万元至500万元的情况下,而今却要问市场募资1.65亿元扩大研发。
11.62倍市盈率
信凯科技成立于1996年,由章丽仙、李治和李武出资设立,其中章丽仙持有的股权实际上是为其子李治代持。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李治、李武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合计控制信凯科技97%的股权,且上述两人为兄弟关系,因此上述两人均为公司的实控人。
2021年12月,湖州慧凯以9.48元/股的价格进行了增资,增资完成后,信凯科技的估值达到了6.66亿元,若以2021年信凯科技扣非后归母净利润7820.07万元计算,其市盈率为8.54倍。
信凯科技此次IPO欲募集26462.52万元,公开发行不超过25%的股权,若信凯科技成功上市,其估值或将达到10.59亿元。若以信凯科技2022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9108.96万元计算,其IPO的首发市盈率将达到11.62倍。
虽然信凯科技上市可以提高公司的市盈率,但这市盈率或许真的不高。信凯科技在申报稿中选择的同行可比公司分别为百合花、七彩化学、双乐股份、联合化学。Choice金融终端显示,截至8月4日,上述4家公司的PETTM分别为28.11倍、-95.67倍,939.94倍、36.58倍。(注:七彩化学、双乐股份2023年一季度的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0.18亿元,-109.09万元)
与此同时,Choice金融终端显示,截至8月4日,今年共有39家公司成功登陆A股主板,上述39家公司的平均首发市盈率为28.14倍。那么,为何信凯科技会选择如此低调的市盈率申请IPO上市?同时,若剔除七彩化学、双乐股份的市盈率,为何信凯科技选择的市盈率会远低于百合花、联合化学?
竞争对手是客户
信凯科技是以产品开发、品质管理、供应链整合和全球销售网络布局为核心竞争力的着色剂专业供应商,主要从事有机颜料等着色剂的产品开发、销售及服务。
此外,报告期内,信凯科技暂未涉足生产环节,主要凭借产品开发、品质管理及检测能力整合上游供应链资源,为客户提供相对齐全且专业的有机颜料产品及服务。
虽然未涉足生产,但是2020年-2022年(下称“报告期”),信凯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99亿元、12.06亿元、11.9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165.56万元、8902.27万元、8531.09万元,年均营收超10亿元,净利润超6000万元。
需要指出的是,招股说明书显示,信凯科技的同行可比公司分别为百合花、七彩化学、双乐股份、联合化学。其中报告期内,信凯科技向七彩化学采购的金额分别为12269.24万元、15185.09万元、10146.73万元;向百合花采购的金额分别为11475.83万元、12122.28万元、12565.26万元,而七彩化学和百合花均始终位列在公司的前五大供应商的名单中。那么,为何信凯科技会向竞争对手购买产品?
除此之外,钛媒体APP注意到,报告期内,信凯科技的毛利率分别为15.21%、15.93%、15.41%,而百合花的毛利率分别为 26.04%、26.08%、19.74%,七彩化学的毛利率分别为35.46%、31.61%、26.17%。那么,为何百合花、七彩化学的毛利率持续下滑,而信凯科技却能始终保持较为稳定的毛利率?
对此,深交所要求信凯科技结合有机颜料批发出口销售的行业毛利率水平、上游供应商直接出口销售的毛利率水平、公司为下游客户提供服务的核心附加值等,说明公司报告期内毛利率水平的合理性,毛利率水平的可持续性。
毛利率低、研发低,却要募投搞研发
钛媒体APP注意到,信凯科技的毛利率还始终低于同行可比公司均值。报告期内,信凯科技的毛利率分别为15.21%、15.93%、15.41%,同行可比公司平均值分别为27.32%、24.03%、18.35%,毛利率始终低于同行均值。
导致上述现象的产生或许是因为信凯科技在研发上投入较低所致。报告期内,信凯科技的研发费用分别为372.35万元、411.31万元、444.11万元,分别占当期营业收入的0.37%、0.34%、0.37%,而同行可比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4.12%、4.52%、4.91%,可见,信凯科技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大概300万元至500万元,同时,研发费用率始终远低于同行均值。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上述研发实力的背景之下,为何信凯科技此次IPO却欲募集1.65亿元(占募资总额的62.26%)用于研发中心及总部建设项目?有关上述问题,钛媒体APP 发函至公司,但截至截稿,没有收到公司的回复。(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邓皓天)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