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8家日本顶尖AI公司,中日技术差距多少年?

1,696次阅读
没有评论

对比8家日本顶尖AI公司,中日技术差距多少年?

前段时间,种子轮融资3000万美元的日本公司Sakana AI,因为众多亮眼标签,受到很多关注——谷歌科学家、硅谷原班人马、总部扎根东京、小模型……

确实Sakana AI是一个很典型的从硅谷“技术溢出”的案例,但在日本,其实还有非常多更加枝繁叶茂的“上古”AI公司。

之前在《AI必出海,出海须日本?》里,说到了东京相比硅谷独特的信息差,有不少让人大受震撼的小项目。

然而,除了一些脑洞大开的AI应用、AI生意,日本还有不少积累雄厚、技术实力极强的企业,布局算力和人工智能,不乏有10到20年的时间。

这10到20年,曾经被看作是日本人工智能的“一段弯路”,恰好对应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十年蓬勃”,也和美国互联网、人工智能的爆发,遥相呼应。

近几年,硅谷的Web3公司、AI公司呈现一种“涌现感”:新技术层出不穷,新应用五花八门……网红公司各领风骚数个月。

很多硅谷创始人也崇尚 Launch-Measure-Learn 这样的循环,不断发新产品,先试错再说。看起来就总是热热闹闹、欣欣向荣的。

虽然公司成功率整体不算高,但新鲜热乎是真的、好玩也是真的。

对比8家日本顶尖AI公司,中日技术差距多少年?

很多日本公司相比之下就像是活化石,活得久,也沉淀下来不少东西。

一直觉得,经过时间检验、市场验证、需求满足之后的日本AI产品,对我们的借鉴意义,远高于很多当红AI公司的阶段性成果。

国内的媒体主要都盯着北美,国内的创始人也有意无意在学马斯克、学做网红,很努力在build in public。

然而中国当下的大环境,可能更像极端版的、曾经的日本。

上行周期里的创业逻辑、对外发声策略,越来越觉得不尽适用;我们当下努力的方向和投入的资本,什么是十年后能够复用的呢?

见到一些闷声发大财的AI应用、一些十年磨一剑的日本AI产品,背后不管是生意思维还是匠人作风,可能在当下的历史时空里,某种程度上都揭示了最优解。

今天想介绍8家技术、资源非常强的日本AI公司,涵盖了机器人、AI芯片、AI健康、AI工业等各大领域……

相关列表、路演视频的链接我放在文末~

01 机器人|SoftBank Robotics

对比8家日本顶尖AI公司,中日技术差距多少年?

官网:https://www.softbankrobotics.com

软银旗下、日本极具实力的老牌机器人公司,定位是“机器人综合体”(robot integrator)。

软银机器人公司(Softbank Robotics)于2012年成立,2015年它发布了人形智能机器人Pepper。至今,在巴黎、东京、旧金山、波士顿和上海拥有500多名员工。

上海图书馆的服务机器人,用的就是软银机器人的Pepper型号。

从销售额、出货量等指标看,是世界上最大的家用机器人厂商。“零售、公共服务、健康、养老、教育”是五个常见场景。

但是看下来,卖得最好的还是他们家的清洁(扫地)机器人。但比起iRobot等新秀,价格和体验也不占优势。

人形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十年过去,依然没有特别好的落地。Pepper的销售价还低于成本,属于卖一台亏一台,亏损未见收窄,复购率也是极低。

2017年,软银以9.21亿美元将波士顿动力收入麾下,7年来积累了大量数据,还有非常多教训。

2023年,软银机器人还和Syrius炬星科技等多个国内公司达成合作,布局很前瞻,效果待发现。

孙正义最近也对机器人的商业化、与LLM的结合等表达了乐观和期待。都说2024可能是具身智能爆发的前夜,我姑且拭目以待。

对比8家日本顶尖AI公司,中日技术差距多少年?

02 工业机器人|Mujin

对比8家日本顶尖AI公司,中日技术差距多少年?

Website: https://www.mujin.co.jp/en/

工业级机器人公司,着眼制造、物流和供应链运营的智能机器人领域。“白色恋人”工厂里用的就是他们家。

创始人之一Rosen Diankov,是伯克利的本科、CMU的博士,2010年机器人哲学博士毕业,很典型的美西机器人从业者背景。现在在东京大学机器人实验室做研究。

看到他的个人网页上,说到人生终极目标,很令人感慨——

My ultimate goal is to solve the robotics problem: combine vision, perception, planning, and control into one coherent framework to create intelligent and autonomous robots. 

也许能说出自己终极目标的人,都是幸运的。

在工业机器人领域,除了常见的速率指标优越,Mujin这家公司和OpenAI等硅谷公司交流很密切,也有CMU系校友的技术、资本合作。

2023年9月,Mujin在C轮融资中成功募集到8500万美元,由日本 SBI 投资有限公司领投,硅谷著名风险投资公司 Pegasus Tech Ventures、荷兰 7 Industries、企业投资者埃森哲和著名天使投资人 James Kuffner 博士跟投。

在我看来,Mujin是一个技术很底层、商业化很成熟、目标很长远的例子,也算是“日本本土、硅谷技术、世界市场”的成功企业。

对比8家日本顶尖AI公司,中日技术差距多少年?

03 AI软硬件|Preferred Networks(PFN)

对比8家日本顶尖AI公司,中日技术差距多少年?

Website: https://www.preferred-networks.jp/en/

 

Preferred Networks(PFN)是日本一家基于机器学习的无人车、机器人软件研发、芯片制造公司。

 

PFN在2014年成立,成名近10年。2016年就开始大杀四方,当时一起被评为“世界级独角兽”的中国公司,是今日头条、英语流利说。

今天,PFN已经是能影响产业格局、改变行业进程的世界级AI巨头。

 

凭借其在定制软件开发、超算资源、硬件、芯片的优势,被认为是日本最先进的AI公司之一。

 

最新关于PFN比较重磅的消息,是在2月份,三星电子宣布拿下日本AI巨头PFN的首个2nm工艺AI芯片生产订单,从而在2nm先进芯片竞争中走在台积电前面。

其实PFN自2016年一直与台积电合作,今年才决定使用三星的2纳米节点,来生产下一代人工智能芯片。对台积电是不小的打击。

对我们来说最卡脖子的点,在于PFN能生产各种级别、各类用途的AI芯片,但国内公司采买、使用都受到限制。

公开资料显示,PFN从2014年成立就拥有技术领先优势,吸引了丰田汽车、NTT 、发那科(日本机器人系统制造商)等大公司的大规模投资,近十年来一直和英伟达、三星、索尼、三菱等巨头合作密切。

公司目前总资产超11280万美元,最近一次融资是在2023年8月的企业注资。

 

有意思的是,除了重资产、B2B的AI产品,PFN旗下还有一些很二次元的创意、娱乐平台,生成“卡哇伊角色”、“卡通头像”什么的。

 

做的小游戏也挺有趣!👇

 

对比8家日本顶尖AI公司,中日技术差距多少年?

 

 

 

04 AI医疗|AI Medical Service(AIM)

对比8家日本顶尖AI公司,中日技术差距多少年?

Website: https://www.ai-ms.com/en/

这个是日本的AI医疗服务公司(AI Medical Service Inc.),名字特别直白,就叫“AI医疗服务”,直接品类即品牌

AIM这家,主要开发胃肠道诊断系统,利用人工智能,辅助临床医生更可靠地识别潜在的胃癌和肠道癌。

最初的定位,是世界上首个“实时内窥镜人工智能”开发商。现在服务范围广了,从胃拓展到了肠子和其他不少内脏。

对比8家日本顶尖AI公司,中日技术差距多少年?

这家公司官网、视频的展示画风,很像20年前奥特曼片的感觉,但是实力却是让人丝毫不敢小觑。

软银愿景基金,在2022年投了这家,投资额为80亿日元(约6300万美元)。

索尼创新基金,在更早之前的2019年,也对AIM有数千万的重注投资。

同时期拿到融资的中国的“互联网医疗、健康公司”,有叮当健康、京东健康、阿里健康、丁香医生……

一个看胃的AI,每轮都能融几个亿人民币,钱据说还都花在了科研和技术落地上。看深度合作的医院,确实把日本几个知名的大医院都涵盖了。

对比8家日本顶尖AI公司,中日技术差距多少年?

AI Medical Services首席执行官Tomohiro Tada博士说:“我们公司成立的初衷是希望解决诊所内窥镜检查的问题。2018年1月,我们与美国联合医学会合作发表了全球第一篇有关胃癌AI的文章。”

此后,研究小组就在世界顶级刊物,发表了多篇有关食管癌AI、结直肠癌AI、胶囊内镜AI等的论文,并且逐渐把成果加入到AI的训练和改善中,运用到了临床。

前段时间我在东京,亲身体验、亲眼目睹了医疗机器人的应用,也看到了AIM的设备。

除了手术、答疑的机器人,还有病例、问诊、开药、后期服务,全流程、全链路的AI Chatbot服务。

记录下来的数据,肉眼可见的清晰优质。

这么多、这么干净漂亮的数据,让我非常羡慕……

对比8家日本顶尖AI公司,中日技术差距多少年?

 

 

05 AI解决方案|ABEJA

对比8家日本顶尖AI公司,中日技术差距多少年?

Website: https://abejainc.com/en/

 

ABEJA是一家AI解决方案公司,2012年创立,2014年融的A轮,至今也有十多年。

 

公司核心产品是“平台即服务”,使用机器学习和AI模型,帮助150多家公司从他们的数据堆中开展商业分析、深入洞察、提供方案。

 

对于瞄准顾客和零售数据的零售店,ABEJA为他们提供了一款专业产品。ABEJA称,这款产品已经被100家企业客户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谷歌在2018年作为领投参与过ABEJA的投资。

 

英伟达也曾通过GPU Ventures program,向ABEJA抛出橄榄枝,有过大笔资金和GPU的支持。

可以说,日本AI独角兽的背后,不乏硅谷巨头的身影,创始人更是不乏美西的学习经历。

 

2014年这一批的日本AI公司,从诞生之初起,就有了很强的国际色彩。

 

在垂直领域的卡位、布局、数据积累,今天已经形成了极为坚固的护城河。

 

对比8家日本顶尖AI公司,中日技术差距多少年?

 

06 AI健康|Ubie

 

对比8家日本顶尖AI公司,中日技术差距多少年?

Website: https://ubie.life/

 

Ubie是一家AI健康、医疗SaaS公司。2017年成立以来,已累计筹集7600万美元。

 

这家公司由医学博士Yoshinori Abe和工程师Kota Kubo联合创办,目前有大约200名员工。

 

创始人声称,全日本有1100多家医疗机构正在使用该公司的“AI Monshin”。该公司的症状筛查App目前月度活跃用户高达700万人。

Ubie开发了一款人工智能驱动的症状筛查App,以及配套的医疗“SaaS”产品。据悉,该公司当下估值超过2.5亿美元。

 

据TechCrunch报道,总部位于日本东京的医疗保健初创公司「Ubie」,在2022年底,宣布完成1900万美元的C+轮融资,使C轮融资总额达到4520万美元。

 

C轮投资方为Sogo Medical、AAIC Investment、Japan Impact Investment、Rakuten Capital、Shoko Chukin Bank、Japan Finance Corporation、Mizuho Bank。

 

对比8家日本顶尖AI公司,中日技术差距多少年?

这家公司目前主要服务日本本土市场,2022年进入了新加坡和北美。

 

谈及差异化,创始人Kuto指出,「Ubie」推出了一项名为“AI Monshin”的B2B产品,以及面向个人用户的B2C软件。

这是一款医疗问卷调查软件,病人可以在见医生之前的等待时间内填写详细症状,从而帮助医生在问诊时快速了解病人的病史和症状以节省时间。

“基于将近5万篇医学研究论文的数据,AI Monshin为患者自动从3500个问题中筛选出最相关的20个。”Kuto表示。

Ubie并不是唯一一家开发人工智能症状筛查系统的医疗保健初创。总部位于波士顿的「Buoy Health」、总部位于柏林的「Ada Health」和「IBM」开发的“Mediktor”也具备类似的功能。

AI健康领域,近十年来,北美、欧洲、日本的产品,可以说是竞争长期胶着。

 

 

 

07 AI芯片|LeapMind

 

对比8家日本顶尖AI公司,中日技术差距多少年?

Website: http://leapmind.io/

 

LeapMind是一家人工智能芯片制造商,2003年成立,比我的一些读者年龄都大。技术在于,能在小型计算环境中实现深度学习。

 

“超低功耗”是LeapMind的关键词。

 

并且,LeapMind在提高深度学习进度、降低计算复杂度的基础上,把该技术功能带入到物联网和机器人应用里。

 

背后的金主,有英特尔。

 

LeapMind董事兼首席技术官Hiroyuki Tokunaga博士表示:“自发布v1以来,我们强化了设计/验证方法和开发流程,旨在‘开发世界上最节能的DNN加速器’。我们一直在开发v2,以使产品能够适用于专用集成电路(ASIC)和专用标准产品(ASSP)。

 

“我们还在开发一个深度学习方面的推理学习模型,以便将超小量化技术的优势最大化。LeapMind的最大优势就在于我们可以提供一种技术来实现双管齐下。”

 

对于我们国内的很多行业来说,这又是一家卡脖子的公司。

 

对比8家日本顶尖AI公司,中日技术差距多少年?

 

08 AI效率办公|Cinnamon

 

对比8家日本顶尖AI公司,中日技术差距多少年?

Website: http://cinnamon.is

 

Cinnamon成立于2012年,公司的主要业务是为白领开发文档识别引擎。

据外媒消息,该公司获得了8亿日元(约740万美元)的 B 轮融资和1亿日元(约926,000美元)贷款。

 

B轮由SBI Investment领投,由FFG Venture Business Partners、Itochu Techno-Solutions、索尼创新基金和TIS跟投;从瑞穗银行和三井住友银行获得贷款。

 

公司的主要开发产品是一款能实现 RPA2 类解决方案的扫描仪,该解决方案使用公司开发的文档识别引擎 “Cinnamon AI” 是使用CNN(卷积神经网络)而不是简单地OCR(光学字符识别)。最终可以实现 99% 甚至更高的精确率实现文档读取。

其最大的特点不仅是文档阅读,而且是该系统可以理解文档的上下文,并以语义方式捕获信息,以便数据库和其他系统可以轻松处理。

最新也有训练声音模型的产品,在日本企业中的应用较广,商业化明显比飞书之类好太多。

对比8家日本顶尖AI公司,中日技术差距多少年?

 

 

09 AI未来|结语

 

写完这八个公司,我的心慢了下来。

 

最近去了几次日本,看饭店里老爷爷一板一眼手握寿司,旁边还有个机器人侍候着,画面无比和谐。

 

窗外是北海道的雪,飘落得也很慢。有种沉浸,会让人忘记拍照……

 

之前在朋友圈说,东方哲学在更多给一些模型、AI公司启示——

Sora的名字来自于日语“空”,Sakana日语里是“鱼”,Midjourney名字来源于《庄子》的“道”。

“慢即是快”,也是种哲学。

我的立场,一直是渴望中国AI变得更好;但是,当看到比我年龄还大的日本AI公司时,依然会产生敬意。

经济学人》统计,日本AI领域的创业者,平均年龄要比中国创始人大5岁,比美国创始人大10岁。

一度我也会非常焦虑,有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会为各种00后的融资信息而惊叹、惭愧。

但现在,更想去遵循时间的规律、遵循技术的节奏,去迎接真需求、真问题。

结硬寨,打呆仗。

国际化的技术和市场、底层生产资料的布局、垂类行业的深度改造、跨越周期的商业壁垒……

最需要的,都是时间。

在开放的环境下,一批一批来自硅谷的博士,用20年时间,在日本建立起了AI全产业链的庞大帝国。

最后,回到标题的问题。想请问看官,你觉得中日之间AI领域的技术差距,有多少年呢?

对比8家日本顶尖AI公司,中日技术差距多少年?

 

参考阅读:

 

1. AI必出海,出海须日本?
2. AI融资难、盈利难:99%的AI创业者到底怎么样?
3. OpenAI视频模型重塑世界?我必须先泼一盆冷水:不要入局!
4. 孙正义重注中国AI?关于日本人工智能的十三条差异化认知!
5. YC投过的最好的100家AI公司,超4成团队成员3人以内?

Top日本AI公司清单:
 

  1. 13家顶级日本AI公司:https://www.ai-startups.org/country/Japan/
  2. Top66家日本AI公司2024:https://www.f6s.com/companies/artificial-intelligence/japan/co
  3. 东京AI公司合集:https://clutch.co/jp/developers/artificial-intelligence/tokyo

 

新鲜真话,关注一下👆

 

期待给大家带来更多实践里制造、检验的信息,更渴望能说点别人不说的、说不了的。

 

朋友圈会发一些当下的思考和AI生活日常~ 

AI交流,欢迎加我本人微信:FrankGPTs

 

对比8家日本顶尖AI公司,中日技术差距多少年?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