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雇了个AI,替我读微信列表里“吃灰”的公众号文章

13次阅读
没有评论

我雇了个AI,替我读微信列表里“吃灰”的公众号文章

一键订阅,全网吃“瓜”不求人

咱就是说,大家微信星标的那一溜儿公众号,真会点开看吗?

反正我是没有,除了偶尔出于强迫症点开星标账号清清红点,平时几乎不会全部点进去看它到底更新了啥…

因为真的——读(太)!不(懒)!完(了)!

直到我最近,偷偷把这个苦差事,外包给了一个叫语鲸的AI。

等一下…这logo,咋一股DeepSeek味儿?

我雇了个AI,替我读微信列表里“吃灰”的公众号文章

简单来说,这玩意儿像个国产版NotebookLM,扔给它一堆公众号文章,它能秒变课代表给你划重点:

我雇了个AI,替我读微信列表里“吃灰”的公众号文章

但它又有点像个AI版的今日头条,不仅能订阅公众号播客之类的账号,还整了个热榜帮你追热点:

我雇了个AI,替我读微信列表里“吃灰”的公众号文章

说实话啊,感觉这是把文本处理资讯整合两件事同时梭哈了……

不吹不黑,这玩意儿到底是不是真能打?咱一块儿来盘盘它~

一键订阅,全网吃“瓜”不求人

先说说测下来的实际感受吧:

大家可以把语鲸理解为一个进阶版的RSS阅读器。(省流版)

文本信息处理上确实有真本事,还能生成订阅频道,甚至在某些阅读功能上比ChatGPT还要人性化不少。

当然,小毛病也有。比如有些订阅账号明明微信里已经更新了,但平台这边还没同步上来……

我雇了个AI,替我读微信列表里“吃灰”的公众号文章

不绕弯子,先来聊聊两个我测下来觉得最实用的功能——订阅频道

「订阅」这块儿不复杂,跟咱平时关注公众号差不多,打开语鲸APP,直接搜账号名我们就能一键关注。

我雇了个AI,替我读微信列表里“吃灰”的公众号文章

不过它和微信又不太一样,除了公众号,播客网站这些也都能订阅,信息源更广,这波算是把“多渠道通吃”玩明白了~

我雇了个AI,替我读微信列表里“吃灰”的公众号文章

(这儿插一嘴,我看到一些网友说有些账号确实会搜不到,提前打个预防针……)

我雇了个AI,替我读微信列表里“吃灰”的公众号文章

订阅完成后,我关注的那些账号就以信息流的形式呈现到页面里了,AI还贴心地给每篇文章配了个封面图片:

我雇了个AI,替我读微信列表里“吃灰”的公众号文章

u1s1,这个页面布局有点东西,它相当于把每篇文章的概要速览放到封面上给你看,这样我不用点进去也大概知道文章讲了点啥。

测到这儿,我第一反应是:那岂不是…能灭掉一大批标题党了,毕竟总有那么一两篇文章会“骗”我们点进去!!!

而且说实话…

有时候咱看公众号可能也不会看完整篇。

有个AI能帮我们整理重点也是好事儿,这个功能倒是蛮人性化的。(懒人流泪ing)

我雇了个AI,替我读微信列表里“吃灰”的公众号文章

接着我们点开文章看看,语鲸和微信阅读体验有啥不一样~

这回我随便点进了一篇公众号文章,点开后我也大概明白这小鲸鱼的葫芦里卖的啥药了。

它并不是让我们换了个地方阅读文章,而是把每篇文章都整合成——包括内容速览要点拆解智能大纲几个部分的框架:

我雇了个AI,替我读微信列表里“吃灰”的公众号文章

相当于把原文中一些无关紧要的废话都省去了,只跟你讲重点,就像咱们小时候的教材全解书一样,只提炼课本上重要的知识点

但是也得提醒一下,人家最后在页面底下放了行小字:内容由AI生成,注意甄别

(画外音:亲亲,俺们不是百分百准确,关键内容建议您亲自确认哈~)

此外,智能大纲页面值得多说两句,我一开始也以为就是个普通框架,结果发现它居然能直接定位到原文对应位置:

我雇了个AI,替我读微信列表里“吃灰”的公众号文章

这下真成“指哪打哪”了,只想看结论就直接跳结论,懒得读案例就跳过,阅读节奏完全自己能hold得住。

订阅功能说完了,我们再来聊聊语鲸的频道功能。

大家应该都有过这种经历——

想在公众号里追某个热点,每次都得反复搜关键词,内容质量参差不齐不说,下次想继续跟进还得重新搜一遍,so麻烦!!!

语鲸的频道功能,就相当于帮我们围绕一个关键词,自动创建一个专属信息流,可以指定想看的信源账号,之后平台就会推送和关键词相关的文章给你,这样一来就不用再在公众号里反复搜了~

我雇了个AI,替我读微信列表里“吃灰”的公众号文章

比如最近马斯克又双叒叕在网上整活。

于是乎!我直接给搞成了一个频道,关键词就设置的“马斯克”,然后选定了几个我想看的账号,这样一个专题就弄好啦:

我雇了个AI,替我读微信列表里“吃灰”的公众号文章

以后我再想看马斯克最近又有啥新动态的时候,直接点开专题看相关报道就行。

但也得说个实际槽点:有些文章公众号都更新半天了,但小鲸鱼里还没同步过来… (有延迟啊这是)

言归正传,最后再说说语鲸的个人专属日报的功能。

从字面意思不难理解,它就是个日报,但实际还有点门道儿,因为内容是从你订阅的账号里自动总结出来的,不光是简单的抓取:

我雇了个AI,替我读微信列表里“吃灰”的公众号文章

我们对哪个资讯感兴趣,直接跳转原文阅读就可以了,路径也算是比较人性化。

而且AI还把按主题把文章分成了几个专题板块,创意和实用性都挺好,但一眼看过去怎么那么熟悉呢…

好啊好啊,搞了半天是在这儿等着我呢,界面直接致敬今日头条是吧?

不止能搜,网页文档也能自己传

有朋友可能要问了:我能直接上传文档网页让它分析吗?

我也替大家试了,可以是可以,只不过在app端搞不赢,还是得挪步到网页端去操作。

两个端口的定位也挺清楚:App主要是刷资讯看文章,网页端才是干“重活儿”的,比如解析PDF、网页链接等等。

打开语鲸官网,一个prompt对话框就这么怼脸上了,使用方法也很简单,大家直接粘贴文章链接或者上传文件就行了~

我雇了个AI,替我读微信列表里“吃灰”的公众号文章

我先是特意从微信收藏夹里翻了篇“吃灰”快一年的文章扔进去,就是那种收藏时觉得“以后一定细读”,结果再没打开过的那种……

大概五秒左右的时间,AI就把全文概览关键信息文章大纲都提炼出来了,内容解析得也到位。

我雇了个AI,替我读微信列表里“吃灰”的公众号文章

但说实话,最让我惊喜的不是AI的分析结果,而是这个阅读窗口的布局设计,右边原文,左边AI整理的内容,一屏双列,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因为来回切窗口而抓狂了……

测到这儿我又在想,这个文章可能有点简单??

如果是稍微复杂一点的文本内容AI能不能也能处理??

于是这回咱整点好玩的,我上传一篇漫画图文,也就是微信的小绿书,看看这小鲸鱼能不能处理好图片里的文字:

我雇了个AI,替我读微信列表里“吃灰”的公众号文章

不出意外的还是出意外了。

我大概心里也有谱了,AI读取失败的原因可能不是链接的问题,估计是AI没有识别出纯文本的内容,所以自动把链接pass了…..

不er,这让图文作者去哪儿说理啊???

冷静过后,我又上传了篇AI方向的学术论文,内容又专又杂,还夹带几张数据表格,就想看看它科研本事在不行:

我雇了个AI,替我读微信列表里“吃灰”的公众号文章

有一说一,确实有点文献综述内味儿了,解析框架和前面测公众号文章一样,还是速览、关键信息和大纲老三样。

但不一样的是,它这次把论文的“骨架”——引言研究方法实验数据啥的,全给拎出来了。

说实话,经过这一轮,我还是建议大家用网页端去读一些偏长文深度的东西,感觉才能发挥它的长处,拿去读短浅的文章,反而有点杀鸡用牛刀的感觉…

此外,语鲸的知识树功能也值得说说,乍一看就是个普通大纲,但点进去才发现暗藏玄机:

我雇了个AI,替我读微信列表里“吃灰”的公众号文章

它不光能把内容框架拆解成一、二、三级标题,还能自动生成一个可视化的知识树,哪里是重点、哪里是分支,一目了然。

这样一来的话,我们在读长文本内容时的理解成本就大大下降了,蛮人性化的。

总体测下来也大概摸清了小鲸鱼的路子:

1.平时不想刷一堆公众号的时候,可以把它当成个信息整理助手,让它整理重点总比我们自己读的快一些。

2.追热点但又不想手动搜关键词的,可以试试频道功能,核心资讯一网打尽,这个力荐。

3.懒得看资讯的朋友可以用它看看日报,毕竟信源都是自己订阅的,内容质量高一些。

4.要读论文、长文、报告这些内容,上网页端就行了。

总而言之用来当个省事儿的RSS阅读器是非常不错的,注意辨别下内容准确性就行。

我雇了个AI,替我读微信列表里“吃灰”的公众号文章

最后咱再来说说语鲸背后的团队,来头也不小。

它来自深言科技,这家公司并不是典型的市场驱动型创业团队,而是由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共同孵化的。

背景可以说是“学术派+工程化”的组合。

在做语鲸之前,这支团队还推出过反向辞典这类偏语言工具向的产品,正式运营2个多月用户数即达数百万,算是小众领域里跑出来的真实需求。

公司CEO岂凡超还是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发表过30多篇顶级论文,还拿过全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的总冠军,算是妥妥的“清华系技术流”了。

不简单啊不简单。

我雇了个AI,替我读微信列表里“吃灰”的公众号文章

所以大家也不难看出了,语鲸想做的不是一个单纯的阅读效率工具,而是试图从技术上重塑我们处理信息的方式,从“先有内容再去筛”变成“直接按需结构化”。

但这事听起来简单,真做起来一点也不轻松。

因为信息处理这件事,本质上是服务人脑的阅读、理解、判断,而不是替代。工具再聪明,边界感也绕不开,什么该压缩,什么不能省略,最后还是要人自己决定的。

所以这类产品能走多远,不止取决于模型、UI功能叠得多快,而在于它有没有真正改变我们“获取”和“理解”信息的习惯。

现在,它还在往那条路上试着走。

会走成什么样?不好说,但确实值得看一看~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违者必究。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