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从前十跌出百强,卷土重来的复地如何穿越地产周期?|寻找地产新动能

480次阅读
没有评论

曾从前十跌出百强,卷土重来的复地如何穿越地产周期?|寻找地产新动能

【编者注:地产行业剧烈调整下,也有房企逆流而上。钛媒体国际智库推出“寻找地产新动能”专题,意在为行业挖掘亮点,为企业提供镜鉴。此前我们分析了通过城市深耕及产品口碑的逆势而上的房企代表——伟星房产;本期我们来探寻下前瞻性转型成效凸显的民营房企——复地集团,是如何穿越地产周期的。】

从前十跌出百强,得失自有时间评判

据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1994年的复地,是国内很早入局地产行业的企业之一,隶属于复星集团旗下。曾在2004年成为第二家在中国香港上市的内陆房企,销售规模排在全国前十,地产版图从上海扩张至环渤海经济圈。

不过,受制于港交所的严格管控,复地未能接入母公司复星国际的资源,股价长期被低估,上市反而成为发展的掣肘。2011年初,复星国际以22亿港元实现了对复地的私有化。这也成为了创始人郭广昌收缩地产业务重要的分水岭,在复地官网上,2011年被定义为“复地开启发展新里程”。 2018年,借道豫园股份重返A股的复地,反而继续停滞不前。

经过房地产行业多轮的洗牌,据克而瑞房企销售金额榜单,2019年复地甚至已经跌出了百强,位列第103位。这其中的缘由何在呢?

1.母公司复星的战略问题下,地产板块被逐渐边缘化

2011年-2016年期间,复地集团先后经历了5次换帅,范伟、张华、汪群斌、陈志华,直至现任龚平。在外界看来,这表现出传统的开发模式可能和复星集团的投资思路冲突。

根据资料显示,复星集团近年来持续加码医药、保险等领域的投资布局,2020年以来又转向收购金徽酒、策源股份,增资化妆品公司等,地产业务在整个复星体系中已被边缘化。在郭广昌“成为一家具有全球能力的地产投资集团”的愿景下,地产板块业务规模的扩张更多依赖于海外收购物业,擅长资本运作的复星,在战略问题下,也在不断收缩地产业务。

2.意识到”三高“扩张之计不长久,另辟蹊径,转换产城融合策略

复地意识到了当时行业“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的扩张模式不靠谱,而是选择另辟蹊径,开始转向了产城融合的策略,也就是“蜂巢城市计划”。而该计划里复地的核心产品就是写字楼和酒店,这也使得项目开发周期长,去化周期和难度加大。

在当时高周转取胜的年代,这样的开发模式无异于给自己套上了枷锁,复地不温不火地发展,在行业内的声音越来越弱,直至跌出百强,这也给当时地产板块战略的正确性打上了“?”。

3.拿地策略只有勾地一种,远离招拍挂的喧嚣

不仅如此,复地拿地方式非常单一,只有勾地一种。要知道,土地储备可是房企重要的生命线,这也让其与房地产黄金发展时期失之交臂,昔日与复地集团体量相当的房企,纷纷开启狂飙突进模式,年销售跨过千亿,将复地集团远远甩在身后。而于此同时,很多名不经传的房企也弯道超车。

据克而瑞统计,2011年至2016年,在各大房企顺势迅猛拿地扩张,复地却呈现出断崖式下跌,从2011年的379万平方米逐年下滑,直至2015年不足80万平方米。不过远离了当时喧嚣的招拍挂市场,如今也是其也理所当然的活下来的缘由之一。

逆势重回百强,复地如何穿越地产周期?

时隔3年,又逆势重回百强。2023年1-7月复地以全口径销售额111.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超2成,位列房企第74位,已连续两年实现增长,较2021年跃升57位。在房地产行业下行周期下,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曾从前十跌出百强,卷土重来的复地如何穿越地产周期?|寻找地产新动能

数据来源:克而瑞房企全口径销额榜单,钛媒体整理

1.前瞻10年转型布局,探索迭代“蜂巢模式”

曾从前十跌出百强,卷土重来的复地如何穿越地产周期?|寻找地产新动能

其实早在2013年,复地意识到了当时行业高地价、高成本、高房价之忧。复地的逻辑是,在城市化进程2.0中,产是核心,房是配套。以“产城融合”为理念的全新模式——蜂巢模式应运而生,前瞻性的布局产业。复地提出“蜂巢城市”的理念,核心是围绕城市发展的产业升级需求,依托复星全球产业布局,以产业思维为支撑,提供多元化、多形态、多层次的定制化产业解决方案——蜂巢模式。

在全国20余个城市围绕文旅、科创、金融、健康、文化等五大赛道。其实可能很多人不了解,复星蜂巢打造了许多城市的地标,例如:长沙复地滨江金融中心,这座金融蜂巢位于湖南金融中心核心位置,紧密贴合湘江新区“2+3”特色产业布局;三亚的亚特兰蒂斯已经被也被大家熟知,也是休闲旅游的度假新地标。

复地集团董事长唐冀宁表示,复地一直在探索“产、地、房”新模式,即地产和产业协同发展,产业投资和运营双轮驱动的模式。进入2023年,正在进化“新蜂巢2.0”,也即“拥轻合重”的新业态。复地进化了产业基金和产业投资的能力,以产业基金为龙头,通过轻资产能力的培养,驱动蜂巢项目的聚合流动和多重价值回报。

目前,已经与合肥市相关政府部门和在地企业,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在生物医药产业,总部经济及科创蜂巢项目,产业园招商运营等具体项目上展开合作。

2. 依靠复星集团“多元生态”作为后盾

复地是最早提出“产城融合”的地产公司之一,依托复星集团,成为国内少数真正能够将产业做实的房地产企业。复星集团旗下有着众多产业企业,在快乐、健康、富足、智造等四大领域有着众多产品线,且大多数在诸多行业中占据着各自的核心地位。

复地背靠复星集团的众多产业,可以依托复星集团调配各方资源,这些产业资源入驻新开发业态之后,也能够吸引更多的产业。这也是复地强大的后盾和的核心竞争力。

3. 以产业带动城市开发,在城市核心区域“聚焦标杆”

当前,许多城市都格外重视产业规划与培育,因为只有将产业吸引过来,才能容纳足够多的就业人口,激活当地的经济,创造税收和消费,推动城市生长、更新和升级。

复地作为一家以产业研发和运营能力为驱动的地产开发企业,也是注意到了这一点,将复星旗下的多元产业优势与土地开发结合在一起,用产业带动城市开发。明确将在中心地段开发打造一座城市的核心地标,同时完成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进行周边区域多种业态的开发:有高端办公楼、商务中心、体验式商业Mall、还有高档住宅等,利用产业集聚形成规模效应。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地产本身的价值,不同业态的综合开发,在财务上也能够更好地搭配长短期的资金。

然而与专注房地产开发为主营业务的品牌房企相比,复地在开发建设、规划设计、营销招商等方面都还没有很强的自我控制体系。而母公司复星集团更热衷于多元化发展模式,因此也可能会导致复地发展缓慢。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房地产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而后来的一系列会议和政策指引来看,也在逐步引导房地产企业的转型,从而告别过去纯粹单一的住宅开发模式,从城市更新、产城融合中,激活城市经济、支持城市升级,探寻开发地产利润之外的“第二增长曲线”。目前已经有房企纷纷转型布局代建、产业、物业等行业。

当前房地产新周期来临,过去“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三高模式难以为继,房地产企业更需要具备前瞻性,积极探索转型新模式。

想要穿越周期,除了具备前瞻性外,战略制定也要有长期主义的核心,未来可能也会收获有意想不到的成就。当然,每家公司的背景、优势不同,也不一定要走一样的路。立足自己的路径摸索发展方向,相信时间会给出最好的答案。(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 ,作者 | 赵晨含)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