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冰岛国家广播公司 8 月 16 日报道,冰岛歌剧院(Íslenska Óperan)正在呼吁政府重新考虑关于停止资助冰岛歌剧院的计划。剧院 CEO 兼艺术总监 Steinunn Birna Ragnarsdóttir 表示,如果按现有计划不变,冰岛歌剧院将不得不停止运营,“这将是一场文化灾难”。
这件事的起因是冰岛政府正在筹划国家歌剧院,新的冰岛国家歌剧院预计会从 2025 年开始运营——这个时间也将是冰岛政府停止资助冰岛歌剧院的时间。
虽然在几乎所有人看来,冰岛歌剧院就是冰岛的国家歌剧院(长时间以来冰岛歌剧院是冰岛真正意义上唯一的歌剧院),但其实并不是。成立于上世纪 70 年代、位于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的冰岛歌剧院是一个民营机构、非营利组织,它的运转主要靠公共资金和公司捐款。
延伸阅读:冰岛歌剧院从 2011 年搬入哈帕音乐厅和会议中心(Harpa),和冰岛交响乐团等机构一起办公。哈帕的开幕音乐会在当年 5 月 4 日举行。
这座建筑由丹麦籍冰岛设计师奥拉维尔·埃利亚松(Ólafur Elíasson)和丹麦建筑设计公司 Henning Larsen Architects 联手打造,这是雷克雅未克第一座专业音乐厅,同时建筑曾获得密斯·凡德罗奖,它本身也成为了雷克雅未克的地标之一。
按官方提供的数据,2022 年冰岛歌剧院收到的资金是 2.16 亿冰岛克朗(接近人民币 1200 万元),这当中的大头还是政府的资助。冰岛歌剧院 2023 和 2024 年还将收到政府合计 3.34 亿冰岛克朗(约合人民币 1850 万元)的拨款,但 2025 年之后就没有了。
分歧在于,政府方面是希望打造一个全新的国家歌剧院,而在最初有消息公布时,冰岛歌剧院倾向于认为自己会被“招安”,成为筹备中的国家歌剧院的主体,至少是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
其实看起来的确顺理成章。过去半个世纪以来,冰岛歌剧院承接了冰岛几乎所有相关活动,这里上演了超过 85 部歌剧(每个演出季至少有两部歌剧上演),同时还有很多音乐会、教育和文化活动以及商业活动会在这里进行。
按冰岛歌剧院董事会公开信中提到的,“数百名艺术家参与了演出,每年有成千上万观众欣赏各种作品”、“冰岛歌剧院保持了多样化的文化活动在艺术上巨大的雄心,是冰岛歌剧表演领域完全的领导者”。
冰岛歌剧院董事会还对筹备中的国家歌剧院提出了质疑,认为国家歌剧院的未来并没有完全确定,现在就早早宣布结束对冰岛歌剧院的支持这不合理。“什么都还不确定,唯一确定的只是冰岛歌剧院不会再得到国家拨款”。
不过政府方面似乎并不买账,目前冰岛文化与商务部的官方口径还是这一计划已经公布很久,“这不应该让人感到意外,也不会被拖延”。至少目前来看,冰岛歌剧院的未来并不乐观,不过也还有一两年的缓冲和争取的时间,一切尚未完全尘埃落定。
美国多家博物馆涨价,国内也有类似问题在被讨论
不仅是冰岛歌剧院,文化地标和艺术机构们普遍过得都不好——这和过去几年全球疫情有很大关系,但即便疫情过去,大家的消费习惯和文化生活并没有很快恢复到过去往常,此外还包括战争、地缘政治等因素对经济带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大家旅行的习惯也在发生着改变。
同时对于剧院、美术馆、博物馆这一类非常依靠政府拨款(以及免税等政策)和私人捐赠的机构来说,经济大环境的变化也会非常直接地体现到这些机构的生存境遇上。
就在上周,位于曼哈顿的纽约古根海姆博物馆宣布门票价格从 25 美元上涨到 30 美元,上涨幅度达到 20%(这是过去 10 年来首次达到这样的涨幅)。按官方的说法,这次涨价是因为从全球疫情以来游客数量大幅减少,同时运营成本在不断上升,是无奈之举。
这只是一个缩影。事实上,美国多个博物馆在过去一两年里都有对门票进行调价,这当中包括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费城艺术博物馆、芝加哥艺术博物馆等等,并且幅度都不小(涨 5 美元是常规操作)。
这引来了当地民众的一些讨论(比如关于“艺术是否应该向所有人开放”之类的话题),而更多媒体关注的则是集中到了这些文化机构的可持续经营的问题上。
国内也有类似问题,比如实体书店的生存就一直被大家关注,最近的有上海衡山·和集确认会在 8 月 31 日闭店,官方正在邀请大家前去买书(并且提到目前并没有后续新店的选址和计划)。
而在美术馆、博物馆方面,最近苏富比方面确认,龙美术馆创始人刘益谦和王薇夫妇计划在今年 10 月香港秋季拍卖中出售约 50 件、总价值超过 1.5 亿美元的藏品,这样的大手笔套现也引发了业内关注。
刘益谦曾在采访时提到龙美术馆不仅不赚钱,每年还要赔几千万,加上他此前也曾多次提到美术馆不赚钱的事情(虽然每次都以开玩笑的口吻),关于龙美术馆是否要继续下去,也一直有被小范围讨论。
不过按照近期刘益谦在接受佳士得采访时透露的,龙美术馆(西岸馆)的展览计划已经排到了 2029 年,至少在那之前美术馆是不会轻易关停的了。但无论如何,私人美术馆的维持仍然相当不容易,这不是一个秘密。
但对于普通大众来说,除了更多地去看演出、去观展、去买书,似乎并没有更多可以支持到它们的方式。我们可以以自己的方式去介绍和传播,同时在这些文化地标和艺术机构结束或消失前去欣赏、去打卡——实际上,我们自己才是收获更多的那一方,而这也正是它们应该存在、且应该长期存在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