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这么玩?一场投资三年内净赚超1.8亿

588次阅读
没有评论

还能这么玩?一场投资三年内净赚超1.8亿

还能这么玩?一场投资三年内净赚超1.8亿

智药局获悉,康桥资本于近日宣布,旗下瑞桥信贷基金通过药品特许权融资,成功退出了对生物制药公司Paratek的投资。

这场投资源于2020年12月,瑞桥信贷基金向Paratek提供了总额6000万美元的非股权稀释性融资

而这笔融资的还款来源为Paratek核心产品纽再乐®在美国一定比例的净销售收入分成,以及其与大中华区合作伙伴再鼎医药签署的授权许可协议下大中华区的全部特许权使用费。

据悉,康桥之所以退出投资,是因为Paratek提前偿还了共8500万美元的还款及分成。

也就是说,不到三年,康桥不仅拿回了本金,还收获了超1.8亿人民币的净利润。

这场投资游戏的“华点”在于药品特许权投资

还能这么玩?一场投资三年内净赚超1.8亿玩法解析


尽管在国内还较少耳闻,不过药物特许权投资在国外已经非常成熟,已经有一批专业化的投资机构。

药品特许权投资是RBF(Revenue-based Financing,基于收入分成的融资)在医药领域的应用,有别于普遍资金换股权的收入方式,而是分享公司未来的收入。

医药领域机构们会搜寻有潜力上市赚钱的药物,一般处于临床后期研究,换取未来药物的销售收入分成,而药企也能够获得现金流。

药品特许权投资的出现,源于现代新药开发的精细化分工:

l研究机构进行基础研究,将新技术或药物许可给产业界,推动后续研发;

l中小创新药公司拿到药物后,将药物推进早期临床研究;

l在药物获批或完成药物概念验证之后,中小创新药公司将成熟期药物授权给大型制药公司,以完成后续的联合研发和商业化。

它介于股权投资和债权投资之间,是一种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的新模式。

对于机构而言,已上市或者临近上市的药物风险低,能够快速收回投资回报,且这类私募债权融资的投资回报,与资本市场及地缘政治有关的风险不直接关联。

投资者可以看到比传统债券更高的回报,也不必通过股权交易承受股价波动风险。

这种方式在美国已非常成熟,包括Royalty Pharma、Healthcare Royalty、DRI Capital等投资机构,但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国外药物特许权投资机构中的领头羊是Royalty Pharma

据其2022年财报,Royalty Pharma拥有35款已经商业化产品的特许权使用费,包括长期位列全球最畅销的药物修美乐、多发硬化症重磅药物Tecfidera等多款重磅药物,仅靠着这35款产品的分红,2022年收入达21亿美元。

从2012年到2022年,Royalty Pharma共斥资83亿美元用于药品特许权,其中64亿美元的产品已获得批准。

换言之,其成功率近80%。这对高风险的投资界来说,可谓是十分令人心动。

据公开信息,国内首单药品特许权投资,也是由瑞桥信贷基金投的。去年3月,瑞桥信贷基金以4000万美元投资了依生生物。


依生生物专注创新型传染性疾病和肿瘤领域生物制品的研发和商业化,其核心产品YSJA(依生君安),是首个在中国开发的无铝佐剂冻干狂犬病疫苗,在中国已接种上亿人次。


而本次瑞桥信贷对于Paratek的退出,也是因为Paratek被Gurnet Point Capital和Novo Holdings以价值约4.62亿美元的交易收购而退出,提前释放了价值。

站在企业的角度,药品研发周期长,资金需求大,通过释放未来的药品价值,既不用稀释股权,还能快速获得资金解燃眉之急,确是一举两得之计。

还能这么玩?一场投资三年内净赚超1.8亿在中国能否走通?


事实上,最近创投圈引发热议的滴灌通也属于RBF模式的一种,只不过滴灌通投资的是中小微公司。


退出是投资的指挥棒,正如港股18A后拓宽了生物医药的推出渠道,引发该领域的融资热


但另一方面,以往中国私募股权机构严重依赖IPO的退出路径,药物特许权投资会是一种新模式吗?


这种模式核心是不断寻找和评估有巨大潜力的药物,需要对市场和商业化有深刻的见解,。

2020年2月,康桥资本宣布成立瑞桥信贷基金,成为首家、也是迄今唯一一家专注于专注于中国医疗行业的特许权使用费融资及结构性融资机会的投资机构。

康桥资本成立于2014年,凭借独创的“投资者+运营商”模式战略赋能医疗健康行业领军企业,至今管理规模超500亿元,可以称得上亚太地区成长最快的医疗基金。

其负责人Michael Keyoung是医学博士,在2017年加入前就创办过两家医疗公司,还曾担任美国一家风投公司的泛亚区负责人。此外,其他的团队成员几乎都有着超20年的行业经验。

除开资本和专业度,也需要中国创新药有丰富的项目来源,例如Royalty Pharma的项目学术机构、公益基金/非营利性组织、中小型生物技术公司(Biotech)、大型跨国药企(MNC),投资组合多种多样。

尽管国内创新药正在崛起,相关交易和license out事件开始频频出现,但国内目前还面临着优秀药物不足的、项目储备少的情况。

另外集采因素下,也可能会影响药物未来的收入预期,机构对于药物特许权投资或许也将更为谨慎。

不过当前国内创新药企IPO不明朗的情况下,康桥资本的试水成功也为药物特许权投资做了良好的示范。这种投资方式也更能够为LP带来多样化的选择,以及更加稳健的现金流回报。

据有关数据显示,当前美国医疗健康行业私募债权的投资规模在400亿美元左右,预计中国市场的规模会在1000亿人民币以上。


康桥资本高级董事总经理兼信贷基金负责人Michael Keyoung博士表示:“当涉及亚洲医疗健康公司或与亚洲伙伴合作的全球企业时,私募债权和特许权模式可能是受欢迎的资本解决方案。


对于那些资产较少的公司而言,药品特许权融资可能是一项明智的策略,因为传统的直接贷款可能不那么容易获得。”


随着国内创新药市场的调整与成熟,期待看到更多有创新性的融资方式,为当前的生物医药环境注入新活力。


—The End—

推荐阅读

还能这么玩?一场投资三年内净赚超1.8亿还能这么玩?一场投资三年内净赚超1.8亿还能这么玩?一场投资三年内净赚超1.8亿还能这么玩?一场投资三年内净赚超1.8亿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