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AI公司们,开始青睐Made in China的大模型

10次阅读
没有评论

美国AI公司们,开始青睐Made in China的大模型

AI公司是美国的,部署的模型是中国的

金磊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 公众号 QbitAI

咱就是说啊,“媚外”的风,也是吹到大洋彼岸的AI圈儿了。

这不,就拿Windsurf这个国外头部的AI编程产品来说,最近就被网友扒出来了个贼有意思的事。

起因是它这两天在自家产品里上新了一个神秘模型,说是专门为了速度和Agentic而设计的模型:

美国AI公司们,开始青睐Made in China的大模型

然后很多好奇的宝宝就开始疑惑了,这个神秘模型到底是谁家的哦?

按道理讲,它背后公司(Codeium)本身就是在美国土生土长的,那接的大模型大概率应该来自OpenAI、Anthropic或谷歌吧。

美国AI公司们,开始青睐Made in China的大模型

然而,有网友尝试越狱后发现……神秘模型,来自中国——

正是智谱GLM

美国AI公司们,开始青睐Made in China的大模型

紧接着,我们顺藤摸瓜还发现,别的网友在底下还提到个事儿:

这就像是,GLM 4.6在Cerebras上运行。

(Cerebras就是去年发过专门为训练AI用的全球最大芯片的那家公司,后来进军推理市场,推出AI推理服务。)

美国AI公司们,开始青睐Made in China的大模型

原来,它在前两天就已经发了邮件,称上架了GLM-4.6:

美国AI公司们,开始青睐Made in China的大模型

甚至现在随便搜搜油管的关键词,出来的就会是像昨天新出的“中国的MiniMax M2挑战了商业模式”等内容。

美国AI公司们,开始青睐Made in China的大模型

以及更早的,像美国云服务平台Together AI也是在今年7月份官宣部署Qwen-3-Coder:

美国AI公司们,开始青睐Made in China的大模型

好好好,合着美国的AI公司们,现在都开始用中国的大模型了是吧。

而且还不是个例

刚才我们提到的几个例子,涉及到的模型包括了GLM和Qwen3,领域则是AI编程和AI推理。

但继续沿着这个线索挖下去,我们发现,部署中国大模型这个事儿,已然不是少数的个例了。

例如在AI Agent领域,估值93亿美元的公司Vercel就在今天表示:

已经和智谱达成合作,提供GLM-4.6的API服务。

美国AI公司们,开始青睐Made in China的大模型

它家老板Guillermo Rauch更是转发了这个帖子,并且还称赞了一波:

GLM-4.6很好,在http://nextjs.org/evals上排名第三,还是前五名里唯一开源的模型。

美国AI公司们,开始青睐Made in China的大模型

更早一点的,无服务器AI推理平台Featherless,此前在Kimi K2发布之际,也表示支持其新模型:

美国AI公司们,开始青睐Made in China的大模型

在包括最近爆火的让AI们集体模拟炒股的玩法,各个国产大模型也是陆陆续续被容纳了进来:

美国AI公司们,开始青睐Made in China的大模型
美国AI公司们,开始青睐Made in China的大模型

看到这里,很多小伙伴就要不禁发问了——

美国的大模型们性能不都挺强悍的么,为啥都开始纷纷pick中国国产大模型了呢?

量大管饱,还便宜

一言蔽之,“量大管饱又便宜”的原则,在AI圈儿里也是蛮吃香的。

首先,最最最关键的一个原因,还是性能够打

关于这一点,不论是从上面Vercel公司老板怒赞GLM-4.6,亦或是从今年年初以来的DeepSeek、Qwen、K2等等,频频榜上有名且在海外爆火,均能看出其实力的水平。

国产大模型性能这一块,已然是得到了国内外AI玩家们的认可。

其次,就是性价比

在一段采访视频中,Social Capital公司创始人Chamath Palihapitiya就直言不讳地表态道:

我们在Groq上已经开始在用Kimi-K2了。

OpenAI和Anthropic的模型虽然挺好的,但太贵了

美国AI公司们,开始青睐Made in China的大模型

Chamath进一步解释说,如果你用编程工具的时候,Groq默认的路由是Anthropic,“这没问题,毕竟它性能挺好的,但真的太贵了”。

但当你的公司来到跨越式发展的时候,你很难决定把这些所有提示词都传给不同的LLM,毕竟它们需要被微调和设计才能在同一个系统中工作。

而且这个过程往往需要长达几周或者几个月的时间,因此,Chamath感慨说,“作为消费者,我们真的挺痛苦、挺挣扎的。”

总的来看,性价比,成了美国AI公司们纷纷选择部署中国大模型的关键原因。

而且很巧的是,卷价格,中国AI厂商们可以说是驾轻就熟了,时至今日也是依然如此。

就拿最近的一些动作来说:

  • 快手AT-Coder-Air-V1 宣布注册就直接给2000万token
  • 智谱在1024程序员节当天推出GLM Coding Plan包月套餐折上折的活动,新人更是5折优惠
  • Kimi也在程序员节当天也推出了类似的针对程序员的优惠套餐
  • MiniMax M2今天宣布限时免费的日期推到11月07号
  • 然后快手也跟着把免费日期推到了11月10号
美国AI公司们,开始青睐Made in China的大模型
美国AI公司们,开始青睐Made in China的大模型

嗯,真的是有钱任性,壕无人性。

但更深入的,这也反映了AI产业正在从技术炫技的阶段,加速迈向务实应用的阶段。

当企业真正开始大规模部署AI功能时,成本、速度和可扩展性就成了压倒一切的现实问题。

Vercel和Social Capital这类公司的选择,戳破了“唯最强模型论”的泡沫,证明了高性价比的适用技术才是商业落地的硬道理。

因此,这不再是一个关于谁的模型更强的单一故事,而是一个关于谁能更高效、更经济地赋能开发者和企业的多维竞赛。

这场由“太贵了”引发的务实选择,或许预示着一个更加多元化和激烈竞争的全球AI新时代的到来。

美国AI公司们,开始青睐Made in China的大模型

但总而言之,大模型圈的Made in China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参考链接:
[1]https://x.com/windsurf/status/1982619448352854428
[2]https://x.com/rauchg/status/1982973728423325803
[3]https://x.com/karminski3/status/1982945655548194923
[4]https://www.reddit.com/r/LocalLLaMA/comments/1ohdl9q/silicon_valley_is_migrating_from_expensive/?tl=es-419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违者必究。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