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喜剧遇上AI,微博COO王巍与陈佩斯陈大愚父子聊“探索”真义

18次阅读
没有评论

当喜剧遇上AI,微博COO王巍与陈佩斯陈大愚父子聊“探索”真义

2025年11月5日,新浪新闻·2025探索大会呈现了一场跨越技术、艺术与代际的深度对话。

 

微博COO、新浪移动CEO王巍作为主持人,与喜剧演员陈佩斯、陈大愚父子三人围坐,共同探讨“我们为什么要不停探索”这一时代命题。

当喜剧遇上AI,微博COO王巍与陈佩斯陈大愚父子聊“探索”真义

在技术奇点与人文思索交织的路口,关于我们如何寻找真实自我的思考,在这场对话中徐徐展开。

 

两代人的“探索”起点

 

王巍首先解构自己,坦言从此前的“AI分身”对话,到今天“真人上台”主持,正是一次走出舒适区的自我探索。

 

持续探索的驱动力从何而来?王巍将问题切实地抛给陈佩斯,而陈佩斯用“兴趣”二字回应。

 

他形容自己对喜剧的迷恋是一种本能。他为观众带来笑声,而观众的笑声给予他鼓励。这种即时的、纯粹的精神反馈形成良性循环,让他沉迷其中,有如成瘾。

 

为此,他一步步求新,在小品、电影、话剧之间游走切换。每一次变化,都是一个打碎过去、重建理念的过程。他用“狼狈”来形容这段路。但正是这种“狼狈”的突围,构成了陈佩斯式的探索:虽跋涉但无悔。

 

王巍又将目光转向从美国归来的陈大愚。如果说陈佩斯的探索是“一条路走到黑”的深潜,那么陈大愚的探索,则是一次“斜杠青年”的迂回。

 

他的起点是理科生曾想改造世界的热望,但当他意识到科技并未让人们更加幸福、平等时,他开始理解父辈们的艺术选择。在技术背后,有更加深沉的思想亟待觉醒。他从科学的宏大叙事折返,一头扎进艺术的幽微人性之中。

 

两代人的探索,在此刻交汇,也在此刻碰撞。

 

陈佩斯是感性而充满激情的。他分享了一个话剧排练细节:一个拍桌子的动作,他要求儿子连拍四十几次,直到力量够大、爆发力够足。这是老一辈艺术家口传心授的教学。

 

而作为理科生的陈大愚,顺着父亲的方法,理性地得出结论:舞台表演所需要的不是两点一线的蛮力,而是要达到能被观众捕捉的幅度。

 

倾听完父子二人截然不同的路径后,作为观察者的王巍,给出了他的总结:艺术与科技的探索别无二致,不是推翻,亦无法复刻,重要的是在前者的基础上,严谨地走向创新。

 

 

AI是帮手还是“攻击”

 

探索的航程,从不风平浪静,它必须驶过市场的浅滩,也必须穿越技术的迷雾。

 

陈佩斯回忆,当他带着春晚小品的巨大成功,尝试将喜剧付诸电影实践时,遭遇的是整个行业的拒绝,认为搞笑是不严肃的东西。在一片被否定的荒原上,他只能独自投资、借贷、发行,提着五个片桶全国奔走。

 

市场是昨天的浪,而AI,是今天的潮。

 

面对AI,身处技术与内容风暴中心的王巍,给出了一个极富洞察力的观点:AI可以飞速学习知识、通过大模型形成认知。但人类的独特之处是基于生活磨砺、人生感悟和独特生命体验形成的品位。

 

陈佩斯继而阐述,AI或许可以学会方法,但表演中的“尖儿”是不可替代的——演员要在舞台上千变万化的0.1秒中给予活的反应。它是流动的、不可预设的,是AI算力无法企及的“珠峰之尖”。

 

如果说王巍和陈佩斯的讨论是“道”的层面,陈大愚则提供了“术”的亲证,以及一种复杂、纠结,甚至痛苦的体感。

 

作为创作者,他拥抱AI,并持续关注着大语言模型。他兴奋地谈论AI如何帮他克服时间、场景、服化道的各种现实困境。

 

同时他也向众人分享了长春电影节上的所见所感,当荧屏浮现出AI复活的已故爷爷陈强的脸时,他发现爷爷的表情与记忆中的样子大有出入。这似乎是一个石破天惊的警示,AI会试图混淆我们的记忆与情感。

 

这一点精准地指向了王巍作为平台运营者的核心关切。他指出,在微博这样的内容生态中,“真实”是一个稀缺资源,也是用户最珍视的内容价值。技术可以辅助表达,但它不能替代人作为表达的主体。

 

我们探索的究竟是什么?

 

如果探索注定要穿越市场与技术,那么支撑我们走完全程的,究竟是什么?对话的终章,触及了那个最温暖也最宏大的词语——传承。

 

陈佩斯谈到他的父亲陈强。他从父亲那里继承的宝贵财富有两样,一是给观众带来快乐的理念。作为一个革命者,他的父亲自60岁后开始摸索喜剧,并持续坚守。二是群策群力的创作作风,“他们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愿取各家之长,放弃名利,这便是传承的根。”

 

这份传承,在接下来的打分环节得到了最生动的展现。

 

陈佩斯给儿子的“探索之路”打出超越10分满分的11分。他直言儿子能投入戏剧研究超乎他的预想。而陈大愚为父亲打出了6分,它的背后,藏着父子间最深的默契。“父亲对我的要求是及格就行。但我后来才明白,要坚持及格下去才行。”

 

那不只一个简单的分数,而是一个坚持的动词。它代表着在漫长的艺术生涯中,不求一鸣惊人,只求一直在路上。这是陈大愚从父亲那里学到的,比11分更厚重的人生哲学

 

在这样温暖的底色上,王巍作为主持人,抛出收场问题:我们探索的终点究竟在哪里?

 

陈大愚的回答,简洁、坚定,“探索本身就是意义。因为探索需要勇气,勇气是人类最伟大的素质之一。”

 

而陈佩斯则将这个终点定义为“笑声”。创造笑声是“为了建立人与人之间和善的关系从而拉近彼此的距离。笑带来的凝聚,让人类得以存续”。

 

从个人兴趣到三代人的传承,从市场碰撞到AI博弈,最终落脚于“笑”的文明,这场对话为“探索”赋予了由表及里、层层递进的深刻内涵。

 

正如王巍最后总结陈词:无论在艺术的舞台上,还是AI的浪潮中,真正的探索者,永远需要“敬畏守根”的定力和“赤诚拓新”的勇气。这将是留给“探索之路”最清晰的航向。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违者必究。

Read More 

正文完
可以使用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ID:xzluomor)
post-qrcode
 
评论(没有评论)
Generated by Feedzy