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 | 周四北京线下·复杂科学×艺术系列研讨会

487次阅读
没有评论

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 | 周四北京线下·复杂科学×艺术系列研讨会
我们正处于人类纪的转折点,人工智能等非人主体已浮现在历史舞台。当我们摆脱人类中心主义后,会发现,不仅曾经造就我们的盖亚,所有的动物、植物、菌群等自然生命形式,都一直是参与整个行星生态演化的主体,我们的造物,技术物和数码物,人工智能、机器人等硅基生命也已悄然而至。这一时代的转变,不仅是技术进步的象征,更促使我们对生命、智能和存在的本质重新深刻认识。
从信息论和控制论开始,信息如何失去身体,与语境分离?对确定性信息/噪声的二分法,如何使循环因果成为反馈回路的工具语言,产生动态平衡?将观察者纳入系统,考察主体与环境的结构耦合,如何由反身性造就自生系统,生成主体边界之外的认知?虚拟性又是如何以信息模式贯穿物质对象,成为宇宙图灵机的母体,形成如今广为认知的赛博格和后人类观念?
复杂动力学的混沌不可预测性暗示着:主体性是涌现的,而不是既定的;是分布式的,而不是仅仅锁定在意识中的;是从混乱的世界产生并且与之结成一体,而非占据一种统治和操纵地位、与世界分离的。
在如此复杂系统的大背景下,后人类主义早不是遥远的概念,正是我们经历的现实。
文学和艺术对这一观念的产生和转变,先知先觉、相伴相生,成为探索后人类主义可能性的先锋。科幻小说借由想象力和叙事技巧,构建了一个个未来世界的蓝图,这些世界中充满了先进的科技、异化的生命形式和复杂的社会结构;艺术家们则利用先进的技术,如 VR/AR/XR、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等,创造出前所未有、隐喻未来的作品。
复杂科学与艺术于此交织。从人类纪的转折点,到面向奇点的未来,无论作为人类还是后人类的我们,现在仍有机会重新定义智能、生命和共生的含义,去探索一个更加和谐、可持续的地球生态和生命未来。
由此,由集智俱乐部发起的「复杂科学与艺术活动」将正式进入最后一期: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

研讨会时间与流程

时间:2023年12月7日(周四)9:00-11:00 (北京时间)

北京线下: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北区024小白楼 3F

9:00-9:20 慕明:想象即人类

9:20-9:40 费亦宁:扰乱界线,编织关联:“多于人”(more-than-human)视角下的创作尝试

9:40-10:00 汪嫣然:“去人类中心主义”之后:技术、生态与后人类伦理

10:00-11:00  对谈环节,主持:耿弘明,对谈嘉宾:龙星如、十三维、孙博涵

联合主办方

SBH工作室

[SILICON-BASED-HUB]

灵感源于科技文化城市加州西好莱坞(WEST HOLLYWOOD),是首个专注于探索“硅基文明”的多媒介艺术创新主体,探索融合创作与收藏/创业与投资的边界,主体涵盖文本/绘画/生成艺术/装置/影像/智能合约/交互应用/收藏等多领域实验性项目,意在打破东西方文化交流隔阂,在涌现更加多元的文化交流可能性的当下,促进不同地域间的文化交流意愿增长,持续探索硅基文明科技革命背景下跨学科艺术创新力涌现的可能性,用创造力结合科技生产力去推动文化流动性的增长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内容与主讲人介绍

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 | 周四北京线下·复杂科学×艺术系列研讨会

慕明,本名顾从云,女,1988年生,科幻/推想小说作者,作品散见于网络、期刊、选集。曾获豆瓣阅读征文大赛奖、未来科幻大师奖、银河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等。出版有意大利语短篇小说集 Colora il mondo(《涂色世界》),中文中短篇小说集《宛转环》。

主题:想象即人类

简介:叙事,是处理、整合、重新表述当下复杂信息涌动的最佳方式,也是在交流的技术壁垒被不断降低之后,值得重新关注的古老技艺。从Julian Jaynes、丹尼尔·丹尼特到侯世达,许多最重要的当代心灵哲学家把各种意义上的想象和讲述视为解开“意识”和“自我”等关键谜题的钥匙。另一方面,从威廉·布莱克到乔纳森·诺兰,一代代最富想象力的创作者也在用艺术的方式触及同一个核心。在我新近出版的小说集《宛转环》中,我试图在技术变革的背景下,通过对“讲述”的历史的追溯和未来的推想,更进一步地理解我们的外部境遇与内心世界,最终,回答一直困扰我们的问题:“我们”是什么?从何处来,向何处去?

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 | 周四北京线下·复杂科学×艺术系列研讨会

费亦宁,艺术家,现工作生活于上海。她在实践中运用影像、装置、雕塑等媒介,试图在艺术、科学和技术交叉的领域建立新的移动图像拓扑结构,探索自然叙事的神话力量及其塑造多重行星叙事的可能性。她作品曾展出于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国立二十一世纪艺术博物馆、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明当代美术馆、美凯龙艺术中心等机构。

主题:扰乱界线,编织关联:“多于人”(more-than-human)视角下的创作尝试简介:在近期的系列影像中,我将数字图像、胶片、算法与传统动画手法进行杂糅,试图用气候变迁类虚构的方式推想“多于人”(more-than-human)视角下跨-非人物种之间的缠绕关系。但正如汤马斯·内格尔(Thomas Nagel)在他1974年的书《变成蝙蝠会怎样》中所指出的,一个科学家可以在实验室里花几十年时间研究回声定位和蝙蝠大脑的解剖结构,但却无法知道作为一只蝙蝠的主观感觉是什么,或者它是否有任何感觉 —— 从“非人类中心视角”创作,是否经常是一种近乎不可能的徒劳?我想在此次分享中,从自己过往数个相关作品出发,试着梳理这样的“徒劳”想要叩问的、与所能回答的究竟为何。
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 | 周四北京线下·复杂科学×艺术系列研讨会

汪嫣然,是一位现居上海的研究者、艺术评论人和诗人。曾就读于同济大学哲学系、巴黎高等艺术研究院,现为复旦大学艺术哲学系博士候选人。她的近期研究兴趣包括:女性主义技术哲学、酷儿生态学和关怀伦理学等等。

主题:“去人类中心主义”之后:技术、生态与后人类伦理

简介:“后人类主义”(posthumanism)作为一个范畴广泛且有具有争议性的术语,在其表现形式上,以人机共生、跨物种亲缘关系等方式富有成效地解构了“人”的概念,而在思想分支上,则包含了一系列迥异的甚至是对立的观点:一些批判性后人类主义(critical posthumanism)学者受女性主义思想家启发,致力于批判启蒙哲学以来的自由人文主义本体论,即批评以欧洲白人男性作为普遍主体范式的古典人文主义,主张发展差异化、关系性、跨物种的多重本体论,旨在解决古典人文主义所遗留的技术、环境、文化和政治议题;但一些超人类主义(transhumanism)的支持者则试图通过技术创新来增强人类能力,这实质上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延伸,其反思性并没有超出旧人文主义思想的保守视域。

技术在这两种不同类型的后人类叙事中都占据重要位置,因为它提供了一种人类和非人类能动者得以深度纠缠的方式,似乎消除了本体论的界限,削弱了人类主体的中心位置。但是,它同时面临着生命本身被商品化的风险,正如学者Amelia DeFalco所言,“生命形式可能会被生物资本主义视为有价值的物质和数据的存储,纠缠的物质会被转化为可销售的商品。”

后人类纠缠既可以产生伤害,也可以产生关怀。我们并不能只寄希望于技术进步可以简化和解决人类纪的复杂状况,而是要考虑如何从以人为本的技术应用转向惠及整个全球生态系统的解决方案。“至关重要的是,更加致力于非人类道德意义的正义取向并不会减轻人类的责任。”( DeFalco,2023)

主持人

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 | 周四北京线下·复杂科学×艺术系列研讨会耿弘明,清华大学写作中心教师,人文学院讲师,《数字人文》教育专刊编辑。主要从事西方文论、技术哲学、批判性思维与写作教育等方向的研究,近期兴趣在计算机艺术、人工智能哲学。于《读书》《文艺争鸣》等期刊及会议发表论文及随笔二十余篇;译介有《王尔德文选:镜子、谎言与瞬间》、《弗洛伊德与法兰克福学派》等著作、文章数种。

对谈嘉宾

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 | 周四北京线下·复杂科学×艺术系列研讨会

龙星如 (Iris Long),策展人,写作者,研究方向为艺术创作与数据、环境及技术的关系,以及科技的心理地理和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博士就读于伦敦大学金匠学院前沿实践方向。策划展览包括《撒谎的索菲亚和嘲讽的艾莉克莎》(Hyundai Blue Prize策展人奖, sophialexa.com),《他山之石,新代理人》(PSA青策计划大奖),第三届今日未来馆《机器人间》等,她也为艺术家刘昕、Lauren Lee McCarthy等策划国内首个个展。

2019年担任ISEA电子艺术研讨会国际评委。

2020年担任计算机图形学会议SIGGRAPH ASIA艺术板块国际评委。

2021年,她发起了“端口:云下贵州”项目,这是一个关于中国科技基础设施的长期调研和策展项目。

个人网站:irislong.xyz
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 | 周四北京线下·复杂科学×艺术系列研讨会十三维,元宇宙和AI研究者,科学作家,心识宇宙研究院前院长、顾问,复杂科学与艺术活动发起人。主要关注研究意识与认知科学、复杂系统与因果科学,文艺理论与游戏科学、基于区块链的AGI、元宇宙注意力建模,文章和论文主要发表在集智俱乐部、返朴、文艺报、长江文艺、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ational Social Systems 等媒体和刊物。

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 | 周四北京线下·复杂科学×艺术系列研讨会

孙博涵,SBHstudio主理人、中央美院国际学院艺术中心、BCA科技艺术创始人、Zonff partners 合伙人,工作生活于北京/洛杉矶/硅谷的应用科学艺术家,Web3早期实践者,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本科/硕士/教师,作品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早期区块链研究员、投资人,具有全⾏业研究视⻆。目前个人持续致力于推动科技、算法、人工智能与艺术结合的发展,探索构建完整、高效、规范的科技艺术生态闭环。


问卷征集

「后人类」主题需要我们共同的思考和想象,现在面向听众征集你的想法和问题。欢迎填写表单给我们反馈。我们会从中选取问题来共同探讨。
问卷链接:https://swarma.feishu.cn/share/base/form/shrcnbmBOsKk1iVKlY3PSdqlF1c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 | 周四北京线下·复杂科学×艺术系列研讨会

参与方式

1. 线下地址: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北区024小白楼 3F

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 | 周四北京线下·复杂科学×艺术系列研讨会

2. 直播渠道1:集智俱乐部视频

3. 付费报名复杂科学×艺术研讨会,可加入社群,获取腾讯会议、回放等权限。与社群成员共同交流,推动社区发展。报名收入将用于项目报告、内容成产及社群运营。集智学园VIP可免费参与本系列探讨会。

发起人:十三维、汪嫣然、龙星如

主办方:集智俱乐部

联合策划:Conversazione

协办方:心识宇宙、福建师范大学美育中心、艾厂人工智能艺术中心、复杂问题研究所

媒体方:信睿周报

总统筹:王朝会

►►►

复杂科学×艺术系列研讨会公开报名中

20世纪下半叶以来,受到复杂性研究启发的“思维方式”已迅速传播到认知活动的多个领域。混沌、自组织、临界、自创生、涌现 ……其概念层次的丰富性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世界的灵活工具。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有理由将复杂性理论视为一个扩充艺术与科学之间交叉领域的重要课题。艺术对复杂性做出反应的一种基本方式是创造出显示“涌现行为”的系统。就本体论而言,我们不再将艺术品视为静态之物,而是将其看作不断发展的创造性过程的一个实例。同时,新兴的复杂科学(Complexity Science)也向当代艺术实践者提供了一个敞开的工具箱,这些工具包括混沌、分形、元胞自动机、遗传算法、蚁群算法、人工神经网络、L-System、人工生命等,它们进一步推动了数字美学、生物艺术与人工智能艺术等领域的发展。复杂科学不仅帮助我们深入了解意识和生命系统的生成机制,而且有利于激发各学科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协同发掘后人类创造力和新美学的潜力,以期打开更趋向于综合性的创意空间。
由集智俱乐部主办,心识宇宙研究院院长、科普作家十三维,艺术评论人汪嫣然和策展人龙星如联合发起的“复杂科学与艺术”研讨会,旨在汇聚各领域内的行动者与思想者——包括科学家、艺术家、学者及相关从业者——展开超越单一学科的跨界知识讨论,探索复杂性研究与人文艺术潜在的交叉地带。本研讨会预计从2022年7月开始,每月举办一次,共计十二期。欢迎感兴趣的朋友报名参与,可加入社群并获得视频回放。
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 | 周四北京线下·复杂科学×艺术系列研讨会
研讨会详情与框架:Chaos & Muses:复杂科学×艺术系列研讨会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加入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