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入海的核污水,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380次阅读
没有评论

排入海的核污水,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太平洋科技

日本当地时间8月24日13时,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排放周期或将长达30年。

这一事件备受争议的焦点在于排放的核污染水是否安全,对于人类以及自然生态是否会产生可怕的后果。

按照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的说法,其“多核素去除设备(ALPS)”能去除掉核污染水中的62种放射性物质,但仍有氚核素无法被除去。

但有国际环保组织调查发现,除了氚以外,放射性碳-14、锶-90、碘-129、钴-60等核素均无法被完全除去,这些都会对人体和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按照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的分析报告,福岛沿岸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洋流系统,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这些带有放射性物质的核污染水,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3年后美国和加拿大将遭到核污染影响;10年后影响范围或将蔓延至全球海域。

虽然目前诸多争议尚无定论,但从技术和事实层面来说,核污水排放入海在全球还未有先例,在风险预测、应急机制、挽救措施等诸多方面都可以说是经验盲区,存在巨大的未知危险。

01 危险因素,或许不仅仅来自海洋

首先要明确一点,核污染水不能与各大核电站正常运行中的冷却水划等号。

正常的核电站有着非常复杂的水回路系统,的确会产生向外排放的水,但这种基本是用于核反应堆冷却的冷却水,经过精密控制的处理流程后再向外排放,符合安全标准规定便几乎不会对外界产生危害。

但福岛排放的核污染水并非如此。福岛核泄漏事故之初,发电站的核反应堆外壳被炸飞,底部也融穿,核反应堆芯完全暴露。这就产生了被核反应堆污染的高放射性核废水,以及与核燃料直接接触后带有大量放射性元素的冷却水等。

这些统称为核污染水,有着巨大的危险性,是需要与核电站正常运作产生的冷却水做区隔的。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最坏的假设”来理解核污水排海后的未知危险。比如假设“多核素去除设备(ALPS)”不起作用或效果不佳,排放入海的核污水仍旧存在大量的放射性核素。

由于福岛地区有着多条洋流交汇,在这种假设下,排放入海的核污水将会随着洋流迅速扩散,首先是北太平洋,然后向更远的海洋范围渗透。已经有不少机构模拟过扩散路径和时间周期了,这里便不再赘述。

这些放射性核素的半衰期从数年到数千年不等,也就是说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才能自然减弱危害性。通过海洋生态系统,这些放射性核素会进入到生态食物链中不断进行传递,最终可能通过食用海产品等方式进入到我们人体中。

例如今年6月多家权威机构以及媒体的报道信息显示,福岛核电站港湾内捕获的鱼类体内所含放射性元素铯超标,达到日本法定标准的180倍。

铯是可以通过直接接触、食用或呼吸进入人体的。进入体内后,铯会在肌肉、骨骼、肝脏等器官中积累,释放出能够穿透细胞并破坏DNA的分子,从而导致人体基因突变和癌症的发生。

排入海的核污水,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与之类似的氚、锶、钴、碳-14等放射性核素,对人体均有较大的危害性。比如氚可经由呼吸道和皮肤等途径被人体摄入,也容易在体内蓄积,不仅产生放射性伤害,也会提升人体患癌或遗传性疾病的风险。

锶则容易存在于人体骨骼中,引发骨组织肉瘤、白血病等问题;碳-14则有损害人类DNA的潜在危险。

总而言之,如果在不知情或未发现的情况下,长期摄入这类带有放射性污染元素的海产品,对于孕妇,可致胎儿畸形;对于发育阶段的儿童和青少年,可导致发育畸形;对于成人,可引起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损伤。

此外,放射性物质可引发基因变异,一定概率会引发细胞内的DNA错误积累,最后成为永久性基因性损害,还有可能遗传后代。

当然从理论上来说,这些放射性核素不仅仅会存在于海洋生物中,有的甚至能在环境中的各类“载体”中稳定存在数千年,比如土壤、空气等。

基于此,大气循环便有可能将核污染水蒸发到云层,再通过大气流动扩散至更广阔的区域,最终通过雨水等形式深入到陆地、山川、森林、湖泊、江河中,可以说是地球上的任何角落,这带来的潜在危害是难以预估的。

也正是由于这种未知,才会加剧各方的恐惧和担忧。

02 37年前的“参照物”,切尔诺贝利

在福岛核污水排海之前,人们对于核污染的恐惧,大多源于另一个名字——切尔诺贝利。

根据核电站事故对安全影响程度的大小,国际原子能机构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制定了“国际核能事件分级表”。

这张表一共划分了8个等级,最低的0级为“无安全顾虑”,最高的7级为“特大影响”。

排入海的核污水,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目前全球只有两次事故被划分到了最高的7级中,这便是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1986年4月26日凌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四号反应堆发生了爆炸,反应堆的隔离设施被破坏,大量高能辐射物质散入到大气层中,这些辐射尘涵迅速盖了大面积区域,影响不止是当地,还包括周边国家以及更远的欧洲诸国。

仅时隔1天,约1100公里外的瑞典Forsmark核电厂工作人员便发现了空气中异常的核辐射粒子。工作人员排查完本地核电厂之后并未发现异常,便猜想是别国的核电厂出了问题,切尔诺贝利事故才由此引起重视。

而在此之前,当时的人们普遍还并未意识到核反应堆破坏后的危险性,更多是当做一次普通的爆炸、火灾事故处理,大量前往现场支援的人并未做好防护,他们有的当场失去生命,有的则在后续数十年中饱受核辐射造成的病变折磨。

有数据显示,约有300多万人受到超量辐射,其中有约17万人在事故发生后十年内死亡。

当地的自然生态也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原本森林中的植物开始大量死亡,科学家甚至发现即便是掉落在地面的树叶也没有腐烂,成了像化石一样的状态被“定格”,原因是受强辐射影响,这里已经没有足够多的微生物、细菌和真菌来分解树叶。

根据科学机构的评估,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完全消除对自然的影响还需要最少800年的时间,甚至该地区的辐射将会一直到10万年左右才能消退。

核辐射物质对乌克兰地区数万平方公里的田地都造成了污染,附近的城市直接被遗弃,居民被迫全体撤离。切尔诺贝利事故不只污染了周围的乡镇区域,泄露出来的辐射尘埃在大气流动的影响下,几乎飘过了东西欧大部分的国家和地区,潜在的核辐射污染影响难以估量。

同样的,与切尔诺贝利同为7级的特大核电站事故,福岛核电站事件的破坏性和严重后果,至少不该被刻意弱化,更不应用轻描淡写的“乐观”心态来看待。

核污染水排入大海,就像一个充满未知的潘多拉魔盒被猛然打开,没人能准确地知道打开的后果,也没人能真正预见到核污染水将如何影响人类的未来,唯一能确定的是,魔盒已经被打开。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