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AI制药,还差一个张一鸣

821次阅读
没有评论

字节AI制药,还差一个张一鸣

事情要从最近一起访谈讲起,英矽智能的CEO Alex Zhavoronkov在接受国外媒体采访时表示不看好字节跳动的AI制药业务,说“我们知道他会失败”。


印象中国内AI制药行业里CEO公开泼同行冷水的,这是头一遭,老外还是比较直接,没有参悟中国人的说话艺术。


Alex进一步表示:“通常,对于那些科技巨头来说,当你有大量的资金,并且没有诞生一款药物的实际能力时,他们总是会失败……其他中国公司,例如腾讯,已经涉足AI制药领域,但尚未推出任何能引起英矽智能担忧的实质性产品。”


字节AI制药,还差一个张一鸣

抛开Alex个人预测不谈,这一番话也反映出当下部分国内互联网大厂在AI制药领域的现状:团队有了,钱也有了,但还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公开成果。


一个例外是百图生科,凭借与赛诺菲的10亿美元大单,一定程度上验证了其能力和商业模式,迈过了MNC的合作门槛,之后的发展会更加顺利。


百图生科的创始人是李彦宏和刘维,很难不让人将其与百度联系在一起,但在实际接触中,百图生科往往有意与百度拉开关系,强调自己的独立运营。


不可否认的是,百图生科的发展离不开李彦宏和刘维的全力支持,两位大佬的人脉资源对于公司的发展有多重要自然不必多说,此外,将AI制药独立出来,而不是以百度内部项目组的形式开展业务,这样的设置无疑也有深意。


背后是重视度的差异,在国内一众科技巨头创始人中,李彦宏对于AI制药的关注很明显是独一档的,这也深刻推动了百图生科的发展。


百图生科的例子或许说明了,互联网企业想要真正做成AI制药的话,需要更高层级的重视和参与,同时也要在组织形式上做出改变。


字节AI制药,还差一个张一鸣最合适的人选

与李彦宏一样,张一鸣很早就展现了对生命科学领域的兴趣。

张一鸣对生物学的热爱诞生于高中,高中时候他参加生物竞赛,看了一本北大老师写的《普通生物学》,给他带来极大的触动:“生物从细胞到生态,物种丰富多样,但背后的规律却非常简洁优雅,这对于你设计系统或者看待企业经济系统,都会有很多可类比的地方。”


2001年考入南开大学,张一鸣最初报的是生物专业,但最终被调剂到微电子专业,之后虽然投身互联网创业,但他保持着生物的关注。


2018年,在对话清华经管钱颖一院长时,张一鸣表示,人工智能、生物科技还有航天这三个领域可能会有非常大的变化。


而张一鸣这份长达20多年的兴趣,最终在2021年转化成为行动。


当年5月,在字节跳动内部全员信中,张一鸣表示虚拟现实、生命科学、科学计算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已现黎明之曙光,而要抓住这次机会,需要创新者们突破业务的惯性去探索。为此,张一鸣决定卸任字节CEO,以十年为期,持续参与到这波科技变革的浪潮之中。


作为一种联动,字节跳动近几年也对生物科技积极布局,尤其是AI制药领域,内部人士向智药局表示:“张一鸣非常重视AI和生物医药的合作,认为这个交叉领域将会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方向。


2020年底,字节AI Lab宣布招聘AI制药领域人才,进军医疗AI业务;2022年7月,字节对Shuimu BioSciences进行了投资,该公司利用冷冻电镜和AI技术革新药物发现。

字节AI制药,还差一个张一鸣

近期一则消息显示,字节仍旧十分重视AI制药,在硅谷、西雅图、纽约等地招募分子动力学、计算生物学和量子化学科学家,以推动人工智能驱动的药物设计,应对蛋白质结构预测、分子构象分析和计算蛋白质设计方面的复杂挑战。


应该说,相较于其他互联网公司,字节进入这个领域的时间偏晚,但目前实力已经相当可观,也不乏制药方面的人才,甚至有AI蛋白质TOP级别的实验室助力。


不过,在此前的交流中,内部人士也承认,至于AI制药怎么干,字节团队还没有特别明晰,不确定自己的方向和优势,还处于探索阶段。


然而时间不等人,在过去的一年中,互联网巨头们孵化的AI制药企业已经崭露头角,接连取得跨国药企的合作,走出商业化闭环的重要一步。


同行们来势汹汹,对于字节AI制药来说,也许到了需要主动求变的时候了


领导这一变革的最佳人选,可能就是已经从字节退休的张一鸣本人:认知执行之成熟、兴趣志向之契合、人脉资源之强大,几乎找不到更合适的了。


字节AI制药,还差一个张一鸣大公司病

最近字节跳动CEO梁汝波批评自家“大公司病”的一段话在网上刷屏。

在公司2024年年度全员会上,梁汝波多次提及“危机感”,并表示字节今年的关键词是“始终创业,逃逸平庸的重力”。


这位与张一鸣一同创业的、几乎参与了字节每一款核心产品的元老坦言,字节最大的危机感是,担心字节跳动作为一个组织,正在变得平庸,无法取得新的突破。他还表示,不少人反馈,现在字节“该有的大公司病全有了”。

他提到,公司组织效率变低。一个内部系统的简单需求,因为太多人的参与与传递,本来1人15天工作量的任务,被评估成1人1000天的工作量,而一些同事去了创业公司后说他在创业公司,1个月干了字节6个月的活。


另外,字节对机会的敏感度不如创业公司。梁汝波提到,公司层面的半年度技术回顾,直到2023年才开始讨论GPT,而业内做得比较好的大模型创业公司都是在2018年至2021年创立的。


公司一把手这么直白的自揭“家丑”,可以想见字节内部这类问题有多么普遍,其AI制药项目组或多或少也会受到影响。


用物理学来讲,“大公司病”实际上是熵增定律的一种体现:任何封闭系统,最终都会走向死寂。也正因如此,从新浪、搜狐,再到BAT(百度阿里腾讯),以至于今天的字节和美团,这样的情况在互联网大厂中代代循环。


导致“大公司病”的原因很多,而组织架构不契合业务发展可能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


中国互联网公司自成立之初便被深深植入了2C(面向消费者)基因,在传统互联网业务见顶的当下,怎么开拓2B(面向企业)业务成为核心命题。


马化腾曾经说过:“腾讯目前的组织架构主要针对C端消费者,需要合作伙伴倒逼腾讯内部组织结构升级……让腾讯更加适应2B、2G的企业模式。”


类似的情况在字节也存在,虽然字节已经在2021年进行了一次大的组织形式变化,但根据一些字节人士的公开采访来看,能否用现有的组织打造2B 业务,还存在着挑战。


让“大象起舞”从来都不是那么容易。如今看来,不论是谷歌母公司Alphabet的DeepMind、Isomorphic Labs,还是李彦宏、刘维的百图生科,这种较为独立的公司设置,一定程度避免了“大公司病”,颇有先见之明。


应该说,字节是非常熟悉小公司如何赶超大公司的,当年腾讯的围追堵截,并没有成功扼杀字节,而字节最终在2022年实现了对腾讯的超越。


字节AI制药,还差一个张一鸣


2016年的世界互联网大会,美团的王兴、字节的张一鸣、滴滴的程维曾经开了一个闭门会,作为国内互联网“新势力”,张一鸣并不掩饰对BAT前辈们的批评。“我觉得之前的公司错了……你在一个非常有前景,非常长的跑道上,你就应该低空飞行……应该把之前的利润都用到,再更深层次、给大规模的投入,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

如今这句话现在同样适用于字节自己,是不是愿意为AI+生物提供更深层次的投入(不只是资金和人力),而问题的关键可能在于,张一鸣以及字节的高层们是不是足够看好和看清这一领域的前景。


字节AI制药,还差一个张一鸣写在最后

大约在2022年前后,包括字节的张一鸣、拼多多的黄峥、搜狗的王小川,一众互联网大佬在卸任时表示将进入生命科学领域。

不仅是国内,海外科技巨头的掌门人们,包括马斯克、扎克伯格、黄仁勋、贝佐斯、比尔盖茨,也都以私人身份表示过对生物技术的热情。


究其原因,生命科学对于人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同时又能带来巨大的收益,兼顾了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


此外,生物与其他学科,尤其是AI等信息技术的融合,也让这些大佬们在颇为陌生的领域中看到了熟悉的一面。


正因如此,当他们涉足生命科学时,AI往往是重要的抓手


一些在公司中引入AI制药项目,比如字节、腾讯;另一些则带头成立新公司,比如百图生科;还有一些成为隐藏在幕后的投资人,快手的宿华就投了国内某AI for Science公司几个亿。


虽然形式各有不同,但归根到底,业务存在很多重合的地方,最终免不了同台竞争。


其中部分公司已经显露领先势头,这意味着后来者可能需要拿出更大魄力来做出应对。


—The End—

推荐阅读

字节AI制药,还差一个张一鸣字节AI制药,还差一个张一鸣

字节AI制药,还差一个张一鸣

字节AI制药,还差一个张一鸣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